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全程

从跟跑、并跑到领跑 中国雷达工业实现“换道超车”

Mike 0

“中国雷达工业的‘老母鸡’,下了好多蛋,各个都是合格的、标准的。”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14研究所的展览墙上,刘华清将军的这句评价彰显此地的历史意义。

8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光义还坚持来所里上班。74年前,当他第一次听说“雷达”这个名称时,没想到一生都将与这一“国之重器”风雨相随,见证它从追赶到并跑、再到领跑的时代跨越。

位于南京的中国电科14所。资料照片

如今,作为具备提供海陆空天全领域预警探测系统装备能力的大型高科技研究所,70岁的中国电科14所正在朝新的目标进发,即成为电子信息领域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科技子集团。

从修配仿制到自主研发 创造诸多“中国第一”

1949年4月24日,南京妙耳山的一座二层小红楼里,新中国第一个雷达研究所正式诞生。

百余名职工、三四台机床,中国雷达工业起步维艰。在元器件十分紧缺的情况下,中国电科14所派出人员到全国各地搜寻,甚至从泥土中、草堆里挖出国民党军队遗弃的器材,为海军修配出了第一批雷达装备,抗美援朝期间更是连人带129部雷达一起奔赴战场。

科研人员在调试“蜘蛛网反无人机系统”。记者 季春鹏 摄

在这样的“修配仿制、边学边干”中,诸多中国雷达的“第一”诞生:1954年,第一部移动式米波远程警戒雷达,后成为我国早期雷达网的骨干雷达;1955年,第一部微波雷达,让中华大地漫长的海岸线拥有了守护者……

正当一切都慢慢走上正轨时,国外环境发生变化,雷达研发遭受了挫折。“关乎国家安全命脉的重大装备,靠别人是靠不住的,必须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81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贲德回顾历史总结道。

从1971年到1978年,作为总体负责人、技术小组组长的张光义,与贲德每年轮班去冀西北大山深处的雷达基地各待半年。

那个地方夏天山洞里潮湿闷热,冬天零下20多度,风如刀割……这些艰苦付出和对家人的亏欠,在他俩看到8层楼高的庞然大物拔地而起时,都化作了“完全值得”。

1979年底,刚从相控阵雷达基地归来的张光义、贲德团队,再次接受了机载PD(脉冲多普勒)雷达的研制任务。

当时,这项技术是国际上少数几个拥有“绝对制空权”的国家秘不示人的“撒手锏”,中国电科14所曾寻求联合研制,但对方却单方面撕毁合同,令我国空军战斗机研制进程受阻。

“我们立下了军令状,一定要争口气,自己搞出来。”贲德提出了“先简单,再全面,逐项突破”的思路,大大加快了研制进度。

我国首部单光子检测量子雷达样机。记者 王璐 摄

在持续了一年的试飞阶段,51岁的他总抢着登机试飞。有一次,刚测试到一半,两台发动机中的一台突然空中熄火,飞机急速下降,幸亏飞行员凭着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安全迫降在了机场。如此“空中历险”,贲德并没有感到紧张和害怕,他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雷达测试参数。

1989年底,我国第一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载PD雷达成功问世,真正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划时代意义。这部“争气雷达”也为后续所有机载雷达包括预警机雷达研制奠定了技术和理论基础,“中国战鹰”从此擦亮了双眼。

如今,中国电科14所已具有国内最全谱系的机载火控雷达,关键核心技术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20世纪80年代我们落后了国外二三十年,现在没差别了,有些工作原理我们甚至更先进一些。”贲德说。

从追随跟跑到“无人区” 实现“换道超车”

“以前是跟着人家学,后来是有一些信息可以供我们参考借鉴,现在我们做的很多事情已经是处于无人区了,完全是根据自己的需求独立走路。”在中国电科14所工作了35年、从助理工程师干起、如今担任所长的胡明春深有感触。

这种从追赶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在中华神盾舰标志性主战雷达——“海之星”雷达的研制上可窥一斑。

1989年的秦淮河畔,一场有关海军舰载雷达的研讨会在热烈召开。当时美国“宙斯盾”采用的是无源相控阵雷达,而中国电科14所大胆提出了有源相控阵体制的新构想,不少与会专家认为这在当时的条件下几乎不可能实现。

“永远追随别人,没有出头之日,我们要换道超车。”中国电科14所“海之星”团队研究员陈栋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解释,相比无源体制,有源体制更为先进,可实现更高的可靠性、更低的能耗、更远的探测距离,当然系统构成也更复杂。

在内蒙古希拉穆仁草原上,中国电科14所某雷达团队在开展电磁环境测试。新华社发

历经8年的方案论证,海军舰载多功能相控阵雷达正式立项,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一系列技术难题成为拦路虎,期间,还遭遇了世界级难题——“海杂波”,每一个浪花都会反射回波形成不计其数的假目标,让锁定真实目标变成了“大海捞针”。

陈栋回忆,当时国内没有任何经验、资料可以借鉴,团队技术人员白天轮番出海采集数据,晚上分析研究,不敢吃饭,怕晕船会吐。解决“海杂波”,美国和俄罗斯用了几年,而中国电科14所仅仅用时半年。

“海之星”雷达的研制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具有自主研制这种雷达能力的国家,目前已发展到第二代,作战性能优于国际同类装备,助力中国海军走向深蓝。

中国电科14所的征途不只是深海远洋,还有星辰宇宙。在航天远洋测量船“远望5号”的甲板上,可以看到长着“两只耳朵”的巨大白色测控雷达,它被誉为守望太空的“千里眼”。

载人航天、北斗工程、月球探测……中国航天举世瞩目的成就中,都不乏中国电科14所的身影,它研制的雷达组成了一张海陆基航天测控网,可谓是“无所不察”。

这种先进的技术能力还体现在反隐身雷达上。《经济参考报》记者在某省外场见到了这种雷达的“明星”——YLC-8B机动式预警相控阵雷达,天线阵面高达三层楼、面积约150平方米。

中国电科14所一部副主任朱新国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第一代反隐身雷达如同“大哥大”,功能单一,如今的第四代产品则是智能手机,功能多样化,不仅可以轻松撕下隐形战机的外衣,还可以反导弹、进行探测。

“以前我们靠价格优势、服务优势获得国际订单,现在我们有自信依靠技术和性能优势赢得用户。”胡明春称。

未来“黑科技”的探索不止于此。中国电科14所成立了院士办公室,贲德、张光义等带领团队开展量子雷达探测、微波光子雷达、太赫兹雷达等前沿技术的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的突破。

“1毛钱硬币大小的物品都可以检测到,但辐射量只有手机的五百分之一。”说起以太赫兹雷达成像技术为基础研制的人体安检仪,中国电科14所智能感知技术实验室主任孙俊介绍道。

从专注雷达到“飞入百姓家” 重构创新体系

近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试飞正式拉开帷幕,中国电科14所提供了全自主国产空管二次雷达和C波段全数字有源相控阵天气雷达。

其中,C波段全数字有源相控阵天气雷达是首次在民航领域业务化应用的相控阵天气雷达。常规天气雷达需要6分钟才能完成一次扫描,它只需要1分钟就能完成,可靠性也由常规雷达的600小时提升至3000小时以上。

立足雷达,但不止于雷达。被誉为无人机黑飞“终结者”的蜘蛛网雷达、用意念控制的“灵犀手”、全球首创的“LED飞行模拟器”……中国电科14所的先进技术正“飞入寻常百姓家”,重点集中在公共安全、智慧交通、智能制造等领域,民品产值占到公司总产值的一半多。

胡明春指出,中国电科14所的第一愿景是要成为电子信息领域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科技子集团,军品、民品和国际市场是发展的三驾马车,而它们根本依托的都是创新。

当前,中国电科14所正在推进“创新平台、创新机制、创新资源、创新合作、创新文化”五位一体创新体系的重构。在胡明春看来,创新最主要的是思想观念的解放,鼓励大家要勇于创新、敢于创新,要有宽容失败的文化和机制。

事实上,这种传统早已有之。20世纪60年代,中国电科14所就形成了“三敢三严”作风,即敢想、敢说、敢干,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

当时的全国先进经验现场会提出,“要像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一样,科学研究界要学14所”。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该所先后包建、援建了16家雷达厂(所);培养输送管理干部、技术骨干、工人3000多人。

现在则进一步从机制上保障创新。据介绍,中国电科14所近年招聘的人才以博士为主,年薪可拿到三四十万元,还有一次性购房补贴65万元,前三年实行年薪制保护,给年轻人成长的时间。同时,在创新特区试点项目团队制管理,公开选拔项目经理,赋予其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根据项目的重要性、复杂性,来确定任务目标,探索性的可以允许失败。如果创新成功了,将有重奖,并且能分享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的红利,一些产业公司还在试行核心骨干持股等中长期激励。

“现在没有禁区,只要符合上级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都可以大胆试。”胡明春希望通过这些措施,多培养一些千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

这样的“小目标”让陈建军很是兴奋,他担任项目经理的智能天气预报与服务系统,是所里的成果转化示范项目,目前产品已经在昆明等机场落地,相关的知识产权交易也在洽谈中。

重构的还有创新资源和平台。据胡明春介绍,所里现在的利润大都用于研发再投入、平台基础设施建设,2019年相关预算超过6亿元。“把资金变成条件,变成人才,变成核心竞争力。”

“14所就像一艘航母,这里有先进的理念、超前的实验环境、丰富的资源和各种顶级人才配合,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更强的人工智能产品推向市场。”展望中国电科14所的未来,发明“灵犀手”的博士后尹奎英眼里充满期待。

高端隔热门窗

高档铝合金门窗

高档隔热门窗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