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全程

我的那些年

XiaoMing 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胡春娜

前几天,有老同学在微信群里吆喝:“毕业十年了,我们聚一聚吧?”

信息很快在沉寂的群中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办公桌上的手机不断发出信息提示,我认真读着每条信息,内心感慨着时间的流逝。

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个话题:这么些年,你身边发生了哪些变化?

无数的留言,涉及五花八门的职业:有人从毛头小伙子变成两个孩子的父亲,有人辞掉“金饭碗”追求万里白云,有人做生意一次次失败后仍坚信成功,最终有了自己的“商业帝国”……

现代都市人常说,生活节奏太快,只注意行走的步伐,忘记这个过程中的幸福和美好了。

是啊,时光荏苒,日月如梭。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间,人们的生活在时光中悄然发生着变化,衣、食、住、行、购,无不彰显着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和进步。

每一个经历过的人,都有着深刻而不同的体会。

“60后”的张迁前段日子刚办理了退休手续。她做了近40年的会计,从最初的发粮票、现金到存折、银行卡,再到今天的网银支付、手机转账,她觉得“变化太快了”。有一次在一家饭店吃饭,无意间看到背后的架子上竟然放着算盘,服务人员告诉她,这是从旧货市场淘回来做装饰用的,“那一刻,我终于承认生活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了。”张迁说,刚到单位时,她是算盘打得最好的人,为了和其他单位的会计在比赛中取得好名次,她经常蒙着被子在宿舍练习。再后来,单位给会计室配了一台“大脑袋”电脑,人人争着用,甚至主动周末加班。如今,迷你笔记本、大屏幕手机随时随地都能当作办公用具,而她曾经引以为豪的算盘被作为怀旧展品摆放。

“时代的洪流,改变着每一个行业。”张迁认真地说。

相比之下,今年24岁的张川星觉得这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大学毕业后,他在深圳一家网络公司工作,今年9月回到郑州,准备和朋友一起开拓自己的小天地。

从记事起,张川星的家里就有座机,大人开始用小灵通,手机虽然只能打电话、发信息,但足够让年幼的他充满新奇。后来MP3、MP5从听歌、听英语到能看视频、打游戏,QQ作为时代标志性的出现,都是网络新兴发展的表现。张川星是资深体验者。

“我与科技一起成长,我的生活就是科技生活。”十年前,3G正式商用,智能手机走进了张川星的生活。短短五年后,4G时代来临,互联网全面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5G离我们也为时不远了。我相信,未来科技的发展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大的惊喜。”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从简单的温饱解决到现在的营养饮食,餐桌的变化,可以体味生活的变迁。

自古“民以食为天”,百姓餐桌的变化,一日三餐便可以看出这家人的生活水平,可以看出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

小韩周末在家做了一桌子菜,从粉蒸肉、炖羊骨到酱爆虾、地三鲜,南北风味具有。“现在的新鲜食材,购买便利,那些舌尖上的中华美味,我们老百姓家的餐桌上都有。”当然,这一切都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

在他的记忆里,除了正常的冬季菜品,孩子的零食就是烤红薯、爆米花,糖果要等到过年才能分到几颗。后来食品行业呈现全面振兴之势,零食才多了起来,市场也出现了合资食品,跳跳糖、泡泡糖、炸薯片等这些零食在超市和小卖铺得以可见。

如今,经济条件越来越好,他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来自欧洲的巧克力、香港的曲奇饼干。城市里有很多进口超市和专柜,远在千里之外的海鲜、牛肉、奶制品逐渐成了老百姓的盘中餐。

新时代的美好,不仅仅是基础生活的满足,更多体现在日常的细节里。高铁让出行变得舒适便捷,网络让人们同住“地球村”,即时支付让生活更有科技感,医疗资源共享让看病变得很方便……

我省社科院社会学专家认为,人们衣食住行的变迁,深刻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我省发生的沧桑巨变。中原人民用勤劳、勇敢、智慧书写着社会变迁和诗意生活,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故事,也都悄然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是记录时代的重要依据。

“中国进行改革开放,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要创新、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琴棋书画、歌舞影视、出国旅行、运动健身等很多曾经觉得“稀罕”的事情,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省人民的幸福指数也在节节攀升。

在平凡的生活中体味人生幸福,在变迁中感受经济发展,未来生活将会更美好。“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我们老百姓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张迁高兴地说。

40年的时光,有没有惊艳你的岁月呢?

取暖纪事

□李树友

前几天恰逢大雪时节,开封气温跌破零度。早晨,骑车走在街上,寒气逼人,冷风吹在眉头上寒意刺骨。

来到老父亲家,我首先关心的是暖气热不热。父亲住的是老旧小区,用的是燃气取暖。用手一摸,暖气片热乎,屋里也很暖和。父亲也说不冷,暖气开得太热也受不了,于是他总是让我弟弟将阀门关小一点儿。

絮叨着,我和父亲就说到了取暖的经历,聊起了取暖六部曲。

第一部曲,20世纪60年代煤火台上烤火取暖。那时候,杨家湖年年结冰,冰层很厚,冰面上滑冰的人很多。大雪过后,屋檐下的冰柱往往有两三尺长,小孩子们常常掰下来当冰棍吃。

我们姊妹几个御寒,靠的是母亲做的厚厚的棉袄、棉裤和刷着桐油底的硬邦邦的棉鞋。早晨起床时,母亲总是把我们的棉裤在煤火上烤热了才让我们穿。穿上母亲烤过的棉裤,一下子就不冷了。最难熬的是寒假,母亲看我们冻得脸蛋通红,流着鼻涕,就破例捅开煤火,让我们轮流坐在煤火台上烤一会儿火。一个孩子也就烤十几分钟,另一个孩子还眼巴巴趴在煤火台边等着呢!

第二部曲,20世纪70年代锡壶取暖。“打锡壶咧喝!”这种带着长垣口音的叫卖声,至今我还难以忘怀。尤其是每每看到父亲给我的那把圆圆的锡壶,更让我想起当年用锡壶取暖的往事。

我家的几把锡壶都是长垣锡壶工匠制作的。一辆手推车,一台风箱,一座小火炉,一坨铅锡原材料,经过化锡、浇铸、剪裁、焊接十几道工序,两三个小时之后,一把崭新的锡壶就在他们粗糙的手中诞生了。围观的大人小孩一个劲儿叫好,锡匠古铜色的脸上也笑逐颜开。

锡壶少,人多。晚上睡觉前,我们家争夺锡壶是常有的事。母亲总是把灌满热水的锡壶,先在孩子们的被窝里暖一会儿,他们再用。殊不知,等他们用时暖壶早已经不暖了。

第三部曲,20世纪80年代蜂窝煤炉取暖。用蜂窝煤炉取暖,是在1982年我的儿子生下来以后,而且只有我们有这种待遇,母亲他们却没有。主要是蜂窝煤凭煤本供应,每月定量,有做饭就没有取暖的。

用蜂窝煤炉取暖,也很麻烦。架烟囱,生炉子,晚上封火,早晨捅炉子倒煤渣等等,非常烦琐。弄不好,炉子就灭了,煤气中毒的事情年年都会发生。

第四部曲,2000年以后用“炮弹炉”取暖。这是旧房改造成片拆迁回楼之后的事,实际上是自制暖气。一台小小的锅炉安置在阳台上,烧热的暖气管通向屋里的暖气片,住室暖和多了,也干净多了。

烧锅炉是很费力气的事。母亲身体不好,父亲担起了重任。每年还没有入冬,父亲就四处打听哪里的煤质优价廉,然后用三轮车一趟接一趟往家里拉。父亲先把大块的煤砸成均匀的小块备用。然后生炉子,下煤块,根据温度大小调节水温,掏煤渣,拣煤核,倒煤渣等等,从早到晚围着锅炉转,没有闲着的时候。

第五部曲,2015年之后,用燃气炉取暖。此时,大家的环保意识增强,考虑到大气污染、清洁能源,大家不再用煤做饭取暖。我们家比市里的行动抢先一步。这样一来,只要控制开关就行,取暖方便多了,父亲也彻底从烧锅炉的烦恼中解放了。

第六部曲,老旧小区集中供暖改造。父亲从电视上看到一处老旧小区在社区积极努力下,经过热力公司连片改造,今年已经开始集中供暖了。他问我:“咱的小区啥时候也能集中供暖?”我告诉他,这供暖的第六部曲很快就会唱响。

退休之后

□陈旭

2009年春天,我从渑池高中退休了。每天读书、散步、登山、打乒乓球,优哉游哉的同时,也看到渑池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于是,我又拿起相机,走进大街小巷,走进市井生活,拍下了数千张照片,写下了一系列文章。

这10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校门前的韶州路。

1997年10月,新建的渑池高中从县城西正式搬迁到位于高速路口的上官庄村,教师们多数住在城里,上下班出了校南门,穿过官庄村,还要曲曲弯弯绕道马岭村。那时,横亘在校门前的东西走向的韶州路仅仅是一条狭窄的、短短的土路。

不久,校园西侧的高速引线建成了,校门前韶州路终于开始动工。每天,坐着颠簸的汽车,看着公路一点点开挖、延伸,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甭提有多高兴了。

韶州路是三门峡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渑义一体化进程的重点项目,也是渑池县委、县政府的“一号工程”。2017年6月,西起县城韶园,东与义马市的银杏路对接,全长7.93公里、跨越三座大桥的义渑快速通道开通了,8分钟就可驱车到达义马。

韶州路道路宽阔,道路两边新修了遥遥相对的韶州精品游园,还新建了综合文化中心、渑池县中医院。每天朝霞时分,都是晨练的人,一到晚上,这条路就更加丰富多彩了:有散步的、跳舞唱歌的,还有在凉亭唠嗑的,就连当初对开路持怀疑态度的沿路村民,也带着孩子在道路两边惬意嬉戏。晚霞辉映在韶州路上,景美、人美,已然成了渑池人早晚休闲、健身的好去处,渑池又多了一张新名片。

我经常在这条路上行走,是这条路10年间不断发展变化的见证者。这是一条直通义马市的快捷之路,也是一条直通民心的幸福之路,更是一条可以边走边放松心情、边行边休闲健身的风景之路。

作为土生土长的渑池人,我爱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退休的10年间,我走进仰韶文化发源地,走进“中原第一石头城”赵沟村,走进“豫西最美乡村”柳庄观光园,走进涧河生态园……“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敲击键盘,写下了190多篇文章。

我不是诗人,也不是作家,只是一个普通的退休教师。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而成长。在40年改革浪潮中,我愿饱蘸激情,继续用双眼感受新的生活,用文字书写家乡变化,用心灵讴歌美好时代。希望我的家乡越来越美好,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探亲记

□吴建华

20世纪70年代,人们的出行还没现在这么便利,大街上的汽车很少,也没听说过私家车这个名词,更没有外出旅游的概念。就在那个年代里,一次出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那年初夏,从南阳老家传来消息:姥爷病了。姥姥早逝,姥爷的患病使母亲很着急。但她在学校教着毕业班,学生正面临毕业考试,她一时走不开。于是便让我带着妹妹和大弟,回南阳去看望姥爷。

开封距离南阳约有400公里路程,当时不通火车,只有长途汽车可去南阳。我们姐弟三人的汽车票也要好几元钱,母亲想把钱省下来给姥爷治病,便想到了搭顺风车去南阳的办法。

母亲班上有位学生姓刘,她的父亲在省第四建筑公司当司机。虽然总部在开封,但在南阳有工地,因此常有汽车往返于汴与宛之间。母亲找刘师傅帮忙,刘师傅说他的卡车明晚正要去南阳拉建筑材料,到时可捎上我们。

第二天晚上7点,卡车从开封出发了。我们姐弟与其他几位公司家属一起在空荡荡的车厢里席地而坐,心中充满了新奇。第一次搭乘运输用的卡车出行,而且省下了路费,心中真是兴奋无比。

那时还没修高速公路,汽车一路行驶,走的都是省道、县道和乡间公路。大部分路段路况不好,坑坑洼洼,颠簸难行。我们坐在车厢里,身体随着汽车的颠簸晃动着。放眼四望,除了天上的点点繁星,便是路边黑黢黢的田野。最初的新鲜感渐渐褪去,听着耳边呼呼的风声,疲乏的我们手抱着膝盖,头趴在腿上,不知不觉都睡着了。

汽车在路上行驶了一夜,第二天早晨才到达南阳,谢过刘师傅,我们便去看望了姥爷。好在姥爷的病并无大碍,在南阳住了几天,我们便要回开封了。

回去的路程,我们还是准备搭顺风车。母亲有位好友的儿子姓马,在南阳工作,母亲请他帮忙为我们找车。小马也真有办法,竟然为我们找到了可以搭乘的火车,但不是客车,而是货车。

那时南阳火车站还没竣工,但已有货车在试运行。小马领着我们从旁边绕行进站,上了他朋友开的一列试运行的平板货车。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并乘坐这种货车,狭长的平板,两边并没有挡板,大概是专门用于运输钢材、木料的吧。我们几个人就坐在空旷的车厢地板上,四周空旷敞阔,视线一览无余。列车发出一声长鸣,就“轰隆轰隆”地驶出了南阳。

火车带着风声,越开越快,我们姐弟胆战心惊地坐在平板车厢的地板上,紧紧地手拉着手,唯恐一不留神被列车甩下来。小马坐在旁边不停地安慰我们:“不要怕,只要坐稳别动,不会掉下去的。”但我们在心里暗暗祈祷:“快些到开封吧,快些到开封吧!”

一路上都经过了哪些地方,在哪里停留过,我已全然忘记。只记得在路上转了几次车,搭乘的都是货车,有平板车,也有闷罐车。在路上辗转行驶了一天一夜,第二天凌晨才到达开封。

从此,这趟曲折又艰难的出行经历便刻在了我的心中,每每想起,总会感叹那时的出行不易。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交通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不论城市还是乡村,公路都修到了家门口,且路面平整,道路宽阔,出行非常方便快捷。汽车也早已普及进了千家万户,有的家庭还不止一辆汽车。去年我们一家回南阳老家,汽车全程走高速,舒适平坦,令我们感慨万千。

高端门窗

铝合金门窗品牌

高档断桥铝合金门窗

系统节能门窗品牌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