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全程

包容性增长要义何在

Lisa 0

包容性增长要义何在

包容性增长要义何在 更新时间:2010-9-26 6:42:40   最近,某周刊记者采访我,问我对“包容性增长”一词的看法。说实话,我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所以,只能按照这位记者转述的意思来谈我的理解。采访结束后,我上网搜索了一下这个词,发现原来是近期的一个热点话题。  中国人喜欢造新词,每有新词出来,都要热议一番,挖掘它的微言大义。不过,“包容性增长”的发明权却不是我们,而是亚行。亚行在2007年8月的一次研讨会上首次提出了这一概念。按照亚行的解释,所谓“包容性增长”,指的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它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倡导一种机会平等的增长,其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从这一内容来看,它与我们所倡导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等,并无太大区别。  我们之所以要关注“包容性增长”,原因在于,如果把中国当下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群体差距考虑进来,中国的发展其实就是一个“不包容性增长”的典型。  造成此种局面的根源,在于政府长期实际奉行的“GDP主义”。把发展简单理解为经济增长,把经济增长简化成GDP。  如果说在改革初期,实行GDP主义情有可原,因为那时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做大蛋糕,那么,在进入新世纪后,尤其最近几年,我们的中心工作就应该转向怎么分好蛋糕。显然,虽然从中央到地方也在强调发展成果分享的公平性,但效果不明显。  这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源还得从“GDP主义”中寻找。  GDP之所以成为一种大家服从的“主义”,是因为围绕GDP形成了一整套政策体系。而在这套政策体系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政绩考核以GDP为一票否决的指标。想想看,这样去考核官员,官员当然只会关注GDP,凡是有助于增加GDP,官员都会全力以赴;凡是无助于增加GDP,则会消极以对。  问题是,GDP自身有许多缺陷。比如,GDP不关心经济活动的效率。挖一条沟能增加GDP,再填上它也能增加GDP,这一挖一填,产生双倍的GDP,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它是无效劳动,给社会增加不了任何财富,反而有可能在这一挖一填中,产生环境污染。GDP也不在乎发展差距问题。因为它追求的是总量,只要总量上去了,有没有差距并不重要。诸如此类的缺陷,使得GDP只能作为一个现实中最不坏的指标来使用。假如把它拔高到一个不恰当的地步,成为决定官员政治生命的“生死牌”,肯定是没有多少官员愿把心思花在怎样去解决民生的疾苦上,除非他不想升迁。  所以,要实现所谓的“包容性增长”,必须调整官员政绩的考核方式,也就是在经济发展中去GDP化。事实上,考核方式的变化也关系到收入分配改革的实质推进。因为,收入分配改革是花钱的事,政府如果财力雄厚,可能会在公共服务上多掏一点,给人们多提高一点工资;但大部分仍会投向生产性领域,因为从现实来看,最方便和有效的增加GDP的方式无非是上项目,搞投资。这也就是科学发展观提倡了这么多年,解决民生问题也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一些地方仍然我行我素,大搞招商引资的原因。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在民生和民权问题全面凸显的当下,我们必须把关注的重点转向财富的分配而不仅仅是GDP的创造。尽管在这一过程中,会存在体制的惯性和既得利益的阻扰,但须强调,已到了转变的时刻。值得欣喜的是,四川开始先行了一步。四川省日前出台的市州目标管理办法中,不再向各市州下达GDP增长指标,而是把它换成计划生育、耕地保有量、安全生产、维护稳定、廉政建设等。这是一个好的开端,唯有转变考核方式,“包容性增长”才能实现,公平分享才有可能。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Bitget最新注册

Bitget下载

Bitget官方注册

Bitget最新下载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