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全程

吴中第一名胜-虎丘

lne 0

闲言碎语的开篇

凡是个景点都要有点故事,只看山水也就那么回事,有了故事的渲染一定会加分不少。就好比杭州西湖,一个白蛇传的故事流传了几百年,有多少人去西湖不就是为了看看传说中白素贞和许仙偶遇的断桥。

这些年大大小小景区也没少去,有时候也蹭听一会讲解,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对同一个景点不同的导游讲出来多少都会有点出入,不过这丝毫没有降低游客的兴致,大抵都是一锤子买卖,只要讲得有滋有味,游客当时觉得有意思过后也就忘了,多年以后大概连景点的名字都弄不准或者根本记不起来,就剩下到此一游了。

虎丘简介 虎丘山位于苏州西北,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有“吴中第一名胜”的美誉,是苏州的重要地标。提起苏州,虎丘绝对必不可少的元素。

虎丘,原名海涌山,据《史记》记载,吴王阖闾葬于此,传说葬后三日有“白虎蹲其上”,故名虎丘。又一说为“丘如蹲虎”,以形为名。

虎丘山高仅30多米,却有“江左丘壑之表”的风范,绝岩耸壑,气象万千。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云寺塔、剑池和千人石。云岩寺塔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世界第二斜塔,成为苏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剑池埋有吴王阖闾墓葬的千古之谜;千人石留下了“生公讲座,下有千人列坐”的佳话。

虎丘虽然是座山但并不高,走一圈下来也消耗不了多少体力,可谓老少皆宜,童叟无欺。

游览顺序

景区有南北两个大门,南门在虎丘路北走到底,北门则在312国道路边。大多数游客都是从南门进入景区,先到断梁殿、再穿过一条上山石径到达千人石,再沿着剑池右手边的石阶登到虎丘山顶的云岩寺塔之下。向东到大雄宝殿,然后再沿着下山的台阶回到千人石。

从断梁殿到千人石

断梁殿 也是虎丘的二山门,是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上面的主梁是断的,它用两根木料建成的,主要是运用了力学中的杠杆原理,在断梁下有一排斗拱相托,通过斗拱将中间所承受的力分散到四周,采用了“挑梁式”的构筑方法,然后再靠两边的琵琶吊、四个角上的棋盘格来支撑四周,从而达到节省大木料的目的。建造此殿时全殿不用金属构件而只用竹木钉榫,所以也就显得更为珍贵,它被誉为是千年不倒的断梁殿。

出了断梁殿是一条通往千人石上山的石阶,台阶不高很缓,路两旁也有几处小景点,比如憨憨泉、试剑石、石桃石枕、试剑石和真娘墓也都各有各的典故。

试剑石 在上山石径东侧有一块神奇的石头,中间有一道的缝隙,就像刀劈一样的齐整,石头上刻着“试剑石”三个字。相传为吴王阖闾在命令干将莫邪夫妇铸成“莫邪”宝剑之日在这块石头上试剑,手起剑落讲这块巨石一分为二,以此证明宝剑的锋利,这也就是试剑石的来历。

当然本故事纯属杜撰。不过是岩石久经风化自然开裂而已,不过断裂的如此齐整形如剑劈则实属罕见。

除此之外,通往虎丘山的路两旁还有几个形状特殊的奇石,“石桃”“石枕”也都是巧夺天工,惟妙惟肖。

千人石 过了真娘墓之后顿觉空间豁然开朗,眼前是一块巨石,就像一个天然形成的广场。偏西南有凉快岩石凸起,四壁整齐宛如刀劈;巨石上一把三四米高的剑柄,剑身已然插入了岩石之中。整块巨石西南高东北滴,十分的平整。旧志云:“生公讲座,下有千人列坐,故名。

在北侧的石壁上刻有很多名人的题字,有篆书隶书,其中有一个“千人坐”,初来乍到的时候居然读成了“坐尺子”,没文化真可怕,看样子没到一个景点指点先要做些功课,以免贻笑大方。站在千人石可望剑池,虎丘塔亦近在咫尺,仰望既是。

虎丘剑池 千人石的西北角有一圆洞,号称别有洞天。这里是拍照的好位置,尤其是别有洞天门口的“虎丘剑池”四个红色大字的位置,拍照需要排队,并且还要爬上几级石阶才行,但这也丝毫没能阻挡住大爷大妈们的热情,虽步履蹒跚,但还是扶着爬着站在了这四个大字的旁边,或站或蹲,面带笑容,拍完即走,从其他游客催促的小眼神就能体会到赶紧的别磨蹭。

石壁上一块石碑上这样介绍剑池:据文志记载,春秋时期吴王阖闾葬池下,以扁诸、鱼肠等数千剑殉葬,故名剑池。两崖壁立,中含石泉,终年不涸,崖壁石刻鹅头篆书“剑池”,为元周伯琦所书。“风壑云泉”四字相传出自宋米芾之笔,形容“寒风出幽壑,白云映清泉”之情景。“虎丘剑池”四字原传为颜真卿所书,笔力虬劲,气势磅礴,因岁久剥蚀。且“虎”字中断,现“虎丘”二字为明万历年间重,固有“真剑池、假虎丘”之说。

从洞门进入之后眼前景色确实堪称别有冬天,现在已经去了很多次习以为常不觉得稀奇,但第一次来的时候确实被这里的景象惊艳。

左右两块十几米高的绝壁夹着一潭碧水,像刀削一样绝壁的顶端凌空架设了一座石拱桥;满是斑驳的绝壁上有“高山流水”“风壑云泉”字样的石刻,绝壁底部因为常年被潭水浸泡满是青苔;绝壁外宽里窄,到最里边被几块规则的石头封住,想必这就是传说中通往吴王阖闾墓门的甬道。

从古至今,多少人试图打开墓穴挖出宝剑,包括秦始皇、孙权等都曾试图挖掘但终究无功而返。有人说这里是天然形成,根本没有墓穴所在,也有人说这里是吴王阖闾为了迷惑后人的巧夺天工,众说纷纭至今也没有一个权威的说法。

最近一次的探秘据说时间也不长,抽干了剑池水,里边还有甬道和与石壁材质纹路都不同的几块巨石挡在洞口,印证了人造的说法,但顾虑到一旦打开巨石发掘墓穴会影响到虎丘山顶云岩寺塔的安全,所以停止了下一步的施工。若果真如此,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设计,真的是鬼斧神工。既然发掘就意味着破坏,倒不如就让这几千年的秘密继续,不破坏就是最好的保护。

双吊桶 沿着剑池右手边的石阶拾级而上,一个左转走几步路就登上了剑池顶部的通往虎丘塔的石拱桥,桥面上上有并排的两个井口,据传是山上的僧人在剑池内取水的所在,桥距剑池水面大概有十米左右的高度,站在井口边从上往下看倒真的让恐高的人有点小晕。这座石板桥也是俯视剑池的最佳位置,站在桥上往下看,剑池确实呈一把剑柄的形状。此处距山顶的虎丘塔又近了几步。

云岩寺塔 俗称虎丘塔,位于虎丘山顶,塔高47.7米,塔身7层八面,始建于后周建成于北宋(961年),比比萨斜塔早了200多年,是目前国内倾斜度最大的古塔。和它同时代建造的杭州雷峰塔已经倒掉了上百年,而虎丘塔至今屹立不倒,堪称“塔坚强”。虎丘塔是苏州的标志性建筑,火车上一见到虎丘塔就是到了苏州。

站在虎丘塔下很明显就能感受到塔的倾斜,刚来苏州那会还能爬上塔顶,而现如今在塔的四周建了一道围墙加上铁栅栏保护了起来,不过这也是个必要的措施,按现在虎丘每天的客流如果有一半人都上去的话也是古塔难以承受之重,对于古建筑,还是要心存敬畏,老祖宗几百年留下来的东西一旦损毁倒塌可是天大的罪过。据说在两次修缮和加固的过程中还在塔内发掘出很多文物。

虎丘倾斜的原因大致是因为地面沉降所致,目前虎丘塔塔体向北偏东方向倾斜2°49′,塔顶中心偏离底层中心2.34米。重达6100吨的古塔之所以稳如泰山,主要是因为造塔人采用了双筒体结构,内外筒体层层连成一个整体,加强了结构的刚度;二是采取了科学的保护措施。

这里也是游人拍照留念最多的地方之一。不过还是要提醒一下,和塔拍照最好不要站在塔的正下方,智取威虎山里的一句“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就说出了塔的功用就是镇妖除魔,所以只要不自认为是妖的朋友最好还是换个角度合照的好。实际上要拍全塔身,山顶离得越近越不能够完全纳入镜头,在塔东边的台阶下才是最佳的位置,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陆羽泉(天下第三泉)位于剑池西侧,从虎丘塔西南的小门出来一个左转就到了陆羽泉。这里也是两侧刀削一样的石壁,但没有剑池两侧那么高,也刻着很多历代书法家的题字。半山腰上有口井曰“陆羽井”,相传茶圣陆羽当年曾用这里的山泉水泡茶,能达到茶圣用水的标准,可见当年泉水清冽水质上乘;而现在的井水估计未必有人敢用来泡茶,就看那谷底发绿的潭水,估计品一口就要去送医,倒是能起到清理肠胃的效果。

还有一点,这里靠东的平台是俯视千人石和剑池的绝佳位置,一把巨大的宝剑插在岩石之中仅露剑柄;北望剑池和在别有洞天处角度自然不同,别有一番风味。

后记

实际上这只是虎丘景区最具代表性的几处景点,仅占整个景区面积的一小部分。如果时间充裕,到西边的西溪环翠赏赏竹林看看流水、到东边的万景山庄看看形状各异的苏式盆景、再到北门去看看小武当、御碑亭也是件挺惬意的事。

去了这么多次都没有把虎丘整个走一遍,每次都留点遗憾,每次又都有新的发现。

隔音降噪门窗

断桥铝合金门窗

品牌系统门窗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