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证了交城教育事业的发展变化
□ 魏心爱
我于1980年在交城县教育系统参加工作,曾先后在瓦窑学校、北关学校、下关学校、南街学校任教二十多年,经历了学校教育的发展与变迁,见证了新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辉煌成就。
新中国成立不久,一般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学了,但当时学校的条件差,校舍破破烂烂,教学设施很简陋。虽然条件艰苦,但孩子们都有机会上学读书了,这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很多教师,这给有志从事教育工作的知识青年提供了机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走上了教学岗位。
1980年,初出茅庐的我到了瓦窑学校任教。学校当时有两排教室,但简陋破旧,墙壁是土坯,屋顶是茅草。教室的门窗用报纸糊着缝隙来挡风寒。冬天用砖头在教室拐角处垒个泥火取暖,但教室里依然冷得厉害。课桌和板凳都是长条的,坐三个学生,写字时胳膊有些施展不开。每到考试时,大家都把凳子搬到院子里,拉开距离考试。教师的大办公桌有六个抽屉,可坐六人办公。桌上放两瓶蓝、红色墨水,每人一枝蘸笔批改作业。学校院里有棵大树,在树杈上挂了一个废弃的铁轨,每当上下课的时候,门卫就会拿着一根铁棒去敲,“当当……”回响在面积不大的校园里。学生的文具种类不多,只有本子、铅笔、铅笔盒、书包。在小石板上练字,写上擦去,再写。当时教师缺乏,从大队选配了不少民办教师,挣大队工分,享受5元的生活津贴,但教师的责任心很强,边学边教,边教边学。学生的作业本正面用完、反面写。虽然物资匮乏,但师生们心里充满快乐。
1990年我调到了北关学校,当时大队把地里能用的树砍了用来盖学校。教室比较整洁,采光也很好,室内地面用砖块铺平。校园四周种上了白杨树,和煦的春风透过纱窗吹进教室,心旷神怡。课桌凳子也换成了单人单桌。学生再也不用为了互相碰触划线分界了。文具盒里增添了各种流行贴画,学生开始用上了圆珠笔、荧光笔等新产品。学校旁边开了不少文具店,学生们随时都可以买到所需文具。
那时候课外学习资料不多,为了拓宽学生知识面,我在认真备课上课之余,多方搜集资料,刻蜡纸,油印资料发给学生。从刻写到印刷全部手工操作,费时费力又需要技术。为了提高油印水平常常加班加点,认真练习写钢板字。现在已经进入网络时代,学习、看书找资料都可以在网上完成,可以说互联网就是我们的“图书馆”。
1995年我调到了下关学校当校长,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下关学校盖起了三层崭新的教育大楼,教室都装上了玻璃钢窗,安装了电灯,配置了标准的课桌凳,每个教师配备了单人办公桌,每个年级一个办公室,安静舒适,教学设施基本满足了需要。配备了体育器材、音乐器材,学校有了图书室、音乐室、仪器室……
2001年我调到了南街学校任副校长,当时学校是初中小学合体,我分管小学。学校的条件还是比较好的,设备齐全,教室宽敞明亮,窗明几净,校园里植树种花,绿化美化了教学环境;学校有了板报、投影仪等,教学环境和硬件设施都改进了不少。
2008年,交城城区学校布局进行了调整,南街小学划归城内完小。南街学校初中改为第六中学,建起了两栋教学楼,一栋是四层的教学楼,一栋是三层的实验楼。校园布局合理,宽敞雅观,操场进行了硬化,办公室每人配备一台电脑。电脑室可供一个班的同学同时操作。传统的“一支粉笔两手灰”的黑板板书方式也改变了,取而代之的是触摸式电子白板,电子感应笔轻轻一点,课件、视频就出现在电子白板上。
实验楼里有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实验室、仪器室,可做各种实验,改变了单纯讲课的授课方式。
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使教育跨进了“互联网时代”,从“闭塞式”转为“开放式”。学生们不仅能利用多媒体听取本校教师讲课,还能共享全国优秀教育资源。学生们享受到了优质的现代教育,特别在舞蹈、音乐、美术、体育等兴趣爱好方面得以培养。网络的普及为学生打开了了解世界的窗口,学生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物换星移,尊师重教之风日趋浓厚,学校面貌处处焕然一新。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祖国更加繁荣富强。我们学校和全国许许多多学校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所所学校像一艘艘知识之舟,载着众多的孩子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彼岸破浪前行。
(作者系交城县南街学校退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