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处暑|身体最怕这五件事
处暑之后,气温逐渐下降
暑气开始减退
随之而来的就是天高云淡的金秋时节了
李佃贵
国医大师
河北省中医院名誉院长
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
处暑养生要点抢先看
【国医大师独家养生秘方】
长伸懒腰解秋乏,睡好午觉精神佳。
宜:
【吃】宜多食用银耳、百合、莲子、海带、芹菜、菠菜等清热安神的食物,多食用梨、冰糖、鸭子等滋阴润燥的食物。
【起居】夜寝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注意胃部保暖,保护身体阳气。
忌:
【吃】少吃或不吃辛辣煎炸食物以免加重秋燥,同时要少吃油腻的肉食。
【起居】忌睡得少、腹部受寒、开窗少、乱贴秋膘、过量运动。
处暑时节
处暑后
身体最怕这五件事
1
怕睡得少
暑后入秋,燥热耗气伤阴,容易让人因气虚而出现四肢无力、神疲懒言。
因此,处暑就该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尽量争取每天多睡一个小时,提前进入防秋乏的“备战”状态。
2
怕腹部受寒
肚脐部位的表皮最薄,寒气最容易穿透弥散。初秋虽然不冷,但昼夜温差开始变大。
建议:夜寝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注意胃部保暖,保护身体阳气。
3
怕开窗少
初秋气温已经转凉,这时候应该确保室内通风,白天只要室内温度不高就不宜开空调。
建议:尽量开窗使空气流动,让秋风涤荡暑期热潮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
4
怕乱贴秋膘
进入初秋,夏天里比较差的食欲逐渐好转,开始主动或被动地贴秋膘,以便为应对秋冬的寒冷储存能量。
但是,处暑节气时人的胃肠功能较弱,食用太多肉类等高蛋白食品会加重肠胃负担,影响胃肠功能。
5
怕过量运动
初秋后天气转凉,空调房宅了一个夏天,忍不住跑出去运动。适量运动本是好事,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
但如果过量运动,尤其是剧烈运动,是伤身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天本该收敛阳气了,过量运动却会消耗阳气。
早睡一小时
多伸懒腰解乏
秋意渐浓,自然界阳气渐收渐降,人体顺应自然规律,常感睡意连绵,即为“秋乏”。缓解“秋乏”,要保证充足睡眠,早睡早起。
平时多伸懒腰,也有解秋乏的效果。伸懒腰能适当增加对心肺的挤压,促进心脏泵血,增加全身的供氧。
处暑可适当选择慢跑、爬山、散步、太极拳等运动,可以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排泄多余的水分,达到清热除湿的目的。
处暑养生这样吃
1
多吃清热安神食物 少辛多鲜
处暑之后宜多食用清热安神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海带、芹菜、菠菜,多吃梨、冰糖、鸭子等滋阴润燥食物,少吃或不吃辛辣煎炸食物以免加重秋燥。
饮食应保持清淡,要消除疲劳,应少吃油腻的肉食,多吃新鲜果蔬,特别是西红柿、茄子、土豆、葡萄、梨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多吃深色蔬菜尤其是绿叶菜和橙黄色蔬菜。在夏天,为了祛暑降温,人们所吃的果蔬一般以瓜类为主,然而这类果蔬中的胡萝卜素含量较低,容易导致皮肤的抵抗力降低。橙黄色蔬菜和绿叶菜中富含胡萝卜素,比如胡萝卜、菠菜、芥蓝、西兰花、小白菜等,秋季应该多吃。
2
常吃养胃食物
秋季消化道疾病高发,频繁吃肥甘厚味的食物会给脆弱的肠胃“雪上加霜”。
不妨多吃些养胃食物,比如南瓜、小米、圆白菜、木瓜等。
酸奶、豆豉等发酵食物营养丰富且易消化,同样适合此时食用。
3
用薯类代替部分精白米面
薯类食物富含B族维生素和钾、镁等矿物质,膳食纤维也较丰富,且有研究表明,它们作为主食有利于预防高血压等慢性病。
秋季是薯类出产旺季,可用山药、芋头、土豆、红薯等替代精白米面。
4
每天吃一小把坚果
俗话说“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秋季也是食用花生、核桃、榛子、杏仁等坚果的好时候。常吃能获取维生素E和多种微量元素,呵护心脏健康,润肺润肠。
但入秋后气候日益干燥,吃多了炒干的坚果嗓子会不舒服,建议选择原味生食、五香煮或微烤的口味。
处暑养生指南
1.处暑后身体最怕这五件事:怕睡得少、怕腹部受寒、怕开窗少、怕乱贴秋膘、怕过量运动。
2.早睡一小时,多伸懒腰解乏。
3.处暑养生这样吃:
多吃清热安神食物:比如银耳、百合、莲子、海带、芹菜、梨、鸭子等滋阴润燥食物。
常吃养胃食物:比如南瓜、小米、圆白菜、木瓜等。
用薯类代替部分精白米面:可用山药、芋头、土豆、红薯等替代精白米面。
每天吃一小把坚果:秋季是食用花生、核桃、榛子、杏仁等坚果的好时候。
来源: CCTV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