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牛田村到马坊村再到金银川——追寻红色血脉 叩听时代新声
航拍的一师阿拉尔市胡杨河生态景观公园(摄于5月21日)。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洋 摄
“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王震将军的这首诗,诠释了兵团的“前世今生”,形象地概括了兵团与井冈山、南泥湾的历史渊源,体现了兵团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南泥湾精神的逻辑链条。
在兵团成立70周年之际,兵团日报采访组一行辗转1万多公里,先后来到牛田村、马坊村、金银川镇,采访当地干部群众,探寻红色历史,感受时代脉搏。
牛田村:对祖国的热爱就像六七河水般清澈
国庆节前夕,采访组来到牛田村。这里地处罗霄山脉深处,是红军长征的重要出发地之一,距离曾是湘赣革命根据地中心的永新县城约35公里,山高林密、飞瀑众多、气候宜人,素有“小井冈”之称。
红培基地综合楼与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以下简称“红六军团”)长征出发纪念碑矗立在一棵棵百年樟树之间。走进这片红色土地,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声,感受到革命精神的灼灼光芒。
站在红军桥上远眺,蜿蜒而来、清澈见底的六七河从村中穿过,沿河错落有致地分布着数栋古建筑,古建筑的背后整齐地排列着一栋栋二三层的楼房。
尹道山,这个土生土长的牛田村人介绍说:“这些古建筑是90年前红六军团为革命事业拼搏奋斗过的地方,是我们村里的珍贵文物。”
得知采访组来自兵团,尹道山兴奋地说:“红六军团是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的前身,三五九旅先在南泥湾垦荒屯田,后来又进军新疆屯垦戍边,我们有血脉联系呢。”
永新县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34年5月,湘赣省党政机关转移到牛田村。当年7月,红六军团指挥机关进驻牛田村。
刘文涛是坳南乡政府联系牛田村的乡干部,跟随他的脚步,采访组参观了红培基地综合楼以及牛田湘赣省委旧址、牛田湘赣苏维埃政府旧址等。
“每一处旧址、旧居,都承载着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我们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场所。”刘文涛介绍道。
通过刘文涛的生动讲述,采访组了解了这些革命旧址、旧居背后的故事,深刻感受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以及革命先辈们为了崇高革命理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伟大情怀。
刘文涛告诉记者,1934年7月23日,接到中共中央书记处和中革军委给湘赣省委发出的“关于红六军团转移到湖南创建新苏区问题的训令”后,湘赣省委和红六军团在牛田村开展突围西征前的准备工作。
1934年8月初,任弼时、萧克、王震率红六军团9700余人,分别从牛田村等地出发,离开湘赣苏区,开始突围西征,揭开了长征的序幕。
红六军团离开牛田村后,在永新县、坳南乡和牛田村村民的努力下,这些革命旧址、旧居得到较好的保护。
“我们村红色资源丰富,是远近闻名的‘红军村’。”尹道山指着前方告诉记者,“那里就是任弼时、萧克、王震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旧居。”
牛田村,因革命历史而被铭记,因时代发展而日新月异。
“我们村把热爱党、热爱祖国放在村民公约的首位,自发保护革命旧址、旧居。村里每年年底都举办村晚,主题以‘十送红军’‘红军歌’为主,不定期组织村民、学生参观学习,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尹道山说。
近年来,永新县实施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牛田段)项目,在牛田村建设集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教育、研学旅行等于一体的教育实践基地,建成以重大红色历史故事、人物为题材的“传承红色基因”景观带,打造“一故居、一广场、两旧址”,让红色名村“有迹可寻”,让牛田村成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大课堂”。
今年以来,坳南乡依托牛田村丰富的红色资源,充分发挥“红色故事讲解队”优势,由讲解员带领游客参观革命先辈故居、聆听革命故事,切身感受革命历史所蕴含的磅礴力量。
在加强革命文物保护的同时,牛田村以红色文化“引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创新“红色+”发展路径,强化“红绿”融合,用红色文化吸引人,用绿色资源留住人,带动发展高山油茶种植、香猪和肉牛养殖等产业,完善竹排漂流、农家乐、民宿等旅游服务设施,将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
尹福民告诉记者:“进入新时代,牛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喝上了自来水,宽阔的水泥路修到了村民家门口。天黑后,400多盏光伏路灯照亮每一户村民的门前路,大家对这些变化非常满意。”
“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我们打心眼儿里拥护党的领导,大家对祖国、对党的热爱就像六七河的水一样清澈。”村民尹春兰说。
马坊村: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这里发扬光大
“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脍炙人口的歌词,让南泥湾这片热土家喻户晓。
国庆节假期,采访组来到马坊村。62岁的村民白惠耀带着孙子孙女在自家院子里玩耍。平整开阔的院子里,四间平房一字排开,院落一角停着一辆崭新的白色小轿车,大门两侧,两株蜀葵花开正艳。
见到来自兵团的采访组,白惠耀很兴奋。“我去过石河子,石河子和南泥湾一样,都是王震将军战斗过的地方。”白惠耀高兴地说,“我在兵团军垦博物馆里还看到了地窝子模型,跟三五九旅战士们在南泥湾时住的窑洞多像啊,一个是在山上挖的,一个是在地下挖的。”
随着白惠耀的讲述,时间的指针回拨到84年前。
1940年,白惠耀的爷爷带着家人从神木县搬迁至马坊村。那时的南泥湾,荒山臭水黑泥潭,一片荒凉少人烟。“当年真苦啊,没有南泥湾,只有‘烂’泥湾。”在儿时的记忆里,白惠耀总听爷爷这么说。
生活的改变,源自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1941年初,为了改善根据地物质生活困难局面,在“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口号激励下,王震将军率领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垦荒屯田。
“没有房子住,战士们就用树枝搭草棚、挖窑洞;没有鞋穿,大伙儿就自己动手编织草鞋;开荒种地、打场、砍柴、打铁……就没有战士们不会干的活儿!”说起三五九旅战士们建设南泥湾的情景,白惠耀如数家珍。
短短3年时间,南泥湾从“烂”泥湾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
垦荒南泥湾,唤醒的不仅是沉睡的土地,收获的也不仅是粮食,更播撒下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种子。
1963年,白惠耀的父亲独立门户,刚满一岁的白惠耀跟着父母搬进了一孔较为简陋的窑洞。他告诉记者,那孔窑洞是三五九旅战士们居住过的,整个窑洞里只有一方土炕,铺上席子,灰尘还是会从席子缝里往上钻,像冒烟一样!
在这孔窑洞里,白惠耀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光。
“之后就都是好日子了!”白惠耀掰着手指数起了自家和村里发生的“大事件”:“1981年,村里吃上了自来水;1982年,我家种了一亩二分地的水稻……”不过,最让白惠耀难忘的,还是自家窑洞的重新修葺。
1985年,白惠耀家的旧窑洞已经破烂得不成样子,他父亲决定好好翻新一下。“重新垒了炕,换上了新门窗,并在原有的基础上新修了两孔窑洞。我开心极了,晚上躺在炕上都睡不着觉!”白惠耀说。
新窑洞里虽然还是土炕,但白惠耀的父亲在炕沿铺了砖块,母亲专门买来了羊毛毡和花花绿绿的油布铺在炕头。
“干净又好看,那种幸福感用语言表达不了!”白惠耀说。
住上了新窑洞、喝上了自来水、吃上了白米饭……已经历了那么多好事的白惠耀怎么也想不到,进入新时代,还有更多更好的事儿在等着马坊村的村民们。
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坊村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尤其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一个崭新的现代化村庄逐渐成型。
“村里引进项目和资金,打造农庄,发展生态养殖现代示范农业,还建成了酒庄、民宿、采摘园等乡村旅游设施。”马坊村党支部书记李新介绍,依托南泥湾金字招牌和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村民集中流转土地,大力发展农文旅融合产业,建起了金伯利农场、米兰花酒店等,让马坊村成为游客在南泥湾体验新农村生活、观赏田园秀美风光的“打卡地”。
“过去连卖鸡蛋的商贩都不进的马坊村,如今迎来了全国各地的游客。”时至傍晚,白惠耀执意带着记者在村里转一转。
“这个酒店上档次吧,这条马路多宽多干净,那边是一个儿童游乐场……村里能有这么好的条件和设施,以前做梦都不敢想啊!”白惠耀话语里满是自豪。
近年来,马坊村探索红色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模式,越来越多的游客来了,给村民们带来一笔又一笔旅游收入。
2017年,白惠耀和家人花10万元新修了4间平房。他说:“装修得和城里的楼房没啥区别,用上了抽水马桶和花洒,跟以前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记者看到,每间平房依旧保留了陕北传统的土炕。“住习惯了,还是觉得睡炕头舒服。现在的炕是砖头砌的,边上是瓷砖,干干净净。”白惠耀说。
土炕见证着乡村巨变。从过去的贫困村,到现在的乡村振兴示范村,马坊村的蜕变诠释着南泥湾精神。2023年,马坊村实现村集体收入75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万元。
“村里的变化与艰苦奋斗是分不开的,这也是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的‘法宝’。”白惠耀说。
采访结束时,白惠耀带我们来到马坊村村头。古老的槐树下,矗立着一座纪念碑,碑身两侧镌刻着448名烈士的名字,碑文落款处写着“兵团一师一团金银川镇”,静静诉说着延安和兵团、南泥湾和阿拉尔的血脉联系。
1944年,三五九旅七一八团全体指战员为了缅怀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在马坊村村头的半山坡上立了这座烈士纪念碑。此后,纪念碑在马坊村村民的保护下得以幸存,但历经多年风雨侵蚀,碑身已严重破损风化。
2014年6月,在七一八团建团60周年之际,前身为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三五九旅七一八团的一师一团金银川镇出资修缮了这座纪念碑,深切缅怀和纪念三五九旅七一八团在抗战中英勇牺牲的不朽英魂。
金银川: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10月3日,沐浴着秋日的暖阳,99岁的老军垦白玉伦在家人的陪同下,在一团金银川镇景观大道漫步。红白相间的楼宇鳞次栉比,远处广袤的田野上棉花朵朵盛开,目之所及,美景如画。
“我现在住上了楼房,过上了好日子,曾经的愿望都实现了,感到很幸福。”白玉伦这样说。
白玉伦的三儿子白苏波告诉记者,父亲一生中有两个引以为傲的身份:一个是三五九旅七一八团一营机枪连战士,另一个是一师一团金银川镇军垦战士。
1949年,三五九旅七一八团随王震将军凯歌进新疆,带着南泥湾的屯垦经验,奔赴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在盐碱地上再次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70多年前,父亲在延安参军入伍,一路跟随三五九旅,最终到达天山以南的沙井子,也就是现在的一团金银川镇,从此就再也没有离开过。”白苏波告诉记者,“1954年,听从党中央命令,父亲和10余万名战友就地集体转业,投入到屯垦戍边的伟大事业当中。”
“党让干啥,咱就干啥。我至今还记得,脱下军装的那天,心里是多么的不舍。脱下军装后,我小心翼翼地把它叠好保存了起来。”白玉伦说。
从机枪连战士变为军垦战士的白玉伦和战友们一起,在风头水尾的亘古荒原上垦荒造田、开发建设,誓将塔里木盆地建成第二个南泥湾。
沙井子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以前过往的客商在这里掘井找水,但挖出的都是流沙,故取名“沙井子”。
白玉伦说:“我们刚到沙井子时,眼前尽是沙漠戈壁,土地被一层如雪的盐碱覆盖,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这里风沙肆虐,常常‘无风地上白,有风天上白’。”
白玉伦和战友们被编入农一师一团,驻扎在一片戈壁荒原上,本着“不与民争利”的原则,展开了一场艰苦与辉煌并存的持久战斗。
在老人的回忆中,那时候喝的是涝坝水,吃的是野菜、窝窝头,住的是地窝子。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白玉伦和战友们顶着烈日开荒,挥动手中的坎土曼,挖排渠、种水稻……就这样,脚下的盐碱地一寸寸松软起来,亘古荒原逐渐显露出生机与活力。
白玉伦告诉记者:“到了丰收时节,成片的水稻和棉花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呈现出‘粮如金、棉如银,金银两色布满川’的美丽画卷。自此,这里便有了‘金银川’之称。”
几十年过去了,一个个团场、一座座城镇,在军垦战士们的手中被创造出来。
“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父亲多次叮嘱我们一定要留在金银川,扎根兵团、建设兵团,为兵团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白苏波告诉记者,“我们是听着三五九旅的故事长大的,如今,我们这个大家庭已经有17人,其中5人是党员。”
“和我们一样,在一团金银川镇,很多人都是军垦战士的后代,我们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深知肩负责任的重大。我们一定会传承和弘扬兵团精神,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白苏波的哥哥白苏利说。
“亘古荒原蝶变为绿洲小镇,离不开军垦战士们铸就和践行的兵团精神。”白苏波说。
如今,一团广袤的高标准农田连片分布,现代化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铁路、高速公路穿过塔克拉玛干沙漠,形成以一团为中心的“通三市、连三县、贯三乡”客货运交通网,团场发展活力持续释放。
近年来,一团大力发展“一团一品”“一连一业”,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走出了一条结构优、质量高、效益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职工群众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如今的一团,已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团场。
来到一团影剧院,白苏波向采访组介绍原创红色舞台剧《又见平山团》,这部舞台剧由团场干部职工群众自编、自导、自演,重现了七一八团的奋斗历程和一团前身的光辉历史。
兵出南泥湾之后,三五九旅这支英雄的部队,忠实履行屯垦戍边职责使命,将汗水和希望注入守护的这片热土,为塔里木盆地带来繁荣兴旺。
白苏波的儿子白鹏翔,这个军垦“第三代”告诉采访组:“第一代军垦战士肩扛使命、开荒拓田,‘兵二代’在父辈开垦出的土地上接续奋斗,如今,‘兵三代’的孩子正在茁壮成长……”(习腾飞 马军权 都满龙 刘芳 李和平 于婷 李柏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