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全程

吴川凤铝铝材经销商

winter 0

文章目录:

1、吴川产转园规上企业 复工复产率达100%2、“坏”学生接班干出好成绩 看80后“创二代”玩转传统玻璃行业3、广东湛江85后:手握千亿集团,年营收475亿,挺进民营“500强”

吴川产转园规上企业 复工复产率达100%

工人对零部件进行氩弧焊处理。陈玮琪 摄

“我们的员工宿舍可容纳2000余人。疫情防控期间,厂区内的800多名员工都住在员工宿舍,不允许随意出厂,每天一检,实行闭环管理。5月15日以后,住在黄坡镇周边的员工可以回来上班,所有员工都要持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证明,并与其姓名核对一致后方可进厂。”湛江国联水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在吴川产业转移工业园(下称“吴川产转园”)内,多家复工企业都采取了类似国联水产这种防控措施。目前,吴川全市(除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外)区域恢复常态化防控,各行业正在有序复工复产,吴川产转园企业复工复产率达90%,其中规上企业复工复产率达100%。

●陈玮琪

复工复产

重点企业有序恢复生产

在湛江国联水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的工厂门口,安排有工作人员对车辆进行消杀,所有进厂人员除扫描场所码,检查粤康码、行程卡和测量体温外,均需持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广东天锐节能环保玻璃有限公司的厂房占地2万多平方米,如今,各个生产线正有序开工。“我们公司的员工约有120人,我们生产的玻璃平常主要供应给湛江、珠三角等地的门窗企业和房地产公司,疫情防控期间,因为交通管制,原材料供应和运输方面受到较大影响,货物运不出去,有所积压。”广东天锐节能环保玻璃有限公司经理陈广有表示,目前,公司员工每天都检查粤康码、测量体温,按要求全程佩戴口罩,全厂有序恢复生产。

5月15日收到复工复产通知后,广东天锐节能环保玻璃有限公司的员工根据相关的防控要求,做好防疫措施,按要求返工返岗。如今,工厂每天的平均产能达4000平方米。

广东天成铝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加工与生产铝合金门窗为主,集产品的设计、研发、制造和施工于一体的民营企业,公司于2009年从深圳转移进入吴川产转园内,占地面积为6万平方米。如今,在广东天成铝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工厂内,工人们正在不同的车间和生产线有序开展作业。

“我们有员工宿舍,疫情防控期间,大家都住在员工宿舍,实行封闭式管理。目前,工厂已恢复生产,按照相关的防控措施和要求,全厂区每天进行两次消毒,早上和下午各一次,全体员工也按要求全程佩戴口罩。”广东天成铝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森表示,如果外来人员需要进入厂区,除了常规的扫描“场所码”和测量体温,还要求持有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本轮疫情发生前,广东天成铝业科技有限公司库存有300吨的铝合金原材料,在5月15日收到复工复产通知后,公司员工第一时间到位,所有车间均恢复工作,现在产能和产量均恢复正常。

在吴川产转园内,笔者还走访了一家主要生产制糖设备及化工设备的企业——广东云丰机械有限公司,据了解,一套设备的完工需要几日甚至几个月的时间(视整套设备大小及制作情况),而该公司的设备产品主要供应给湛江、广西和云南等地。

“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只有50多名员工上班,主要负责施工工期紧的项目及设备的维护等工作,如今全车间恢复生产,到岗工人在100人左右,复工复产率达70%,大家正在按要求有序返工。”广东云丰机械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林康生表示,在落实防疫措施方面,主要开展常态化防疫,每天对厂房进行消毒,员工进厂需扫描“场所码”和测量体温等。

联防联控

加强疫情常态化防控

为全力助推企业快速恢复正常生产状态,吴川产转园管委会深入了解各企业复工复产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对于企业所反映的相关诉求,积极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及时解决,向上级防疫部门申请了定点的核酸检测点,方便返岗工人进行核酸检测,并采取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吴川产转园提到,将加强园区疫情常态化联防联控,摸排外来人员情况;配合政府部门开展防疫工作,包括区域管控、巡查排查、宣传培训、核酸检测、疫苗接种、防疫物资储备、环境消杀等;落实企业日常防控措施,严格执行门前测温、消毒、出入登记流程,推进“健康码”“行程码”“场所码”常态化使用,严格执行佩戴口罩、“一米线”等防控措施,并要求企业对货车出入进行登记;对园区实行半封闭管理,设卡点,发动园区企业参与值守工作,对所有货车司乘人员实行登记管理,逐车逐人进行体温检测、“场所码”扫描、信息登记等环节查验;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措施,保复工、保增长,努力将企业因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同时坚决防止因赶工、抢工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当前,吴川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园区的企业正在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做到疫情防控与企业生产‘两不误’。”吴川产业转移工业园党组书记、主任冼观林表示,同时,园区联合黄坡镇第二卫生院为水产冷链企业继续提供核酸检测上门服务,做到100%核酸检测。

“坏”学生接班干出好成绩 看80后“创二代”玩转传统玻璃行业

策划:吴江 统筹:孙晶 李卉

记者 莫谨榕 严艺文

穿过乡道,穿过田野,一座座高大的厂房赫然出现在眼前,这就是位于潼湖生态智慧区内的吉明节能产业园。几年之前,这里还是一块荒地,如今已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占地10万平方米的集玻璃加工、幕墙加工、五金加工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基地,每年约有3亿产值的玻璃、铝合金幕墙、铁制品等建材产品从这里销往全球各地,而这一切背后的“操盘手”是一个刚过而立之年的80后“创二代”、广东吉明玻璃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冰。

2013年,年轻的吴冰从父亲吴杰明手中开始接过吉明玻璃集团的“接力棒”。这个来自广东湛江吴川的企业家早年从建筑工人做起,在玻璃加工行业一干就是28年,当他把吉明玻璃集团交到吴冰手中时,这已经是一家初具规模的玻璃加工企业。然而,在新生代企业家吴冰看来,吉明玻璃集团还带着初创期的“草根气质”——产业分散缺乏统一管理、人员松散缺乏科学管理等。接班后,吴冰对吉明玻璃集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不仅改革了工资体制推行信息化的管理体系,还将旗下各产业重新整合。如今,产业链更完整、产值更高的吉明节能产业园在吴冰的操刀下兴建起来,代表着集团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广东吉明玻璃集团有限公司也正逐步建立起来。

23岁“创二代”接到建厂任务

广东省深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广东省吴川市第十三届政协委员、广东省青年企业家联合会副会长……年纪轻轻的吴冰头顶多个职务,让记者颇为惊讶。他告诉记者,让自己收获最多的仍是广东吉明玻璃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这不仅意味着传承和革新,还意味着责任和未来。

吴冰回忆,接班的契机始于2013年前后。当时,由于业务不断扩展,吉明原有的深圳加工工厂产能不足,父亲吴杰明开始寻找新地方投资建厂。吴杰明看中了惠州市仲恺潼湖生态智慧区的优美环境和毗邻深圳的便利,决心在当地投资数亿元兴建一个新的园区,这个新园区不仅占地面积更大,而且将拥有更高端的生产线和更先进的经营模式。主业从深圳迁至惠州,创业28年的吴杰明萌生了顺势将吉明玻璃集团交班给吴冰的想法。

将吉明玻璃集团接力棒交给吴冰的想法并非一时兴起,交班前,吴杰明对吴冰进行过一番不动声色的考察。“从吴冰很小开始,我出门谈生意,就常把他带在身边。在这个过程中,我认真观察他,不仅对各种生意场合不怯场,而且对谈生意也颇有兴趣,比较尊重父母的想法,逐渐产生了培养他的想法。”吴杰明回忆,2012年,在一次父子的日常谈话中,他试探性地问吴冰:“想不想做玻璃生意这一行”,没想到吴冰爽快地表示“愿意”。于是,吴冰接到了交班后的第一个重要任务——将吉明节能产业园从无到有建起来。这一年,吴冰年仅23岁。

吴杰明身上拥有着广东人勤奋上进、敢打敢拼的特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吴杰明背着简单行囊北上来到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做起了建筑工人。在工地工作的过程中,吴杰明心明眼亮、心思活络。他发现,玻璃加工利润不错而且还很有前景,于是东拼西凑了30000元,在深圳开了一家不足20平方米的玻璃加工铺子,从此与玻璃结了缘。

此后,吴杰明的玻璃生意越做越大,慢慢的衍变成一家集玻璃加工、幕墙加工、五金、家私、物业运营等产业的综合性集团企业。

耳濡目染埋下接班“种子”

28年的创业路,吴杰明从一个20平方米的铺子发展到现在,当中经历的艰难挫折可想而知。吴杰明回忆,创业最困难的时候,他每天早出晚归泡在铺子里,忙得吃不上饭。妻子也得在铺子里一边照顾儿女,一边处理店铺财务。有一次,店铺的玻璃把吴冰的膝盖划了一大道口子,妻子急的直掉泪,甚至产生了不做玻璃生意的念头。

吴冰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以公司为家,与玻璃为伴。所以当谈起交班时,吴冰几乎没有过多纠结,就爽快答应下来。“从很小开始,我就觉得我应该是要做生意。”吴冰说,小时候,课余时间基本上是坐在妈妈腿上或跟在爸爸后头看着他们工作,泡在店铺和工厂里度过的。上学住校之后,周末为了争取更多时间和父母在一起,吴冰也会陪着他们外出见客户、谈生意。就是在这种耳濡目染的环境中,做生意的种子早早地在吴冰心中生根发芽。

“我们常常看到国外有传承多年的家族企业,我觉得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家族企业大多是家庭作坊式的除了讲求工艺更追求精神,他们的接班人从很小开始就沉浸在企业氛围当中,所以能更好地培养兴趣和接班传承。”吴冰说。

吴冰对做生意的兴趣和天赋在学生时期就已有所展现。2007年,吴冰考入大学,他形容自己大学期间是一名不务正业的“坏”学生。上大学之后,自感已经”长大成人“的吴冰迫不及待地想要在做生意上一展拳脚,但苦于身边的全是学生,难以发展订单客户。

有一次,吴冰在网上看到了某商学院MBA班的课程,他灵机一动:“如果能进入这些课程班学习,说不定能认识对做生意有帮助的人。”于是,吴冰向家里借来学费,成为了当期MBA班最年轻的学员。吴冰虽然年纪较轻,但善于交际,虚心请教很快和年长的同学们混熟了。在同班同学的牵线搭桥下,吴冰接来了两单工程,不仅凭自己努力赚取了学费,还锻炼了自己。

大刀阔斧整合分散产业

接过父亲的接力棒,吴冰借着吉明节能产业园区建设的契机,对吉明玻璃集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玻璃行业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制造业,通过改革产品生产模式和经营模式来提高利润,并没有太大的空间,但通过对企业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能大大地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吴冰说。

吴冰告诉记者,吉明玻璃从一个家庭小作坊发展起来,仍保留了初创时期的一些特点。比如,在吉明玻璃原有的管理框架当中,吴杰明作为董事长下属管理着经理、班组长、工厂员工等。在日常工作安排时,吴杰明习惯直接找到经手人沟通,有的时候是经理,有的时候是班组长。而在派发绩效奖金时,吴杰明也会根据日常工作的观察分配工资多寡。

吴冰对新建设的园区里的企业引入了一套新的管理体制——科学考核,责任到人、多劳多得。他制定了一套基于工作量的工资绩效计算方法,以每个员工的工作量来计算收入,不再靠老板的“感受”来发奖金,大大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同时,吴冰将原有各种产业及物业先分类整合再转型成广东吉明玻璃集团有限公司,这意味着,吉明将进阶为集团化运作。“自2008年以来,吉明玻璃在扩张过程当中陆续投资了不少产业和物业,除了原有的多个玻璃加工厂外,幕墙加工厂、五金加工厂还有家具城、教育机构等。这些产业和物业分散在珠三角各地,‘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管理。”吴冰形容,在接班前,吉明旗下的产业就像衣橱里杂乱无章、没有整理的衣服,主张成立吉明玻璃集团,就是要将这些杂乱的“衣服”一一整理清楚,并进行统一管理。

“老一辈创业家较少有规范化、制度化、统一化的经营管理理念,但社会和企业必然要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吴冰说,他目前正在推进的集团化管理,要将吉明旗下的不同产业和物业统一归到集团下管理,统一管理后集团的管理成本会大为下降,经营效率会大为提高。

吴冰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野心”。受到运输距离的限制,一家玻璃加工厂辐射范围往往较为有限,玻璃加工企业要突破地域的瓶颈实现扩张,必须在产品落地当地设立工厂。这就意味着,一家玻璃加工厂的模式能否快速复制,关系到企业的扩张规模。“买地、建厂、买设备自然简单,但要形成一套可快速复制的管理模式,就要从现在开始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吴冰说,接班7年来,吉明玻璃集团化的推进已有很大进展,但离他的目标仍有不少差距。他仍在“招兵买马”,寻找合适的管理人才组建团队,为吉明玻璃集团的进一步扩展夯实基础。

融合新老两辈的处事方法

交班过程中,吴冰感慨:最难的是人脉的传承。“财富的传承、技术的传承都很容易,只需要一纸合同,但最难传承的是人,这里说的不只是客户、供应商,还包括员工。“为了让吴冰更加顺利地交班,吴杰明从很早开始就为吴冰铺路,带着吴冰和老客户、老供应商打交道,但在吴冰仍表示,”人和人的相处总是讲求缘分“,所以人脉是最难传承的,接班人更重要的是要形成自己的人脉圈。

出于积攒更多人脉的目的,自上大学以来,吴冰就积极参加各种社会组织和社会活动,多个职务和荣誉加身,吴冰也逐渐有了自己的人脉圈。然而,走过了最初接班时的“人脉焦虑症“后,吴冰开始沉淀下来,“下一步,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家公司的业务上”。无论是创业还是守业,企业掌舵人的工作总是繁忙而充满变化的,平衡好工作和生活的时间分配,对于接班的二代企业家来说是重要的一课。

对于接班后的表现,吴冰给自己打了65分,“刚刚及格,但离我心目中的理想状态还有距离”。而吴杰明夫妇则给他打了85分,“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当然还希望再接再厉。”

吴冰说,最感谢的是父母亲的包容。“在企业的运营上,和父母并非没有矛盾,有时争执大了甚至会吵起来,但大家都会把工作和生活分开。父亲会对我的做法提出他的意见,但并不会强迫我去接受,这就是最大的包容。”

在吴冰看来,“老一辈”和“新一辈”最大的不同是人情世故的处理。“老一辈习惯通过情感去维系客户和进行企业管理,而我更看重通过制度化、科学化的方法来管理。”在采访中,吴杰明也多次表示,既然把企业交班给下一代,就要相信他的能力和管理方式,“不能总是强迫他接受老一套,并不是说老一辈没有能力,而是时代逐步会淘汰我们。”

和吴杰明的谦虚不同,接班七年多来,吴冰却渐渐感受到“老一套”做法的可取之处。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他在工厂车间和员工闲聊,一个员工不经意间说了一句,“我感觉这里和我待的上一家工厂不太一样,这里没有家的感觉”。

这让吴冰开始思考,吉明玻璃集团从家庭作坊做起,一直以来都以厂为家,以前工厂在凌晨两三点卸货时,父亲会在工人身边手把手带着他们工作,还常常和他们聊天。就是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起了员工的归属感。父亲创业20多年来,积累了一批陪伴他拼搏十多年的老员工,这些老员工不仅十分忠诚,而且很有拼劲。

“如今新一代工人和老一辈工厂工人又不一样,他们更有个性,对工作环境要求更高。完全制度化、程序化的管理或许有些‘死板’,应该用科学方法进行考核,结合情感投入维系员工,把老一套和新一套融合起来。”吴冰说。

对话创二代>>>>

吴冰:“父亲不会阻止我做选择”

说到接班,吴冰很感谢父亲给了一个宽松的接班环境。让我可以更加独立面对风云变幻的经济环境从而得以学习到在逆境中成长的能力。在事业上,父母是公司的创立者;在生活中,父母是疼爱他的爸爸妈妈。两代传承的相处之道、经营之理,吴冰也有自己的独特感悟。

坚守自己最正确

羊城晚报:现在创二代接班,常常觉得制造业很辛苦,不愿意继续从事制造业,您为什么愿意坚守制造业?

吴冰:前几年我也会想,父母为什么这么保守。外面的世界变化很大,金融、互联网、房地产等行业都很火热,制造业并没有那么好做。但是当经济下行的时候,你就会看到潮水退去,谁在裸泳。那时候,我也萌生了转型赚快钱行业的想法。我跟父亲谈,父亲给了我建议,他觉得这些行业风险太大,是不可持续的做法。

为什么现在这么多年轻人想做?因为现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还未经历低潮,所以他们觉得自己可以迎接潮流。我也接触过一些当初风光无限的人,不少后来都消失了。经历过经济大潮之后,我看清很多,还是做回实业,坚守自己是最正确的。人还是需要经历和磨炼不要追求便捷的,要脚踏实地。

羊城晚报:您如何看待“富二代”这个标签?

吴冰:我不希望被大家打上富二代的标签。我父母生活很简单,我的生活也是很简单的。每天下班回家陪陪家人,我也不会刻意去追求奢侈的生活。实际上,对于企业二代,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因为我从小时候就开始和父母一起打拼,也经历过人生的起起落落,所以在物质上,我不会追求奢侈。

重要的是选择权

羊城晚报:您和父母会因为企业运营而产生矛盾吗?当你们产生矛盾的时候一般都会怎样处理?

吴冰:我和父母不仅聊企业制度、管理转型,甚至会聊行业转型。父亲的态度都会提出不同意见,可我觉得如果当时我真的要去做,他还是会全力支持。父亲给了我一个非常宽松的接班环境,他会分析利弊,但并不会阻止我做选择。也正是因为父亲这样的性格,让我能冷静地思考是不是真的缺乏可操作性,而不是一味说服父母接受我的决定。对我来说,选择权真的很重要。

在生活中我会和父母经常沟通。像我父母,每天在生活中也会经常沟通工作。虽然在工作上会争执,然而大家回家时还是好好坐下来吃饭。我们在生活中完成工作,但也把工作和生活分开。每个人的角度不一样,但都为了一起把事业做好。

羊城晚报:作为企业家,您觉得和父母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吴冰:可能刚认识我的人觉得无论我外形、谈吐都很像父亲,但我觉得我有很多理念、思维方式都和我母亲相似。父母常跟我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别人帮过我们,我们一辈子感恩;先学会做人,再做生意。我认为我们的差异在于,父母这一辈人在考虑事情的时候,往往喜欢从人情出发,我更看重制度化、科学化的管理方法。

羊城晚报:未来您会让孩子也接班吗?

吴冰:我更希望他自己选择。我会把他带在身边,让他感受做生意,再让他自己选择。如果可以,我希望他能够成为某一个专业领域的专家,比如医生,律师,科学家,学者等。因为我觉得这样子会比我们管理企业更幸福。

广东湛江85后:手握千亿集团,年营收475亿,挺进民营“500强”

湛江,旧称“广州湾”,别称“港城”,是广东省辖地级市。地处中国大陆南端、广东西南部,位于粤、琼、桂三省区交界,是中国西南各省的主要出海口,亦是中国大陆通往东南亚、非洲、欧洲和大洋洲海上航道最短的重要口岸。2021年湛江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59.93亿元,同比增长8.5%,两年平均增长5.2%,经济总量位居全省第十位,与中山、江门两座城市的经济总量想接近,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出又好又快增长态势。

今天向大家介绍的这位商业大咖,就来自广东省湛江市,是一位85后“企二代”,陈浦枝和父亲陈亚海执掌着千亿级综合型企业集团,集团与南海区、大沥镇两级政府合作运营“广东粤汇金属交易中心”,2021年交易额突破4000亿元,发布全国首个“华南铝价”。并多次上榜《胡润百富榜》等各类富豪榜单,他就是广东兴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陈浦枝。

广东兴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始于1986年,是一家业务涵盖有色金属全产业链、房地产投资与开发、股权投资、多元化商业运营以及创新型平台等,产业版图辐射全国乃至世界,是华南地区千亿级综合型企业集团。集团下属佛山市兴海铜铝业有限公司是“2021年度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排名247位),也是“广东省百强民营企业”、“广东省重点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和“佛山市100家优秀民营企业”。

近年来,得益于良好的营商环境,中国民营经济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和巨大潜力,民营企业在稳增长、促创新、保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最新版“2022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显示,陈浦枝和父亲陈亚海掌控的佛山市兴海铜铝业有限公司凭借475.3725亿亿元(2021年)的营业收入,入选“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位踞第216位,排名广东省民营企业第31位,佛山市第5位,南海第2名;作为2017年就首度亮相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的企业,兴海集团属下的兴海铜铝业今年已是六度登榜,且每年保持攀升之势。

佛山市兴海铜铝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8月,连续多年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服务业民营企业100强”、“广东省百强民营企业”等榜单,例如:位列“2019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246位,“2019广东省百强民营企业第32位;凭借384.0210亿元(2019年)的营业收入,位列“2020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232位,“2020中国服务业民营企业100强”第71位;以及入选“2021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排名247位和“2022中国服务业民营企业100强”榜单第60位。

然而,作为一家年营收475亿元人民币,并同时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企业集团的执行总裁,85后“企二代”陈浦枝却异常低调,很少接受媒体对其个人的采访,所以大家很难在网上看到有关他的相关消息。好在经过小编多方的搜寻查找,终于发现了关于陈浦枝经历的一些蛛丝马迹。

小编特地整理出陈浦枝的资料,以供大家作为榜样参考和学习,也希望他能继续努力,做时代的先锋和楷模,为老百姓树立好榜样,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那么,陈浦枝何许人也?

陈浦枝,1987年出生,广东省湛江市吴川樟铺镇人,供应链管理专业毕业,大学学历,现任广东兴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担任佛山市铜都金属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浦荣地产发展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区兴旭投资有限公司等公司法定代表人,担任广东兴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佛山南海新华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铜都金属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股东,担任广东兴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保利(湛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佛山三水保利鑫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公司高管。曾兼任佛山市南海区大沥总商会副会长,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青年商会常务副会长。

公开资料显示,陈浦枝出生于广东的商人家庭,其父亲陈亚海,在陈浦枝出生的前一年从老家湛江吴川来到大沥闯荡,他从两三个人的作坊开始做废旧金属回收,之后创办兴海集团,旗下的佛山市兴海铜铝业有限公司,连续多年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说陈浦枝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一点也不过分,但是和常见的富二代不同,陈浦枝很少在娱乐圈抛头露面,也很少有关于他的各种新闻爆料,他一直非常低调的。

陈浦枝从佛山市南海区石门中学高中毕业后,就被送到澳大利亚留学,一去就是四年。大学毕业后回国,进入家族企业广东兴海投资集团,担任董事长助理,之后升任集团执行总裁;

32岁时,首次上榜《2019年胡润百富榜》,以27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居《2019年胡润百富榜》第1433名;同年,由大沥镇政府规划,保利发展控股集团、兴海集团承建的南海国际会展中心已于2021年正式投入使用,成为中国安全应急产业大会的永久会址;

33岁时,陈浦枝以30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居《2020年胡润百富榜》第1739名;

34岁时,陈浦枝以35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2021年胡润百富榜》第1901位;

虎父无犬子

陈浦枝的父亲陈亚海, 广东省湛江市吴川樟铺镇人,现任广东兴海投资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担任佛山市南海区海晟贸易有限公司、佛山市兴海国际金属有限公司、南海市兴海国际金属有限公司铜材总汇等公司法定代表人,担任佛山市南海兴海地产投资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区海晟贸易有限公司、佛山市兴海国际金属有限公司等公司股东,担任清远鑫瑞房地产有限公司、佛山三水保利鑫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保利韶关房地产有限公司等公司高管。曾兼任佛山市南海区政协委员、佛山市吴川商会创会会长、佛山市南海区大沥总商会常务副会长。

公开资料显示,1986年,刚结婚不久的陈亚海去到佛山大沥,从两三个人的作坊开始,从事废旧有色金属收购业务,随后,陈亚海的几兄弟也继续投身到有色金属行业中来。

上世纪90年代,陈亚海的兴海公司到清远开铜厂,业务也从单纯地回收废旧金属转为回收和加工;到2000年左右,兴海第一个海外贸易公司在澳洲开张;现在几乎在全世界每一个角落,都有兴海公司的收购网点。而如今陈广的兴美集团旗下也有十多家子公司,遍布江门、湛江、清远以及广西等地。

兴海集团30年的发展历程是大沥有色金属产业从起步到走出国门的缩影。从最开始的金属加工行业,到涉足金融和房地产,不仅联合多家企业挂牌成立佛山南海日昌盛小额贷款公司,还与央企保利地产合作,开发房地产项目,兴海集团的跨界之举也是许多南海企业家多处掘金、谋求多元化发展的举措。

值得一提的是, 陈浦枝和父亲陈亚海及其领导下广东兴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在推进企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回报社会。

结语:在商界,广东湛江企业家毫无疑问是粤商群体中最为亮眼的分支之一,他们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商业传奇。广东湛江企业家陈浦枝和父亲陈亚海的财富故事,或许能给正在努力奋斗的人们带来一些启迪。希望广大创业者,也能从这位大佬的故事中有所领悟,让自己的事业有所增进,更上一层楼。

资料参考:

1、佛山市南海区大沥总商会 《搭会展舞台 展人生风采——南海国际会展中心&陈浦枝纪实》

2、南海政协《陈浦枝: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委员聚焦·好声音》

3、今日南海《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出炉!南海3家企业上榜!》

4、佛山市吴川商贸促进会《我会兴海集团与保利(华南)集团携手打造南海国际会展中心项目正式启动》

5、粤西商帮《吴川“有色金属大王”陈亚海——兴海集团2018年度营收超600亿元,年交易超过2000亿!》

6、吴川人网《传奇!这个吴川人从收废品到“金属大王”!》

高端系统门窗品牌

隔热门窗

铝合金门窗品牌

高端隔热隔音门窗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