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帝王师到“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谈谈诸葛亮在中国文化史上的象征
《三国志》介绍诸葛亮的祖上,是汉司隶校尉诸葛丰,诸葛丰是西汉人,距离诸葛亮已经比较遥远了,对我们了解诸葛亮,价值并不大。更直接的信息是,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做到泰山郡丞,郡丞是一个郡的二把手,级别应该是六百石官,比太守要低不少,但他和郡守一样,也是由朝廷任命的,其实也就是朝廷希望用郡丞牵制郡守的意思,所以这照例是一个很容易和一把手关系非常不好的二把手。诸葛亮的父亲去世得早,他的工作表现,我们其实一无所知。
诸葛亮哪里人
诸葛亮是徐州琅琊阳都县人。——今天一说徐州,容易想到江苏省的徐州市,一说琅琊,则会想到山东省的临沂,就会觉得是两个地方。实际上,当时琅琊是徐州下属的一个郡国。而《三国志》明确记载:曹操的父亲曹嵩被杀前,就住在琅琊,曹操的父亲被杀的地方,是诸葛亮的父亲曾经担任郡丞的泰山郡,而曹操第二次屠徐州,是屠杀了琅琊郡的。
有研究者推测,诸葛亮的叔叔诸葛玄,带着全家逃离徐州的时间,就在曹操第一次徐州屠杀和第二次徐州屠杀之间,相当合理。
然后,诸葛玄做了豫章郡守。这个史料中有矛盾的说法,有说这个豫章郡守,是袁术任命的,也有说是刘表任命的。
但看似矛盾的内容,往往是可以兼容的:豫章是今天江西南昌一带,诸葛玄南下到豫章,要经过袁术的地盘,所以他这个豫章郡守是袁术任命的,可能性比较大。后来诸葛玄遇到了两个问题:第一,袁术称帝,这个屎盆子谁都想躲得越远越好,诸葛玄和刘表有老交情,就转而依附刘表,刘表上表请求朝廷,任命诸葛玄做豫章太守,这样你这个袁术任命的伪职,就得到官方认可了。但是朝廷没有同意,另外任命了一个豫章刺史。于是又遇到第二个问题:这时孙策横扫江东,大批朝廷任命的江东官员往江西逃,所以豫章郡一时之间,代表朝廷的力量,还相当强势。诸葛玄把诸葛亮等下一辈,送到襄阳,自己留在豫章,但是被赶出了豫章郡治南昌,后来被杀了。
这之后,诸葛亮的处境应该是比较艰难。
升龙派与降龙派的五个分歧
于是,出现了诸葛亮生平的第一个争议点:诸葛亮的妻子,是黄承彦的女儿,据说长得不好看。
以下,每说到一个争议点,我都介绍两种极端的观点,当然,你可以想象,两个极端之间,会有很多种比较调和的、中庸的观点,那我就不一一介绍了。诸葛亮外号卧龙先生,支持诸葛亮的,我简称为升龙派;贬低诸葛亮的,我称之为降龙派。
升龙派认为:诸葛亮这么一个大帅哥,娶一个不好看的妻子,看重的是人家的才华,不在乎颜值。何况,诸葛亮的夫人长得不好看,是黄承彦自己说的,只是人家当爹的谦虚,传统中国人都谦虚,没有随口夸自己女儿貌比天仙的,也不见得真的不好看。
降龙派认为:诸葛亮看重的是黄家的家世。荆州的黄家,势力可大了,汉末三国时代,有名的姓黄的,大多数都是荆州人,比如蜀汉的大将黄忠、东吴的大将黄盖、荆州刘表手下的黄祖,家乡都在荆州。尤其是黄祖,有人怀疑,黄祖就是黄承彦。因为东汉文化人都是单名,黄承彦显然是字而不是名,而名和字的含义应该有关,名祖字承彦,那意思就是要继承祖先的优秀德行与才干,非常合理。但可惜,史料中对黄祖和黄承彦的记载都非常零碎,空白太大,所以这只能是猜想。
不管怎么说,黄承彦是襄阳名士蔡讽的女婿,蔡讽的另外一个女婿就是荆州牧刘表,蔡讽还有个儿子叫蔡瑁,总之,娶黄家的女儿,有利于诸葛亮进入荆州的名士圈子。
当然,这里也可以调和,就是两派人说的因素都存在,人做出一个选择,本来就是要考虑多方因素的。
然后,第二个争议点:诸葛亮和刘备有接触,谁先找谁的?
升龙派认为:当然是刘备去找诸葛亮的,诸葛亮的《出师表》写得很清楚,“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陈寿《三国志》也是这么写的,诸葛亮的朋友徐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刘备说,你带他一起来见我吧。徐庶说,这位得你去请。于是刘备就去找诸葛亮,去了三次,第三次才见到。
降龙派认为:是诸葛亮找刘备毛遂自荐的,诸葛亮预感到曹操大军快要南下了,刘表又指望不上,于是来找刘备,让他赶紧征兵,加强防御。
降龙派的依据,是两部北方人写的史书,《魏略》和《九州春秋》。他们认为,刘备当时名望很大了,不会去主动见一个年轻人。《出师表》和《三国志》的说法,是诸葛亮成为蜀汉重臣后,要美化自己的过去,我们知道,大人物美化自己的年轻时代,这事可太常见了。当然,升龙派绝不会同意这个说法,我家诸葛丞相高风亮节,是中国古代史上独一号的完人,岂是一般大人物可比的?当然是备备来找我家丞相的,你们引用的那些资料,是曹魏为了贬低我家丞相捏造的谣言。
再然后,第三个争议点:诸葛亮为什么会选择辅佐刘备呢?
升龙派认为:当然是我家丞相被备备的真诚所感动,而且,丞相是大汉忠臣,又以天下苍生为念。当时的军阀里,就是刘备有能力,有点皇室血脉,又不屠城,对老百姓最好。
降龙派认为:诸葛亮自己都说了,不选曹操,是曹魏那边人才太多;不选孙权,是因为孙权能用自己,但不能完全让自己施展才华,其实也是孙吴那边人才多,不如刘备这边发展空间大的意思。
这就类似于,年轻人愿意搏一把,选择加入一个创业团队而不去大公司上班,也是自然的想法。当然,升龙派认为,我家丞相客气两句,你怎么还当真了?
再然后,第四个争议点:诸葛亮和刘备讨论天下大势,于是有了《隆中对》。
先复习下《隆中对》的基本内容:第一步,让刘备先占有荆州和益州;第二步,让刘备联合孙权;第三步,找机会北伐。
升龙派认为:刘备一向没有大局观,诸葛亮的这一番规划,帮刘备开了眼了。后来刘备集团的发展,按照这个规划来的,就取得成功;不按照这个规划来,如关羽大意失荆州,就害得这个规划没有办法完全实现。
降龙派认为:《隆中对》很可能是后来捏造的一番对话,目的是抬高诸葛亮的重要性。而且,《隆中对》并没有那么神奇。
《隆中对》的基本思路,就是整合长江流域的资源,和中原地区对抗。这个想法,之前鲁肃就已经对孙权提出来过,甚至甘宁也独立提出来过,不是诸葛亮的专利。
《隆中对》的实施细节,则有问题:长江流域三个州,荆州和扬州关系非常紧密,益州和荆州之间,则只有狭长的通道,非常脆弱。所以,已经占据了江东也就是扬州的孙权对荆州是志在必得的,你占着荆州人家孙权是寝食难安的。既想跨有荆益,又想联吴抗曹,是自相矛盾的。而且正因为益州和荆州之间交通不便,两个州要想协同北伐,也是极难做到的,事实上后来就是没做到,才有了关羽之死。
再然后,第五个争议点:追随刘备后,一开始诸葛亮地位如何?
升龙派认为:当然是刘备开心得不得了,和诸葛亮“情好日密”,弄得关羽、张飞都不开心了。刘备说,我得到了孔明,如鱼得水啊,鱼水之欢懂不懂?希望你们别再说了。这都是陈寿的原文。
降龙派认为:别看这种文学性的形容。看官阶,诸葛亮没有一步登天;看大事件的决策与处理:刘备在很多问题上都没有听诸葛亮的,很多棘手的问题,也都是刘备自己解决的,再后来诸葛亮自己都说了,自己对刘备的影响力,不如法正。
诸葛亮的地位被越抬越高
三国历史就是这样:史料太少,空白太多,所以很多事是争不出结果来的;但史料又不是那么少,而且这些史料很动人,是可以投射足够多的感情的,所以争执很容易情绪化。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后世的诸葛亮故事,是在升龙派的延长线上编织出来的。大体就是,时代越往后,诸葛亮的地位就被抬得越高。
元代的三国故事,就已经想把诸葛亮描述为一个经天纬地的奇才了。不过我们说过多次了,元代平话和杂剧的作者,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诸葛亮作为一个高级文官,他的行政才能——注意,即使是降龙派,也是没法贬低诸葛亮的政治才能的——但这是这些民间艺人不大能理解的。
所以他们采用的办法,是直接把诸葛亮塑造为一个神仙。《三国志平话》对诸葛亮的介绍是,直接说“诸葛本是一神仙”,又说他“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挥剑成河”。诸葛亮总是自称“贫道”,《封神演义》里的神仙,也是这么自称的。
至于《隆中对》,不管历史学家怎么分析,民间艺人的态度就是,那个太复杂了,戏台下面的观众也听不懂啊,我照着历史讲就没饭吃了。所以有一出杂剧叫《博望烧屯》,讲的是:
刘关张三请诸葛亮,诸葛亮觉得刘备没前途,不肯出山。忽然赵云赶到,向刘备报知阿斗出世。诸葛亮在旁听见,认为刘备转运了,立刻答应下山。并分析天下大势:孙权有81郡,8+1=9;曹操有72郡,7+2=9,于是劝刘备取益州,因为益州54郡,好神奇,5+4=9诶。这才有隆中一对,未出茅庐,而定三分天下。
讲了历史三国和民间三国里的诸葛亮出场,那么,《三国演义》是怎么写的呢?
诸葛亮一出山就两场大胜?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的灵魂人物,《三国演义》写他,当然是下足了功夫。
首先,《三国演义》刘备在荆州的处境,比历史上惨得多。得到诸葛亮前和得到诸葛亮后,要形成鲜明对照才有效果。
《三国演义》写,刘备汝南战败后,对手下文武说:“你们都是大才,不幸跟了我刘备,我命不好,连累大家了。你们都走吧,另投明主去吧。”
这话,可以理解为刘备已经被曹操打得自信心完全崩溃了;也可以理解为刘备是在对手下用激将法,但不是败得特别惨,也不至于用这种激将的伎俩。
然后大家表忠心,孙乾出主意,可以投奔刘表。于是孙乾去刘表那里接洽此事,刘表身边蔡瑁当即表态,咱们砍了孙乾的头送给曹操吧。幸亏孙乾能言善辩,刘备才被刘表接纳了。
刘备在刘表这里,刘表对刘备还可以,但刘备的发挥空间,是没有的。刘表的蔡夫人,刘表的大舅子蔡瑁,对刘备真是各种陷害,总之,刘备的日子,憋屈难过得很。
这些叙述,当然历史上大多有依据,但《三国演义》把气氛渲染得十足。诸葛亮出山前刘备越惨,就越显得诸葛亮才是彻底改变刘备命运的人。
诸葛亮一出山辅佐刘备,《三国演义》就给他安排了两场大胜:一次是火烧博望坡,大败夏侯惇;一次是火烧新野县,击败的曹营将领,包括曹仁、曹洪、许褚等人。两把火,各干掉了曹操的十万大军。
按照历史,刘备汝南战败,到了荆州,这确实是刘备人生的一个低谷。不过官渡之战后半程,刘备就动了投奔刘表的心思了,所以撤退到荆州的过程,应该比《三国演义》要从容。
刘表对刘备有猜忌,但是也有支持,所以刘备能够北伐一直打到叶县。《三国演义》全部改没有了。
诸葛亮加入刘备阵营后,一开始也没有帮助刘备取得什么重要胜利。火烧博望是早年间刘备自己打的,算在诸葛亮的功劳簿上,是移花接木;火烧新野干脆不存在,是无中生有。
历史没有那么大起大落,情节就不那么好看,诸葛亮的形象也不够光辉。
司马徽推荐诸葛亮
其次,诸葛亮第一次亮相之前,《三国演义》层层铺垫,安排各色人物出场,从各个角度来渲染诸葛亮的了不起,传统上,这种手法叫背面敷粉,烘云托月。
按照史料,向刘备推荐诸葛亮的人,最主要的是司马徽和徐庶。
司马徽是颍川名士,到荆州来避难的,他是颍川司马氏,和司马懿的河内司马氏,不是一回事。
刘备曾经找司马徽做咨询,司马徽说:一般的儒生俗士,是不识时务的,不识时务是不理解时代潮流,看不懂当今社会变革的关键节点的,又说“识时务者在乎俊杰”,只有杰出人物,才能识时务,举例说,我们生活的这一带,有伏龙、凤雏,是识时务的。刘备问是谁啊,司马徽说:“诸葛孔明、庞士元也。”诸葛亮和庞统。
司马徽推荐诸葛亮,本来就是东汉察举制下,我给你推荐几个备选的人才的常规套路。起好听的外号,也是东汉人物品评时流行的风气,不是多么特殊的事情。
诸葛亮的朋友里,徐庶是出身相对卑微的,所谓“单家子”,就是人丁、势力单薄的人家的孩子。诸葛亮那些出身更好的朋友都没搭理刘备,但徐庶投奔刘备了。然后徐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并且强调,这是大才,必须你去找他,不能他来找你。
两份史料在这里了,就看《三国演义》怎么利用发挥的。
《三国演义》怎么写的?
先写蔡瑁要杀害刘备,刘备骑的卢马逃走,有了著名的马跃檀溪,到了对岸,脱险了,发现是个特别清幽的环境。遇到一个小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短笛,刘备感慨啊,我的生活,哪有这个小牧童快乐呢。小牧童突然不吹了,盯着刘备看:“将军莫非破黄巾刘玄德否?”认得刘备。
刘备当然很奇怪,你怎么认得我啊?小牧童说,我的老师,司马德操,也就是司马徽,和我说起过你,你那大耳朵,还有你双手过膝,长得跟长臂猿似的,这体貌特征太突出了,所以我认得你。
于是刘备就跟着小牧童去见了司马徽。这一段你细看原文,刘备和小牧童的对话,和司马徽的对话,可以说句句有哏,《三国演义》把裴松之注释里各种零散史料,都穿插到对话里来了。也可以说,裴松之注本来是一堆乐高配件,《三国演义》给搭出个造型了。
刘备和司马徽聊着,司马徽说,你混得这么惨,是因为身边没有人才啊。刘备不服,说我文有孙乾、糜竺、简雍,武有关张赵云,怎么说没有人才呢?司马徽说:“关、张、赵云乃万人敌,惜无善用之之人。若孙乾、糜竺辈,乃白面书生,非经纶济世之才也。”
铺垫到这份上,刘备问,到底谁是天下奇才,司马徽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比起史料原文,第一,增加了“两人得一,可安天下”,把原来的一般性夸奖,变成最高规格的礼赞;第二,史料里接下来就交待了伏龙是诸葛亮,凤雏是庞统,《三国演义》把谜底扣着,伏龙凤雏到底是谁,司马徽不说了。
徐庶推荐诸葛亮
然后,《三国演义》还让刘备半夜听到司马徽和一个神秘来客聊天。神秘来客说,刘表不是英雄,司马徽说,这里就有英雄啊,你可以去投奔啊。这是让刘备猜疑:这是伏龙凤雏之一吗?结果不是,这位是徐庶。
就是说,徐庶这个人物,显然是用来衬托诸葛亮的,为了让诸葛亮光彩照人,首先要把徐庶抬高。就好像婚礼上,新郎样貌本身一般,伴郎就找个长得低调一点的,新郎本来是盛世美颜,伴郎当然也就越帅越好。
于是,《三国演义》也许是误读原文,也许是故意玩哏,让徐庶这个“单家子”,改名单福,投奔了刘备,帮助刘备打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胜仗,大破八门金锁阵,攻克了樊城。
这里犯了一个地理错误。这个故事我是打小听熟了的,所以自然就形成了一个印象:襄阳往北,是新野县,刘备从新野进攻取了曹操的樊城,樊城自然又在新野的北面。
所以1990年代,还是中学生的我第一次去襄阳,那会儿还叫襄樊,整个人就懵了。汉江穿城而过,江南是襄阳,江北是樊城,襄阳、樊城之间就一衣带水,那新野没地儿搁了!
这就是,《三国演义》注意到刘备在荆州的时候,先在新野,后在樊城,虚构徐庶帮助刘备取得的这场胜利的时候,就设计了刘备攻克樊城的战果。但是《三国演义》没注意到樊城和襄阳如此之近,一直都是刘表的地盘,这也导致后面《三国演义》会忽略历史中的一段隐藏冲突。这里先按下不表。反正,徐庶帮助刘备取得了重大胜利,刘备幸福得不行,体验了一把“这就是有军师的感觉吗”!
然后,这事引起了曹操的高度关注,曹操的谋士程昱知道徐庶的根底,于是设下了绑架徐庶的母亲,写信诓徐庶来许昌的毒计。这条计策的厉害,就是你识破了,也没法破,你妈在人家手里。徐庶是孝子,就离开刘备,去曹操那里,但是向刘备承诺,自己终身不给曹操献一计,留下一个“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典故。
《三国演义》写这段的时候,满脑子都是《西厢记》。刘备送徐庶上路,是照着《西厢记》里崔莺莺送张生去赶考的状态写的。刘备对徐庶说,我们分浅缘薄,将来你到了新主人那里,好好成就功名,是“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刘备看着徐庶远去,一片树林挡住了刘备的视线,刘备愤怒,说给我把树都砍了,也是化用崔莺莺的词儿:“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当然,现在《三国演义》肯定比《西厢记》影响大,这是山寨盖过了原版。
然后,《三国演义》写徐庶已经走了,突然拨马回来,对刘备说,我忘了和你说件事。——古代批《三国演义》的人都看出来了,其实不是忘了,而是一定要这么说,才够隆重,才能让刘备绝不会等闲视之。
徐庶说,襄阳城外二十里的隆中,有一个真正的奇才。我和人家比,就好像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这个人自比管仲、乐毅,我觉得他低调了,他应该好比周朝的姜尚姜太公,汉朝的张良张子房,这位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自号卧龙先生。
从司马徽说到伏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勾起刘备的期待也勾起读者的期待,到这里出诸葛亮的名字,整整两回的篇幅。
回到历史:徐庶推荐诸葛亮,是他在刘备手下的时候的事;然后诸葛亮出山,和徐庶在刘备手下共事过一段时间。再后来曹操杀过来了,当阳长坂坡,刘备大败,徐庶的母亲做了曹操的俘虏,在刘备最困难的时候,徐庶对刘备说,我不能失去母亲,心乱了,不能为您效力了。于是就投曹操去了。后来在曹魏,徐庶官运一般,诸葛亮听说了还感叹了一下,说北边人才真多啊,徐庶这样的大才,竟然也得不到重用。也就是不是徐庶不给曹魏献计献策,而是人家确实对他不是特别重视。
如此说来,《三国演义》里的徐庶比历史原型可真是出色太多了,当然,塑造一个出色的徐庶,还是为了用他衬托诸葛亮。
《三国演义》讲到这里,刘备才终于知道了诸葛亮的名字。那么刘备究竟是怎样请诸葛亮出山的呢?
这才是剧情的重中之重。
三顾茅庐的塑造
诸葛亮在隆中,隆中在哪里?本来是不该有什么争议的。诸葛亮家在南阳郡的邓县,所以诸葛亮自称“躬耕于南阳”。邓县在南阳郡和南郡交界的地方,襄阳也在南阳郡和南郡交界的地方,所以虽然分属两个郡,但距离只有二十里。今天行政区划变化,隆中就属于襄阳了。刘备在荆州,本来在新野,后来改驻扎在樊城,樊城距离邓县的隆中就很近了,多次跑过去,也不是很麻烦。
按诸葛亮《出师表》的说法,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可以理解为,刘备多次到诸葛亮家,每次都见到了,聊得很深入,于是诸葛亮很感动,决定从此就保刘备了。我是觉得这个理解,更加符合人情世故,可能更接近历史事实。
但《三国志·诸葛亮传》写,刘备找诸葛亮,第三次才见到。但这三次刘备是怎么去找诸葛亮的,《三国志》没有多话,“凡三往,乃见”,就五个字。《三国演义》就要变戏法,一步步设置障碍,营造悬念,还要让诸葛亮的亲友团次第亮相,从不同角度烘托诸葛亮的智慧与境界。
刘备第一次去隆中,肯定是不能让他见着诸葛亮的,但是也不能就说他白跑了一趟,写什么呢?
首先当然是环境,特别高雅清幽,选择生活在这样环境里的人,自然境界高人一等。传统观念里,归隐和修仙是相通的,民间三国里,诸葛亮早就是神仙了,《三国演义》虽然把诸葛亮重新变成人,但仍然保留了很多仙气。
然后写了三个/组人物:
第一是卧龙岗的农夫,唱着这样的歌:“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这首歌,是对人世间的争权夺利纷纷扰扰一种淡淡的讥讽,渲染隐居生活的美好。卧龙岗的农夫都有这样的境界,卧龙先生可想而知。
第二是诸葛亮家的童儿。刘备上门自我介绍:“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先生。”自我介绍,把自己最重要的头衔都报全了,刘备倒也不是炫耀,而是把这次拜访,看作正式场合的交际,头衔报全了表示尊重。童儿说:“我记不得许多名字。”刘备立刻意识到自己俗了,在隐士面前太正式就是俗,赶紧改口:“你只说刘备来访。”
第三是刘备返程途中,遇到了一个人,刘备误认作是诸葛亮。一打招呼,才知道这位是诸葛亮的朋友博陵崔州平。聊了一会儿,崔州平觉得天下大势已经不可挽回,他自己是不会出山帮刘备的,也觉得孔明没必要出山帮刘备,白费力气罢了。
注意,州平显然是字不是名,他的姓名是崔均。崔州平的家世有多好呢?他的父亲崔烈,汉灵帝时代曾经做过司徒、太尉,虽然是花五百万钱买的,不过要注意,曹操的爸爸买同样的官,花了一亿钱,是崔家二十倍的价格。这就是博陵崔氏这种世家,比曹家这种宦官之后的优势。
崔州平最终也没有像诸葛亮这样选择追随刘备,等到曹操来了,他就到曹操那边做官了,后来做到西河太守。诸葛亮的其他亲戚、朋友,《三国演义》后面也要出场的,什么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当然还有徐庶,后来都是到曹操那边做官的,官都还做得不小。这些人暂时过隐士生活,其实就是既瞧不上刘表,也瞧不上刘备,在等待北方统一好回去。但《三国演义》把他们全部写成真隐士:一来拉升诸葛亮的格调;二来也是制造悬念,别说刘备还没见到诸葛亮,刘备就是见到诸葛亮了,诸葛亮这么乐意当隐士,能愿意出山吗?
刘备第二次去拜访诸葛亮,是一个大雪天。
一来,增加拜访的难度;二来,白茫茫的一片雪景,比起上次来满目青翠的景象,自然大不相同,三次拜访,要有不同的画面之美。
这次,仍然没有见到诸葛亮,但是见到了诸葛亮更多的朋友,还有诸葛亮的弟弟,诸葛亮的岳父,对诸葛亮的理解,自然更深了一层。
而关羽、张飞开始反对刘备的选择了。史料当中有刘备重视诸葛亮,关羽、张飞不开心的记载,那就要用起来。《三国演义》最大的本事,就是把史料中干巴巴的记叙,给变出细节来。当然,关羽、张飞的反对越激烈,就越显得刘备求贤的心理越虔诚。
这一顾,有一段诸葛亮的两个朋友唱歌的情节:
将近茅庐,忽闻路傍酒店中有人作歌。玄德立马听之。其歌曰:“壮士功名尚未成,呜呼久不遇阳春。君不见东海老叟辞荆蓁,后车遂与文王亲。八百诸侯不期会,白鱼入舟涉孟津。牧野一战血流杵,鹰扬伟烈冠武臣。又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楫芒砀隆准公。高谈王霸惊人耳,辍洗延坐钦英风。东下齐城七十二,天下无人能继踪。二人非际圣天子,至今谁肯论英雄?”
歌罢,又有一人击桌而歌,其歌曰:“吾皇提剑清寰海,创业垂基四百载。桓灵季业火德衰,奸臣贼子调鼎鼐。青蛇飞下御座傍,又见妖虹降玉堂。群盗四方如蚁聚,奸雄百辈皆鹰扬。吾侪长啸空拍手,闷来村店饮村酒。独善其身尽日安,何须千古名不朽!”
一个唱的是姜子牙和郦食其,意思是如果有君主能像周文王尊重姜子牙,刘邦尊重郦食其那样用我,我是愿意出山的;一个唱的是天下那么乱,我就瞎看看,过点安逸的日子就很好了,名垂千古也没什么意思。
两支歌立意相反,可以认为,也是表现了诸葛亮的心里,同时有这两种想法,自己也难以决断。
第三顾,刘备终于见到了诸葛亮,但延宕的技巧,仍然用足。《三国演义》设计了诸葛亮正在午觉,刘备不忍心叫醒他,在台阶下站立等候的情节。
诸葛亮终于醒来,和刘备谈话。铺垫了这么久,诸葛亮第一次亮相,不能雷声大雨点小,《三国演义》的办法,就是照搬了史书里《隆中对》的原文,彰显诸葛亮见识非凡。前面说过,关于《隆中对》有一些争议,但小说读者对《隆中对》的见识,基本是高度认同,欢喜赞叹的。
诸葛亮在中国文化史上象征着什么?
总结一下,《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这个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甚至中国文化史上,究竟代表着什么?
习惯上的说法,《三国演义》里有三绝,曹操奸绝,关羽义绝,诸葛亮智绝,或者说,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
说实话,对今天的读者来说,《三国演义》里的大多数计谋,写得并不高明,往往就是故弄玄虚,占小便宜,重复得也很严重。有位朋友说了一句损话:《三国演义》并不会让人变得奸诈,只会让蠢人自以为变得奸诈。
但是,诸葛亮还是儒家理想的化身。这个层面,历史人物诸葛亮到底是什么人,可以有争议,但《三国演义》里的文学人物诸葛亮,形象是清楚的。
第一,儒家有帝王师情结。
一个杰出的知识分子,和君主是什么关系?不仅是君臣关系,也是师生关系。知识分子是老师,君主是学生,你要听我的。
所以,必须你君主来找我,不能我去找你。这叫“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闻来学,未闻往教也”。儒家对教学活动的理解:教师是被动的,学生不懂,你来问我,你不问,那你就一直不懂吧。“凡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大有作为的君主,一定有些人,他是只能拜见,不能召见的。所以,必须要刘备来请诸葛亮,不能是诸葛亮投奔刘备。
还有,《三国演义》往后看,许多情节都是诸葛亮怎么说,刘备怎么听,就是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刘备为什么是个好君主?就在于他对诸葛亮言听计从。荀子称道齐桓公“有天下之大节”,理由就是他完全信任管仲。《三国演义》几乎把刘备写成了诸葛亮手里的提线木偶,这不是历史事实,是儒家知识分子的理想,无法付诸实践,只好付诸文学。
第二,儒家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
有些事情,知道做不成,但既然你内心坚信这是对的,那就还是要坚持去做。
诸葛亮辅佐刘备,仍然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三国演义》一直在强调这一点。
刘备三顾茅庐之前,司马徽又向刘备推荐了一次诸葛亮,推荐完了,说了句:“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对诸葛亮来说,没有比刘备更好的君主了,但是汉朝是注定要亡了,诸葛亮再有本事,也一定会失败,这是没办法的事,可惜啊。这句话,直接通到后面星落秋风五丈原,诸葛亮病故。
后面崔州平和刘备的对话,也还是这个意思,你请孔明出山,请动了,也不过是“徒费心力耳”,没有用的。
既然一定会失败,为什么还要做呢?
因为有亡国,有亡天下。古代的国,含义和今天不同,改朝换代,是亡国;仁义礼智信这些儒家心目中最基本的人伦,这个要是丢了,是亡天下。
面对无法战胜的黑暗势力,不可抗拒的时代洪流,抵抗了,失败了,那是亡国了,但是天下不亡,因为奋勇抗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可以激励世世代代的无数的后来人;知道抵抗不了,就缴械投降,同流合污,那就不但亡国,而且亡天下。
所以虽然知其不可为,但是还是一定要有为。
这个精神,在诸葛亮身上,得到完美的体现。
第三,儒生心里,还始终装着一个归隐田园的梦。
既想当官,又想归隐,这可以叫作儒道互补。但也可以说,儒家本身就有道的成分。先秦最伟大的三个儒,孔子孟子荀子,人生的最后阶段,都是归隐。
《论语》里特别有名的一章,叫《侍坐章》。孔子问学生,你们都谈谈人生理想吧。结果学生有说我能发展国防的,有说我能繁荣经济的,还有说我能搞好各种礼仪活动的。只有一个叫曾点的说,我的理想就是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青少年,一起春游,享受生活。结果孔子说:“吾与点也。”我就赞成曾点的话,这不就是一种超越功名利禄的田园生活的状态吗?
诸葛亮原来过的田园生活,追随刘备出山后,心里也始终装着这种生活。所以他离开卧龙岗时,嘱付自己的弟弟:我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容不出山。你在家耕作,千万不要荒芜田亩。待我功成之日,我还要回来的呀。后文,还会多次提及诸葛亮的这个梦想。
心里留着这么一个梦,在权力和利益的诱惑面前,才能沉得住气,不至于失去底线,才能公平公正地使用权力,而不是弄权。这也就是所谓“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毛宗岗说,只有极闲极冷之人,才做得了极忙极热之事。——当然,前提是当官就好好当官,归隐就好好归隐,若是以归隐的状态当官,拿当官的收益归隐,那是缺大德了。
塑造这个代表儒家理想的诸葛亮,《三国演义》当然不能说没有败笔,但总体上还是成功的。
?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刘勃
责编 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