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全程

从万里茶道视角谈旅蒙商文化人格的现实意义

Sam 0

从万里茶道视角谈旅蒙商文化人格的现实意义

作者/孙树恒

近期研读著名作家邓九刚老师的《茶叶之路——欧亚商道兴衰三百年》,不仅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和文化,更促进了中蒙俄三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邓九刚老师通过这部作品,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位具有国际视野和文化担当的作家的风采。让旅蒙商这支独特的群体,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与此相呼应,对万里茶道旅蒙商的视角,文化人格也在这一过程中被唤醒,展现出独有的价值和现实意义。茶叶之路不仅仅是国际商业贸易大通道,更是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不仅实现了贸易的持续增长,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形成独特的文化人格。

文化人格,顾名思义,是指人性在特定文化背景下,通过个体的行为、思维、情感等方面所展现出来的独特面貌。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家庭、社会、教育等多种文化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文化人格不仅体现了个体的文化素养、文化技能和文化知识,更反映了其深层次的文化品位和文化价值观。

旅蒙商文化人格是清朝时期一个独特而复杂的商业文化现象,它融合了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的精髓,塑造出了一群具有鲜明个性和独特精神风貌的商人群体。以下是对旅蒙商文化人格的几个方面的归纳:

一是坚韧不拔的毅力。旅蒙商,这群以驼运为生的勇士,他们的足迹遍布草原与荒漠,连接着南方与蒙古草原乃至俄罗斯的商贸之路。在万里茶道上,他们不仅是货物的搬运者,更是坚韧不拔精神的传承者。面对自然的严酷与人为的挑战,他们始终保持着不屈不挠的毅力,用汗水和智慧书写着商业传奇。离乡背井,别妻离子,这些牺牲与付出,成为了他们心中最深沉的牵挂。但正是这份对家庭的责任感,驱使着他们不断前行,用经商的成就来回馈家人与社会。他们的努力,不仅为自己赢得了财富与尊重,更为社会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旅蒙商的智慧与决心,在经营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他们经营的商品种类繁多,从茶叶、瓷器到丝绸等,无一不渗透着他们的心血与汗水。这些商品通过他们的手,跨越千山万水,输送到广袤的土地上,为无数人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与改善。邓九刚老师采访了许多旅蒙商人和驼夫,从他们身上洋溢着伟岸、高拔的特殊气度,有一种压迫人震慑人的力量。老人们把海拔1800米高的大青山看作归化城的门槛儿,商人、驼夫在一起聊天,如果有谁连库伦(现今蒙古国乌兰巴托)或者乌里雅苏台都没去过的话,被认为是最没见过世面的人,就会被人瞧不起的。他便只配竖着耳朵听别人讲话,而没有发言的资格。在茶馆在街肆在凡有人群的地方,人们聊谈的话题动辄就是距离归化千里之外的汉口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瞧不起我,瞧不起现代人,包括他们自己的后代。瞧不起汽车,说到驼队的时候那压抑不住的骄傲的样子。

二是诚信为本的价值观。在万里茶道上,诚信是大盛魁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他们始终恪守诚信原则,遵守商业道德,以诚信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支持。会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时间、地点和数量交付货物,绝不会出现欺诈行为。这种诚信为本的价值观不仅促进了万里茶道的贸易繁荣,也为后人树立了诚信经营的典范。旅蒙商人与盟旗王爷和牧民之间的关系,是清朝时期蒙古地区经济社会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关系既复杂又深刻,涉及经济、社会乃至文化等多个层面。特别是借贷关系。旅蒙商人通过向王爷提供贷款或物资,以获取草原上的牲畜、皮毛等商品,进而转售到内地或更远的地方以获取利润。首先借贷关系,这种借贷关系不仅满足了王爷们对资金和物资的需求,也促进了旅蒙商人的商业活动。其次 政治依附关系?在清朝时期,王爷作为蒙古地区的统治者,拥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和权力。旅蒙商人为了在草原上顺利开展商业活动,往往需要得到王爷们的支持和保护。因此,他们往往会通过向王爷们赠送礼品、提供服务等方式,来建立和维护与王爷们的良好关系。这种政治依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旅蒙商人在草原上的安全和利益。至于与牧民的关系,旅蒙商人与牧民之间的商贸往来是草原上最为常见的经济活动之一。牧民们以牲畜、皮毛等商品与旅蒙商人交换茶叶、布匹、铁器等生活必需品。这种交换不仅满足了牧民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也促进了草原上商品经济的发展。在交易过程中,旅蒙商人通常会采用赊销的方式,即先向牧民提供商品,待牧民将牲畜等商品准备好后再进行结算。这种交易方式既方便了牧民,也降低了旅蒙商人的运输成本。在长期的商贸往来中,旅蒙商人与牧民之间建立了一种基于诚信和约定的关系。尽管双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冲突和矛盾,但他们都能够遵守交易规则和道德准则,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这种诚信与约定的关系不仅体现在商贸活动中,也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牧民们会为了等待旅蒙商人归来收账而留人守候在交易地点;而旅蒙商人也会在保证自身利益的同时,尽量照顾到牧民的利益和感受。

三是促进民族交融的使者。那些旅蒙商,他们在自己还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乡,甭管他是山西人、河北人还是北京人、大津人。做三条舌头的商人是每个旅蒙商的基本功。跟他们聊天,说着说着当对话的速度加快的时候,老人突然改用蒙语讲了起来。他们自小离家,远离了熟悉的汉语环境,却在草原上找到了新的归属,蒙语成为了他们更为熟练和自然的语言。这种转变,不仅仅是语言上的,更是心灵上的。从少年到暮年,他们的人生轨迹与这片北方广袤的地域紧密相连。草原上的风霜雨雪、辛酸苦辣,都成为了他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大碗喝酒、大块吃肉,骑马骑骆驼,这些草原上的生活方式,早已融入了他们的血液之中。在漫长的岁月里,他们与当地人共同经历了无数个日夜,喝奶茶、讲蒙语和俄语,这些日常的交流让他们逐渐适应了这里的气候和人们的心理与思维方式。虽然他们与当地人之间仍保持着一定的心理距离,但这种距离却远比与故乡人的距离要小得多。对于故乡,那个遥远的村落,或许已经在他们的记忆中渐渐模糊。但那份对家乡的思念与眷恋,却如同草原上的风,永远吹拂在他们的心间。他们的故事,是草原与中原文化交融的见证,也是人类迁徙与生存智慧的体现。

四是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旅蒙商作为清代及至民国时期在蒙古地区从事商贸活动的重要商人群体,其人才体系虽然未形成现代意义上的系统化管理,但也在长期的商贸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人才培养、选拔和激励机制。?旅蒙商中许多商人通过师徒制度来培养新人。老一代商人会将自己的商业经验、市场洞察力和贸易技巧传授给年轻徒弟,使他们在实践中逐步成长。:旅蒙商人注重在实践中培养人才。年轻的商人会被派往草原、边关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和商贸活动,通过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来积累经验和提升能力。虽然旅蒙商主要以商贸活动为主,但他们也重视文化教育。一些商人会资助子弟读书识字,甚至培养他们学习蒙古语和俄语等外语,以便更好地与当地人交流和开展业务。旅蒙商在选拔人才时,注重候选人的实际能力和商业素养。他们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具有市场洞察力、谈判技巧和商业头脑的人才。在旅蒙商中,经验是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那些在长期商贸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和良好口碑的商人,往往更容易得到重用和提升。由于旅蒙商中许多家族世代从事商贸活动,因此家族传承也是人才选拔的一种方式。一些商人会将自己的子女或亲属培养为接班人,以确保商号的持续经营和发展。大盛魁的激励机制成为持续经营二百七十年的根本,大盛魁采用股份制经营方式,实行了顶身股制度,即允许商号中的优秀员工或关键人物以人力入股的方式参与分红。这种制度不仅激励了员工们的积极性和忠诚度,也促进了商号的稳定和发展。

五是开拓创新的精神。旅蒙商人不仅具有坚韧与耐劳的品质,还具备开拓与创新的精神。他们敢于突破传统束缚、勇于尝试新事物,不断开辟新的商业领域和贸易路线。在长期的商业实践中,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商业模式和经营策略。这种开拓与创新的精神,使得旅蒙商人在商业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如大盛魁创立了多种形式的股份制,包括“财神股”(公积金雏形)、“人力股”(为商号出了力的员工的奖励股“顶身股”)、“财股”(给三位创始人入股的“永远身股”)以及独特的“狗股”(给建立奇功的狗入股)。这种多样化的股份制形式,不仅体现了大盛魁对于股份制度的创新,也展示了其对于员工和合作伙伴的激励机制。大盛魁不仅从事传统的商贸活动,还广泛开展了金融商业。他们广开票号,从事存贷款、汇兑等金融业务,银号林立神州,钱庄遍布蒙俄。这种金融商业的开展,不仅为大盛魁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也促进了当时金融市场的繁荣。

邓九刚老师以一个旅蒙商人的后代身份,在十余年间探寻他们的小路上苦苦跋涉。正如他在《茶叶之路——欧亚商道兴衰三百年》所描述的,旅蒙商,他们承载着时代的沉重与复杂。

一是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他们仿佛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成为了灰色人群中的特殊符号。他们的形象被“剥削”与“欺诈”的阴影所笼罩,脸上似乎永远涂画着世人不解与偏见的丑陋脸谱。二是荣耀与功劳似乎与他们无缘,而罪恶与丑恶的指责却如影随形。政治的污水都可能无情地泼洒在他们身上,让他们在社会的边缘苦苦挣扎。那是一个理智被情感肆意践踏的时代,人们往往被情绪所左右,而忽略了这些旅蒙商背后的故事与付出。在地方志书上,他们的形象模糊而扭曲,难以还原其真实的面貌。而在史书上,关于他们的记载更是寥寥无几,仿佛他们从未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过痕迹。这使得他们难以进入正统史学家的视野,成为了被遗忘的角落。孤立地看待问题往往会导致片面的理解和认知偏差。某些人可能基于自身的偏见,随意为旅蒙商人的活动贴上标签,甚至人为地割裂了他们与当时历史环境的联系。这种做法不仅无法揭示历史的真相,反而可能加剧认识上的混乱。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史料的缺乏确实会给历史研究带来挑战。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因此放弃对历史的探索和理解。相反,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地搜集、整理和分析史料,尽可能地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记得那是80年代中期的一个上午,邓九刚老师有一次访问一位老旅蒙商人,老人不愿意谈起过去的事情。因为在文化大革命中他的家曾被多次抄过,人更是被斗被打几乎把性命丢掉。从文化大革命向上推一直到五十年代初,只是因为他的旅蒙商人的身份备受歧视,连子女跟着都受到很大的影响。"像这样的遭遇我经历的很不少了"。有一次邓九刚老师寻到了大盛魁大掌柜段履庄的后人,段是大盛魁历史上名气最大的一位大掌柜,他热心社会活动,广交朋友乐善好施出手大方为人豪放豁达;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的时候,他曾经作为北洋政府的特聘顾问参与了对蒙谈判。段是一位著名的爱国人士,吃过日本人的老虎凳、喝过辣椒水,最终被日本人折磨而死。他的后人都不知道还是听邓九刚老师说的。

二是对于旅蒙商人与恰克图贸易的关系,我们应该将其置于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考察。旅蒙商人的活动不仅仅局限于与俄国人的贸易往来,他们还在更广泛的领域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二者割裂开来,而应该看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

三是关于他们的人数、活动范围以及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我们知之甚少。这些宝贵的信息大多散落在民间传说中,等待着有心人的挖掘与整理。旅蒙商们就像是一群流浪的灵魂,在历史的天空中四处飘移,却始终找不到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皈依之地。

然而,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个体,却在长达两个半世纪的商业活动中,为历史的发展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的故事或许鲜为人知,但他们的存在却是那个时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我们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重新审视这段历史,去倾听那些被遗忘的声音,去探寻那些隐藏在历史尘埃中的真相。

在万里茶道背景下,发掘旅蒙商的文化人格,不仅是对历史的一种回顾与致敬,更是对当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现实行动。其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旅蒙商作为历史上汉族与蒙古族、俄罗斯等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的使者,其文化人格中蕴含着深厚的多民族融合精神。发掘旅蒙商文化人格,有助于进一步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理解,增强民族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是传承商业精神与伦理。旅蒙商以“诚信”为本,视信誉为生命。发掘旅蒙商文化人格,有助于传承和弘扬这种诚信经营的商业精神,为当代商业社会树立道德标杆。发掘旅蒙商文化人格,可以激励当代商人和企业家不断追求卓越,勇于创新,推动商业社会的持续进步。

三是积极推动向北开放桥头堡作用。旅蒙商在蒙古地区和俄罗斯的商贸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这些经验对于当代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发掘旅蒙商文化人格,积极推动向北开放桥头堡作用,有助于从中汲取历史智慧,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动力。

?产业融合发展?: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和人们对文化体验需求的增加,发掘旅蒙商文化人格还可以促进文化与旅游、商贸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是提升文化自信与认同。发掘旅蒙商文化人格,有助于提升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信心,让人们在全球化浪潮中更加坚定地守护和传承自己的文化根脉。通过发掘旅蒙商文化人格,可以增强人们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文化认同的形成和巩固。

综上所述,发掘旅蒙商的文化人格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与致敬,更是对当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有力推动。它有助于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传承商业精神与伦理、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以及提升文化自信与认同。

(作者档案:孙树恒,笔名恒心永在,内蒙古奈曼旗人。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诗词学会会员,西部散文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茶叶之路研究会副秘书长,内蒙古通俗文艺研究会副秘书长,内蒙古诗书画研究会高级研究员兼副秘书长)

隔音降噪门窗

隔音降噪门窗品牌

断桥铝门窗品牌

铝合金门窗品牌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