财富全程

【推荐】4年关闭80家店沃尔玛还能逆风翻盘吗沃尔玛全世界有多少店

小智 0

来源:

塔木德富豪会

最近,一条“沃尔玛中国又关店了”的消息,冲上了微博热搜——“沃尔玛北京朝阳店宣布正式停止运营”,这是继沃尔玛西安、阜阳两地各关一家门店后一个月,又一家沃尔玛在中国的门店退场。

沃尔玛在中国频频关店,

迎来中国超市百强榜最差排名?

据相关的数据统计,从2016到2020年这四年多的时间里,沃尔玛中国已经关闭了80多家门店。2021年关店数量更达到2位数。

今年7月29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0年中国超市百强榜》上,沃尔玛中国已从上一榜单的全国百强前三掉到第四名,

迎来了沃尔玛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的最差排名。

有人认为,沃尔玛的“关店潮”意味着大卖场业态,已经很难在如今这个线上购物飞速发展的时代瓜分更多的蛋糕了。这个曾经被视为朝阳产业,拥有免租等很多“超级待遇”的产业,

如今似乎已经彻底失去竞争优势了。

尽管沃尔玛中国对外解释关店原因主要是租期已满,官方也多次反复否认所谓的“卖身”传闻,但吃瓜群众们也不难看出沃尔玛如今的处境:

一、许多传统业态正在被时代抛弃

对沃尔玛而言,一方面,租金、人力等成本持续上涨;另一方面,电商、社区团购等到家业务的兴起,彻底颠覆了消费市场环境和大众的消费习惯,以“一站式购齐”和“天天平价”的沃尔玛优势也不断被化解,甚至替代,传统的经营模式已经很难维持现状了。

二、“信任危机”出现,口碑急速下滑

今年5月份,有消费者向媒体曝光称,自己从沃尔玛购买的进口啤酒存在篡改日期的情况。最终,经过调查确认,消费者举报的情况属实。

之后,沃尔玛也对外表示对于此事深表歉意,涉事产品目前已经全部下架,并进行召回。除此之外,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掺假、以次充好被罚等问题也频频出现。

根据天眼查显示,沃尔玛公司今年被告次数也达到了29次,涵盖了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食品违法、侵害消费者权益等多种类型。

这些负面消息都都使人们对沃尔玛的信任大打折扣,而沃尔玛更在一次次的投诉和负面热搜中丧失了自己的口碑。

在这个消费者主权的时代,口碑丧失对一个品牌来说是致命的。

三、频繁换帅,人才流失

除了外部问题,其内部也存在着不小的问题。从2012年开始,沃尔玛平均每2年换掉一位中国区总裁,而每一次换人,其发展战略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调整,也会导致一定程度的人才的流失。

最后,沃尔玛作为美国的跨国公司,在中国的高层都是外国人,其运行模式在中国市场可能有些水土不服,同时,沃尔玛对新事物的反应慢,错过了电商红利,导致了沃尔玛很难翻身。

总而言之,如今的沃尔玛可以说是内忧外患了,不仅需要应对激烈的外部市场,还要面临内部管理能力和品控不足等问题。

所以选择关店是无奈之举,也是及时止损吧。

“败退”中国,还是重新押宝?

正所谓积重难返,沃尔玛已经难以突围,被迫选择了频繁关店。但沃尔玛真的"败退"中国了吗?

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沃尔玛的“关店潮”也许并不是“败退”,而是重新布局,战略转型。

今年7月20日,沃尔玛旗下山姆会员商店的广州天河店正式开业,这是山姆在中国市场的第33家门店。

目前,山姆会员商店已在全国170多个城市开设的400多家门店、22家配送中心。

除此之外,今年6月“山姆云家”也在全国上线,这是针对中产家庭消费的升级,也是针对人们购物模式转变的服务升级。

而且据官网消息,2021年山姆还将迎来在上海的旗舰店、武汉二店和杭州三店,预计到2022年底,山姆在中国将有40-45家开业及在建门店。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沃尔玛的关店的消息频频挂上热搜,但其旗下的山姆不断扩张的消息似乎却无人问津。

其实,据业内人士透漏,在沃尔玛中国的盈利中,很一大部分都来自山姆会员店。沃尔玛中国旗下的山姆已深耕中国25年,其优势在于,主打“会员专属”,为会员创造“闭着眼睛买也不会错”的购物体验。

这种注重体验感的购物模式似乎更容易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突围。

受新冠疫情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方式和习惯也发生了改变。会员店全球采购资源与国内优选商品结合,“少而精”的产品类别,没有过度包装的仓储批发模式,尽可能低的商品成本等特点,都逐渐被更多的消费者所接受。

而且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拥有6700万中产收入的家庭,而这些家庭都是会员店的目标客户。

并且未来随着新中产人群的增多,以体验感为重点的会员店,前途应该是喜人的。

当然“盯上”会员店模式的,不止山姆会员店一家,

其他巨头们也在不断地改革与发展。

国内市场的Costco、盒马鲜生、永辉、Fudi、华联、家乐福和麦德龙PLUS会员店等,都可以算是山姆会员店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这样看来,山姆想要突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从这些情况看来,

沃尔玛中国关店,或许是是战术上的重心转移。

当下大卖场困局

能否靠山姆逆风翻盘?

自疫情以来,人们外购活动减少,使得零售业“到家业务”明显增长,线上需求集中增加,加速了零售业和电商等企业的转型,同时也给传统大卖场业态带来了巨大打击。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仓储式会员店的关注度急剧上升。

盒马、永辉、Fudi等零售业巨头争相入局会员店,中国零售业发展已20余年,仓储式会员店在近两年变得热闹非凡。

其实,1996年的落户中国的第一家山姆会员商店算是国内付费会员制的先驱。并且随着山姆的到来,消费者对仓储式会员店的接受度、消费热情就开始大增,但随着仓储式会员店蛋糕的做大,竞争者也越来越多。

纵观当下的会员仓储店都在吸引消费者以及提升门店的竞争优势上下足了功夫。

但总体来看,巨头中,

Costco的自有品牌数量更精,竞争力更强,

截至2021年6月,山姆的自有品牌数量及占比是Costco的四倍左右,但其自有品牌的销售额略低Costco;

盒马的自有品牌更深受年轻一代的喜欢,并且能够送“活鲜”,这也是山姆的短板劣势之一

;但如果单论门店数量,山姆目前还是稳坐仓储会员店的“第一”,但如果从平均每年开店的数量来看,和竞争者相比,山姆确是动作慢的很。Costco在上海开业仅三天,注册人数就超过了

10万

;阿里旗下的盒马可以说是

已经遍布全国各地。

但是按理来说,山姆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在占领市场这一块是有明显的时间优势的,

但很显然山姆并没有抓住机会。

从以上看来,山姆的优势并不是很大,但好在山姆在中国的这些年,积累了不错的口碑,而在现代商业体系当中,口碑的力量是巨大的,

它的商业价值是可估算,可量化。

尤其是当代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分享消费成为一种趋势,口碑对于消费者而言,是一种“确信的凭据”,是消费者在购买之前必须要去“查询搜索”的重要一环。

而相对于广告泛滥的线上平台,朋友与家人等“熟人”的分享和推荐,使信息显得更加可靠和真实。

因此在社交媒体平台打造自营式商城,以内容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解决方案,建立认知和信任,

把客户转换成为粉丝,通过分润、奖励等机制,驱动粉丝去分享内容,传播获得、转发商品获得,是如今众多企业制胜的突破口。

从目前看来,率先占领全国市场的盒马生鲜似乎更容易抢占先机,但当然,最终决定胜利的关键还是用户,盒马生鲜产品的质量能否跟上开店的速度,以及能否抓住客户,将客户转换粉丝,再把粉丝作为流量入口,去实现裂变式营销等,才是真正实现在市场站稳脚跟的有效方式。

目前,山姆和它的竞争对手之间还很难分出胜负,不过作为吃瓜群众的我们,

在巨头们相互竞争想要抓住客户的时候,是受益者。

对于上文提到的会员制超市,你看好谁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参考资料:

1.销售与管理:别了,沃尔玛!

2.新零售媒体平台:零售巨头再关店!4年关闭80家门店!广东也有,何去何从?

测量仪器上海

光学影像测量仪

影像式测量仪

自动测量仪公司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