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全程

先使用后付费可获奖补!北京鼓励科技成果向中小微企业流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风险补偿金有多少

XiaoMing 0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奇茹

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利成果准备许可给中小微企业进行转化,但双方却可能因价格谈不拢、中小微企业现金流短缺、企业担心无法收回成本等各种顾虑而无法达成一致——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这些痛点今后有了解决办法。

为解决中小微企业在使用高校科研机构成果转化时渠道不畅、许可费用高等痛点,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会同市教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卫生健康委以及海淀区人民政府制定了《关于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开展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改革试点实施方案》,鼓励试点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将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

政策将惠及哪类创新主体?具体范围如何界定?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哪些痛点?本端记者为您详细解读。

“先使用后付费”可获50万元内支持

根据试点方案,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海淀园)内,中央在京和市属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将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如选择“先试用后付费”方式,则相关院校、科研机构和医疗机构可根据技术许可合同中涉及的专利数量、许可实施成效等,获得不超过50万元的奖励。

试点方案还鼓励担保机构为以“先使用后付费”方式承接试点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的中小微企业提供担保服务,根据担保机构所承担的风险,给予担保机构一定的补贴。

“先使用后付费改革试点,主要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使用高校科技成果渠道不畅、许可费用高的问题。”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张宇蕾说。

记者了解到,中小微企业数量多、发展速度快、技术创新需求大,是承接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但从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情况看,中小企业还不是承接科技成果和开展产学研合作的核心主体。此次试点政策,就将通过政策创新,鼓励促进科技成果向中小企业流动。

降低成果转化双方合作门槛

“企业怕高校的成果不行,高校怕自己把成果卖低了,可是如果不迈出这一步,成果就永远所在实验室里了。试点方案先使用后付费模式无疑是对科技成果转化方式的再创新,帮助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走出’死亡谷’”。北京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主任陈柏强说。

作为中小微企业,北京伟杰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昊澎对此政策的意义也深有感触。过去企业通常以一次性买断的形式花费不少的资金来获取专利许可,但在后续转化过程中,有些成果的市场表现可能不尽如人意,有些成果则可能表现得超乎预期。“后付费、零门槛费和收入提成等模式,其实能够更好地体现科技成果的价值,保护科技成果供给双方的利益。”他说。

据悉,2021年全年北京市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以专利实施许方式面向企业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共有380项,但其中只有4项是“零门槛”的方式,也就是首笔许可费用为零。此次试点政策所探索的“先使用后付费”方式,就是支持高校院所通过许可方式转化科技成果,授权中小微企业先行实施,同时约定后续收益,可以降低成果转化双方的合作门槛,形成面向未来的协同创新利益共同体,将有利于发挥中小微企业创新主体的作用。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转化处副处长叶茂盛说,试点政策引入了担保机制,也是在帮助中小微企业承担一定的创新成果产业化风险的同保障高校院所的权益,消除高校院所担心无法拿回成本的顾虑。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肖尤丹看来,过去,高校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不充分、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的高质量技术供给不充分的两个难题同时存在,原因主要有四方面:交易信息了解难、技术定价评估难、实施风险分担难、双方深度捆绑合作共赢难。

“试点方案的出台必将在观念上扭转过于看重短期经济利益、过于看重转化收入单次金额、过于强调供给方权利和激励的观念,实现企业创新成本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平衡。”肖尤丹说。

“零门槛费”“延期支付”两种方式可获奖补

如何认定为属于试点方案支持的“先使用后付费”呢?据悉,“先使用后付费”,主要是指采取“零门槛费+里程碑支付+收入提成”或“延期支付许可费”等方式支付许可费,并要求支付时间应至少在许可合同生效一年(含)或被许可方基于此科技成果形成产品或提供服务产生收入之后。

在享受试点政策的对象范围方面,根据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任务要求,参加试点的对象包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海淀园)内中央在京和市属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中小微企业,且中小微企业应符合《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相关条件。对担保机构不限定在海淀园内,在北京依法设立的,具有融资担保业务经营许可证的金融服务机构均可。

在试点科技成果范围方面,享受试点政策的成果限定为已授权且有效的专利技术。

[政策背景]

《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明确规定,鼓励研发机构、高等院校优先向中小微企业转移科技成果。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任务也明确提出,通过制定相应担保和奖补等支持政策,探索先使用后付费的方式,鼓励和引导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将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微企业。

为落实上述要求,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会同市教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卫生健康委以及海淀区人民政府制定了《关于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开展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9月23日,相关部门印发了《试点方案》的通知。

欧大师系统节能门窗代理

铝合金门窗品牌最新排名

隔音门窗品牌排行榜

欧大师断桥铝门窗订制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