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处暑|袅袅秋风起 “丰”景入画来
8月22日22时55分将迎来处暑节气
“三伏”将尽 凉爽也快来了
秋色开始弥漫 满眼丰收美景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
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
处暑的到来,标志着炎热天气到了尾声,但处暑过后仍可能会有持续高温,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之后,人们常说的“秋老虎”一般就发生在处暑前后。
处暑·三候
壹
一候“鹰乃祭鸟”
到了初秋,鹰开始捕猎鸟类,但鹰捕获猎物之后,不是马上就吃,而是码放在一边,就像在祭祀一样。
贰
二候“天地始肃”
随着处暑节气的深入,气温逐渐下降,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
叁
三候“禾乃登”
“禾”在这里指的是黍、稷、稻、粱等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农作物开始逐渐成熟,进入了收获的季节。
处暑·乐事
望秋水
处暑秋色,“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秋光清浅,秋水澄澈,水天一色,让人情动于中,忍不住思念起远方的人。“盈盈醉眼横秋水,淡淡蛾眉抹远山”,当你望着一池秋水,秋水也如一汪明眸,凝视你浅浅的心事。
听秋雨
暑气渐退,秋雨带着渴望已久的清凉而至。初秋的雨,不再以“势”夺人,沾惹了草木的情绪,似有无言的述说。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骤雨打荷叶,滴滴点点滴滴,总有一种听觉上的美,怪不得李商隐要“留得残荷听雨声”。
品秋梨
“处暑秋梨最养人”,在逐渐步入干燥的季节,长辈们总会让孩子多吃梨。切成片,用牙签戳起一块一口咬下,爽脆多汁,清甜滋润,也可榨汁、炖煮,对脾胃虚寒的人很有帮助。
处暑·养生
壹
多吃清热安神食物 少辛多鲜
处暑之后早晚温差加大,是肠胃病的高发时节,宜多食用清热安神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海带、芹菜、菠菜,多吃梨、冰糖、鸭子等滋阴润燥食物,少吃或不吃辛辣煎炸食物以免加重秋燥。
饮食应保持清淡,少吃油腻的肉食,多吃新鲜果蔬,特别是西红柿、茄子、土豆、葡萄、梨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多吃深色蔬菜尤其是绿叶菜和橙黄色蔬菜,比如胡萝卜、菠菜、芥蓝、西兰花、小白菜等。
贰
处暑后 身体最怕这五件事
1.怕睡得少
暑后入秋,燥热耗气伤阴,容易让人因气虚而出现四肢无力、神疲懒言。
建议:处暑就该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尽量争取每天多睡一个小时,提前进入防秋乏的“备战”状态。
2.怕腹部受寒
肚脐部位的表皮最薄,寒气最容易穿透弥散。初秋虽然不冷,但昼夜温差开始变大。
建议:夜寝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注意胃部保暖,保护身体阳气。
3.怕开窗少
初秋气温已经转凉,这时候应该确保室内通风,白天只要室内温度不高就不宜开空调。
建议:尽量开窗使空气流动,让秋风涤荡暑期热潮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
4.怕乱贴秋膘
进入初秋,食欲逐渐好转,开始主动或被动地贴秋膘,以便为应对秋冬的寒冷储存能量。
建议:处暑节气时人的胃肠功能较弱,食用太多肉类等高蛋白食品会加重肠胃负担,影响胃肠功能。
5.怕过量运动
初秋后天气转凉,空调房宅了一个夏天,忍不住跑出去运动。适量运动是好事,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
建议:不宜过量运动,尤其是剧烈运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天本该收敛阳气,过量运动却会消耗阳气。
处暑·期盼
历尽三伏热
秋来庆丰收
瓜果满枝 稻谷飘香
巴渝大地处处呈现出一派
繁忙而喜悦的丰收景象
璧山区健龙镇新石村,收割机在稻田中来回穿梭。记者 崔力 摄
垫江县百家镇,菜农正在采收蜜本南瓜,准备供应到市场。记者 齐岚森 摄
武隆区火炉镇筏子村脆桃基地,果农正忙着采摘脆桃。通讯员 陈庆发 摄
处暑秋色 最美人间
观云卷云舒 看天高云淡
度过了热烈的夏
一起迎接丰收时节
综合:央视新闻、新重庆-重庆日报、中国医药报、CCTV生活圈等
来源: 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