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宁波国庆特刊丨宁海:奋力冲刺全国百强县第一方阵
1949年7月5日,宁海县城解放,这座百废待兴的城市从此开启了一路风雨兼程、一路澎湃前行的历程。
70年来,历届宁海县委、县政府带领勤劳智慧的宁海人民奋勇拼搏,把助推追赶跨越作为最大使命,把促绿色发展作为突破方向,把敢于先行先试作为关键路径,让这座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组组数据、一个个数字,记录着宁海从贫困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宁海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由1949年的0.17亿元跃升至2018年的603.64亿元,建成区面积扩大了5倍,实现了从宁波最弱县到南部区县“领头羊”再到甬台绍区域中心的蝶变,实现了从国内默默无闻到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第53位的跨越……
新时代有新使命。宁海县委十四届二次全会作出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三步走”的战略安排,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定不移推进“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进一步聚焦聚力“六争攻坚”,更高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打造“两高”先行区、“五好”样板区而持续奋斗。
目前,宁海已落地见效国家和省市试点22项,6项改革树全国品牌,在宁波全市“双底线”考核中实现历史最好成绩,先后荣获国家生态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文化先进县等称号。
而今的宁海,挺立在宁波南部区域发展的潮头上,奔跑在冲刺全国百强县第一方阵的征程中,生动演绎着改革创新引领发展的崭新故事。
改革优先
聚集赶超发展新动力
改革促发展,这是宁海70年巨变的重要经验和启示,也是宁海面向未来、不断创造新成就的发力点。
乡镇一年开一次人代会,议程少,闭会期间代表活动也不多,乡镇人大代表的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怎么办?2008年,宁海开全国先河,实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截至2018年,宁海县总投资136.21亿元的993个乡镇实事工程、总投资115.26亿元的75个县级实事工程全部兑现,当年完成率在90%以上,而且没有出现一例群众上访事件。如今,这项发轫于宁海的“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已在全省市县乡三级全面推行。
村干部“苍蝇式”腐败是乡村治理中的一大难题,何解?2014年3月,宁海着眼于农村小微权力的规范使用,开始探索推行村级权力清单制度,梳理并颁布了《宁海县村级权力清单36条》。这份清单涵盖19项村级公共权力事项以及17项便民服务事项,基本实现了村干部小微权力内容全覆盖。宁海首创的这项小微权力清单制度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去年6月,宁海成立“审批法庭”,向部门利益格局亮剑,推动改革提质增效。“审批法庭”设立以来,共对49个部门的988项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进行清理、“裁决”,清理取消了317项事项中的前置条件427条,清理493项事项的申请材料2100份,取消兼并审批事项46项。企业投资项目审批事项在全省“八统一”基础上实现更大程度精简和再“瘦身”,原来157天全流程审批实现“一次也不跑”“最多37个工作日”。
一项项创新举措,优化了宁海的投资环境,为发展积蓄新动能。今年上半年,宁海固定资产投资、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投资、民间项目投资、高新技术投资增速均位居宁波市前列。
东方日升光伏公司智能化生产车间
新兴产业
奏响经济助推最强音
近日,宁海艾美卫信生物药业(浙江)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进入生产阶段,预计年底可上市,产量达150万人份,该疫苗上市后公司年产值将增加约1亿元。作为宁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代表,艾美卫信展现出强大的活力。
产业兴城。宁波擂响了建设“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的隆隆战鼓,吹响了向实体经济尤其是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进军的号角。作为工业大县,宁海提出的目标是,打造成为“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的重要战略支点,新能源、生物医药、通用航空等产业异军突起,成为工业经济的新引擎。今年上半年,全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19.6亿元,同比增长30.7%;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91.8亿元,同比增长28.6%,增速均居宁波全市第一。
新材料产业是宁海新兴产业的“生力军”。随着乌克兰弗兰采维奇中国研究中心成功落户,宁海新材料产业从无到有,走出了一条不寻常的发展道路。目前,新材料产业已被列入宁海县“3+3+X”产业体系中重点扶持的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预计到2020年,全县新材料产业产值将达50亿元。
宁海还大力推进传统经济与新兴产业相互对接,支持本地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等开展合作,促使本土企业成为新兴产业的生力军。去年,该县评审通过项目17个,其中7个项目与本地企业相结合,得力、东方日升等县内行业龙头企业成为新兴产业主力,本地化程度达41%。
放眼未来,宁海将依托现有基础和优势产业,不断注重培育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产业,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为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发挥重要的引领带动作用。
绿水青山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自然环境优美是宁海的优势。如何把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
历届宁海党委政府自我加压,拉高工作标杆。尤其是最近几年,宁海累计投入资金170亿元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十大行动,“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向纵深推进。累计淘汰黄标车近6000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减少。县内五大溪流全流域整治基本完成,在宁波市率先完成全域剿灭Ⅴ类水,治水满意度连续3年居宁波全市之首,成功创建省清三河达标县、省“基本无违建县”,获得“中国天然氧吧”“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等一批国家级荣誉称号,位列全国“两山”发展百强县第二名。
绘就天蓝、水清、地净的发展底色。宁海大力实施“旅游+”工程,着力做好“旅游+乡村”“旅游+农业”文章,大力发展民宿、民俗文化展示等乡村休闲业和融生产、观光、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都市型现代农业。近年来,游客接待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速分别达13.7%和21.7%,2018年接待游客1629万人次、旅游经济总收入158.4亿元,先后获得中国生态旅游百强县、全国十佳生态旅游城市、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等称号。
宁海还积极推进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县创建,不断健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建设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构建形成了企业、产业、区域“三级循环农业体系”。
去年,宁海又以“宁波民宿看宁海”的决心,策划发布“宁宿”品牌,建立宁海民宿网,实施民宿品牌走出去战略。同时在全省率先颁布民宿特种行业许可证,全县民宿达到368家,床位数7000余张,入住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
周末来宁海吃农家饭、体验田园生活,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城市居民的休闲选择。不断涌入的游客也让当地农民看到了商机:以往不起眼的农副产品,成为供不应求的畅销货,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
上世纪70年代初团结塘围垦现场
【70年辉煌·数读】
70年来,宁海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济实力增强。地区生产总值(GDP)由1949年的0.17亿元跃升到2018年的603.64亿元。2018年,宁海县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80.24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239.22亿元。
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建城区面积由1995年的7.8平方公里,扩大到2018年的39.7平方公里,扩大了5倍,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跨入整体协调阶段。区域户籍人口由1949年的22.08万人增长至2018年的63.3万人。
2018年,宁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6186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069元,收入差距持续减少,城乡发展日益均衡。
2018年,宁海县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百强县)第53位。
【70年辉煌·记忆】
1949年7月5日,宁海县城解放。
1958年10月7日,撤销宁海县建制,并入象山县,划属台州专区;1961年10月,恢复宁海县建制,管属再未变动。
1973年10月,当时浙江省最大的堵港蓄淡水利工程——胡陈港堵港工程动工。
1988年7月29日晚至30日晨,宁海遭百年一遇特大洪灾(“7·30”洪灾)。
1994年12月22日,宁海成立经济开发区,并于次年被命名为全国乡镇企业示范区。
1996年12月28日,白溪水库主体工程动工。
1997年3月,潘天寿诞辰100周年之际,新建的潘天寿广场落成。
1999年12月28日,宁海被批准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示范县。
2002年5月19日,首届中国(宁海)徐霞客开游节开幕。
2002年,宁海县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
2003年3月8日,宁海县模具城开业,“中国模具生产基地”授牌。
2003年,宁海首次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排名第82位。
2006年2月21日,宁海平调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9月12日,宁海获评“国家卫生县城”。
2009年9月28日,甬台温铁路宁海火车站通车,宁海圆了铁路梦。
2011年起,每年5月19日《徐霞客游记》开篇日被定为“中国旅游日”。
2018年2月4日,宁海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写进中央一号文件。
2018年9月22日,首届世界宁海人发展大会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