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这一响千年的福建古曲
福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
西枕武夷山脉,东临大海
上古至秦汉时期
闽越先民留下了文化艺术创造活动的遗迹
经历代流传融合
形成多元深厚的传统艺术文化积淀
尤以五大曲艺惊艳千古
异彩纷呈、蔚为大观
南音《文姬归汉》剧照
以上2图源:厦门市南乐团
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
南音,又被称为弦管,是中国最古老的乐种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五代十国时期,诗人詹敦仁游历了泉州府,那时泉州因海外贸易而繁荣,他写下“万灶貔貅戈甲散,千家罗绮管弦鸣”的诗句,或许由此可见当时泉州南音之盛。时隔千年,南音古雅悠远的旋律穿透时空,依然撩拨着知音者的心弦。
图源:故宫博物院网站
南音能流传千年而经久不衰,原因在于它海纳百川、与时俱进的气度,来自宫廷音乐、戏曲音乐、佛道音乐的曲调、曲牌、乐器、唱词等,都在南音中和谐相处,并融合为南音独特的韵味。
中国台湾“汉唐乐府”供图
听南音,感受唐宋音乐的风雅,体会中华文明令人感动的连续性。今天,南音吸引了越来越多青年人,他们将南音与流行音乐结合起来,赋予古老南音新的活力。
图源:泉南文化
泉州南音艺苑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新门街483号
曲艺界的“人文活化石”
一张桌子,一只铜钹(福州话写作“镲”,读 qiā),一块醒木,一支竹箸。这便是福州评话的全部道具。一把纸扇,一袭长衫素服。这便是福州评话先生的形象。可以登高门,进大户,为文人士大夫所激赏;也可出入街头巷尾,让贩夫走卒痴狂。这就是福州评话的魅力。
以上2图源:福州市博物馆
福州评话是以福州方音讲述并有徒歌体唱调穿插吟唱的独特说书形式,相传是柳敬亭的大弟子居辅臣到福州双门楼授徒传艺而流传下来的。
福州评话的书目繁多,按题材通常分为长解书、短解书、半长短书、公案书和家庭书5种。长解书是历史故事;短解书是武侠故事;半长短书有《水浒》等;公案书专讲清官为民请命和平冤劫狱的故事;家庭书多反映家庭伦理与悲欢离合的故事。新中国成立后福州评话编演了《九命沉冤》《流水欢歌》《小城春秋》《保卫延安》等新书目,形成一定影响,流行于福建省的十几个县市及东南亚的福州籍华侨集居地。2006年5月20日,福州评话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以上3图源:福建档案
福州评话伬艺传习所
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八一七南路80号本色大厦F1层
清歌雅奏各当筵
“遍请榕城佳子女,清歌雅奏各当筵。”这是明朝嘉靖年间福州诗人描写伬艺的诗句,曲乐风情令人遐想。福州伬艺,又名伬唱、平讲伬,是一种传统的曲艺演唱形式,其保留着宋元曲艺贴近群众的“百戏”遗风,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以上2图源:福建档案
福州伬艺源于唐宋,其成型、定名有较长的历史沿革和流变。明万历年间的曹学全始创逗腔,蓄家班,演唱至清初演变为专唱逗腔的儒林促社,明末清初产生众多伬艺社,其艺术表现形态有儒林伬、洋歌伬、江湖伬、平讲伬等等。从儒林伬到平讲伬,其演唱形式多是坐唱,亦有沿街走唱,而歌唱与伴奏多分为两部分,各司其职。道光后,兴起演唱以福州民歌、民谣为基调,吸收弋阳腔、昆腔、梆子腔和苏、扬小调发展为洋歌和小调两种声腔的洋歌促社。
如今,表演形式多样、声腔多元变化的伬艺,是福州方言与文化的重要载体,常在村头街道为喜庆、节日、聚会等活动演出,深受百姓喜爱。并于2006年5月20日,福州伬艺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福州评话伬艺传习所
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八一七南路80号本色大厦F1层
悠悠弦管伴月明
锦歌是流传于漳州及周边地区的民间艺术,原名歌仔。300多年前,大量漳州人随军入台,带去了家乡的锦歌、车鼓弄等民间艺术,为解思乡之情,逐渐将其搬上舞台,在清末民初演变为台湾歌仔戏。20世纪20年代,台湾歌仔戏班渡海回闽,歌仔戏因此回传故里漳州。
锦 歌
以上3图源:福建档案
抗战期间,歌仔戏被迫停演。为了避免这项传统艺术就此消亡,漳州老艺人邵江海、林文祥等人将其改良为闽南改良戏,重新唱响漳州大地。后来该剧种也因发源于芗江流域而被命名为“芗剧”。
锦歌的表演形式有走唱(瞎子“弄丁当”)、坐唱、表演唱、戏剧表演等。锦歌唱腔音乐属曲牌连缀体,由七字调、杂碎调构成基础唱腔,连缀众多杂调、花调组成联曲体的说唱曲牌。其中,大调旋律委婉,迂回跌宕,节奏平仄,突出拖腔展示,多作抒情描景和引腔和煞尾,与泉州南音并称为“闽南民间姐妹艺术之花”。
以上图源:漳州交通广播
跨越海峡,两岸同根并蒂莲。几十年来,两岸歌仔戏、芗剧并未因一道浅浅的海峡而隔断。1995年,受台湾业者之邀,漳州市芗剧团〔漳州市芗剧(歌仔戏)传承保护中心前身〕一行60多人,带着《李妙惠》等八出拿手好戏赴台,这也是第一个赴台演出的大陆地方剧团。
王素华老师在教授青年演员弹唱锦歌
图源:福建日报
一弦一柱咏华年
南词说唱《五夫社仓》片段入选第四届“走马杯”讲好中国故事曲艺节目网络展播
视频来源:南平市南词艺术传承发展中心
南词始于唐初,唐明皇时盛行于宫廷,分唱、吟、歌、舞、弹,总称《霓之曲》,为历朝宫廷雅乐,亦称“国乐南词”。
相传于清乾隆、嘉庆年间开始外传,并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盛行于江南一带。随着艺人迁徙,以江苏扬州为发源地,南词兵分两路,一路是浙江的平湖调传到福建南平,当地称南词说唱,流行于闽北南平、沙县、将乐、邵武、建瓯等地;另一路则传至江西赣州,1845年由漳州府总爷带入漳州。
在南词坐唱曲艺、南词音乐的基础上,逐渐衍生出地方剧种——南词戏。起初折子戏的演出曲目多取材于昆曲,从部分折子戏片段中已可见南词戏的雏形。
后南词演唱班吸收京剧、婺剧表演艺术结合闽北的民间艺术,亦为了使听众听懂南平南词,改文雅艰深的长短句为较为通俗的七字句。常见的曲目中《天官赐福》为各地南词社所共有,为艺人必学必唱的曲目,其他《断桥》《秋江》《出塞》《花魁袖吐》《覆钵》《僧尼会》《合钵收妖》《芦林相会》《昭君和番》《陆文龙祭江》等,后又增加了《卖草墩(国)》《打花鼓》等民间生活内容的曲目。
南词现代戏《留守男人》
以上图源:南平市南词艺术传承发展中心
南词传统剧目尚存10多个,唱腔基本上北音南唱。南词曲调有南词正韵、南词北调、南词小调共约近百首,其中南词正韵(即八韵)转接灵活,创作成曲较多,南词曲牌也有100多曲,用于剧情配奏和器乐曲(也称“十全腔”)演奏。2006年,漳州南词列入第二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南词古乐队在漳州古城非遗展示馆内排练
图源:福建日报漳州观察
南平市南词艺术传承发展中心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新华路11号4楼
千古传唱撩心弦
来福建
览音乐文物
声声入耳,犹在眼前
昨日声动,今日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