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普通商户到粮食经营大户,广西全州这位扶贫达人用20多年经验,坚定不移带领乡亲脱贫奔致富
从普通小商户到粮食经营大户,从一人致富到带领乡亲们一起脱贫奔小康,全州县咸水虹桥米业有限公司经理马玉荣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20多年,不仅自己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还给贫困农民无偿提供稻种和技术,实现保价回收,走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企业+扶贫+农户+产业”扶贫成功之路。
全州县咸水镇虹桥米业经理马玉荣(图/全州宣传)
从普通小商户到粮食经营大户
马玉荣和她的丈夫蒋友明都是全州县咸水镇人。1991年,夫妻二人开始在咸水镇上开小卖部经营零售批发,逐渐成了咸水镇上最大的零售批发部。爱动脑的他们注意到,全州每年种植几十万亩稻子,咸水及周边有稻田数万亩,而镇上只有两家大米加工点,便想转行做大米加工生意。
蒋友明、马玉荣夫妇展示自己加工的大米(图/全州宣传)
“那时候,开一家米厂要投资80万元,可当时我们的积蓄只有20万元。”夫妻二人商议后,决定向银行贷款20万元,又问亲朋好友借了30万元,再东拼西凑一些,2001年,马玉荣的“咸水大米厂”终于开张了。
隔行如隔山。虽然顺利办起了大米加工厂,但由于马玉荣夫妻俩都不懂行,为此还交了不少“学费”。“最开始因为不懂行,把陈谷当成新谷收购了进来,几千斤大米钱打了水漂。刚刚有了起色,又被一个购货老板骗了一遭。”马玉荣回忆道。
“七彩人生”大米(图/全州宣传)
通过几年的发展,2006年,咸水大米厂更名为虹桥米厂,2013年虹桥米厂注册为虹桥米业有限公司。如今,由夫妻俩牵头成立的合作社,参加农户涉及全县9个乡镇,超过2000户人家,年种植水稻面积15000多亩,每年加工稻谷超过千万斤。
带领农户实现“水稻脱贫”
近些年,柑桔类水果的价钱不断上涨,“水稻让位于果树”的现象引发了马玉荣的思考:如何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让大伙种田也能致富?
图/全州宣传
全州县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素有“桂北粮仓”的美称。为了提高群众种粮积极性,马玉荣开始尝试着免费提供优质的新谷种给农户种,并约定以高于市场价的每担(100斤)170元进行保价回购。
“光靠更新品种肯定不行。“水稻种植要从‘量’向‘质’提升,增加附加值,水稻种植才有效益。”
从2013年起她又投资4500万元,新征60余亩土地,发展有机农业。经专家测土发现全州咸水等乡镇一带的土地富含硒,更加坚定了她带领广大贫困群众打造有机富硒米产业基地的信心。
图/全州之窗
如今,马玉荣打造的有机米品牌达到20多个,售价最高的有机米每斤超过15元,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不仅如此,马玉荣夫妇还种植生产红米、黑米,加工糙米,打造出各种颜色米混合的“七彩人生”大米品牌。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产销模式,全州县已有8个乡镇1.5万名群众种植富硒大米。
致富不忘乡亲 坚持回馈社会
马玉荣说:“政府的关心和支持让我获得成功,我应该想办法积极回馈社会。”马玉荣是这样说的,也一直是这样做的。
图/全州宣传
2012年赞助周边邻居硬化路面资金1万元,2014年赞助咸水政府硬化路面1.1万元,2015、2016年免费爱心赠送贫困户大米1万余斤,2016年赞助全州县老年协会1万元,2017年全州县“七一”特大洪灾中马玉荣捐赠现金2.25万元并为贫困户捐赠大米5000余斤……与此同时,马玉荣在公司用工等方面向贫困户倾斜,积极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使广大贫困户不离家即可获得务工收入,加快了他们脱贫致富的步伐。
马玉荣一直致力于帮扶贫困户,为脱贫攻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她也获得了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全区创业型科技特派员、全区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现如今又成为了全国脱贫攻坚奖的候选人之一。(文/桂林日报 胡逢超 图/网络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