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银基金坑有多深?客户亏光100万本金,支付90万利息,还欠158万-上银瑞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厂长的话
“很煎熬,心里压力山大。”上银瑞金资本管理公司的客户吴娟吐露心声。这种不幸的状态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把她折磨得身心俱疲。一直重压在她心头的是上银瑞金资本四年多前发行的一款专户产品——上银瑞金-慧富10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2015年到2016年,定增基金高潮迭起,收益惊人。如今,华美的礼服脱下,千疮百孔。
亏光本金,欠下巨债
2015年5月,上银瑞金资本管理公司发行成立了上银瑞金-慧富10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该计划投资于上海文广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作为合伙企业的有限合伙人参与百视通的定向增发股票。、
吴娟在认购这款专户产品时,她还是上银基金的员工。她原先怎么也没有想到,本以为能带来稳稳幸福的理财产品,如今会变为噩梦。
上银瑞金-慧富10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共有31位签约客户,由于存在非合格投资者代持,实际投资者数量不止这个数。
百视通定增募资总额100亿元。其中,上银瑞金-慧富10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所投资的文广投资中心认购了9867万股,锁定期为股份上市之日起36个月。不同寻常的是,上银瑞金-慧富10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是一个高杠杆产品。
根据《资产管理计划份额收益权转让及回购合同》,投资者按1:3向管理人融资,获得4倍的杠杆,全部资金用于认购该资产管理计划。融资利息为年息10%,按年支付。
双方约定,当股票价格的预警价格为35.68元。当股票价格低于触发资金补充线32.43元时,投资者应追加保证金,补足差额。
也就是说,上银瑞金资本不仅是专户计划的管理人,还是投资者的借贷人,按1:3的比例向投资者配资,收取10%的年息。
掉落的面包总是涂在黄油的一面着地。在上银瑞金-慧富10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成立后,墨菲定律不幸显灵。2015年6月,东方明珠股价飞流直下,7月初就一度跌破30元,至2016年5月已跌至20多元,投资者通过参与定增赚钱的愿望梦碎一地。虽然赚钱的希望之门已轰然关闭,但合同中所约定要交的利息仍要按期支付。
2016年3月,持有人收到支付第一年10%利息的邮件,即每借款300万元,需支付年利息30万元。
2017年4月,持有人收到支付第二年10%利息的邮件,即每借款300万元,需支付年利息30万元。
2018年4月,持有人收到支付第三年10%利息的邮件,即每借款300万元,需支付年利息30万元。
2018年10月12日,上银瑞金资本发布专户计划展期公告。
2019年3月上银瑞金资本发布专户计划第一次清算公告。
2019年10月、11月,客户收到上银瑞金资本限期履行差额补足义务的通知,要求在11月30日前打差额补足款,当初每投资100万元的需补交158.48万元。
2019年12月2日,客户收到律师函,要求于12月9日17:00前支付差额补足款,否则,上银瑞金将即刻向法院提起诉讼,并将要求客户按天支付万分之五的违约金、诉讼费、律师费及上银瑞金的其他损失等。
“届时所产生的后果以及诉累必非您之所乐见,请慎思之!”律师函在结尾这样说。
上银瑞金资本有无责任?
多位客户认为,他们已经承担了全部本金以及利息的巨额损失,现在还要全部承担差额补足款的支付。在专户计划的发行和管理中,上银瑞金资本难道不应该承担相应责任吗?
一是在销售该专户产品过程中,上银瑞金资本是否曾向客户充分揭示过本金亏光之后仍存在补交差额补足款的风险?资产管理人应把客户利益放在第一位,在销售理财产品时须向客户充分提示风险。但多位投资者表示,上银瑞金资本没有告诉过他们这种亏光本金还要倒欠巨债的风险。
二是上银瑞金资本是否具备向客户贷款的经营资格?资产管理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接受投资者委托,为投资者提供资产管理及咨询服务,资产管理人与委托人之间是一种信托关系。在上银瑞金-慧富10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中,上银瑞金资本不仅向投资者提供资产管理服务,而且还提供了借贷,并收取10%年息。上银瑞金资本既不是银行,也不是小贷公司,这种借款行为是否已超越了法规所允许的经营范围?
三是上银瑞金-慧富10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存在着拼单和代持行为,上银瑞金资本的销售人员事先知情且直接参与。作为私募产品,基金公司子公司的专户产品实行合格投资者制度,要求投资者的初始投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这种制度设计就是为了保护风险承受能力不高的普通投资者。上银瑞金资本为何会违规接受非合格投资者认购专户产品?
四是上银瑞金-慧富10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的销售和签约过程中存在着其他违规行为,风控流于形式,方式简单粗暴。例如,客户的资产状况证明(用于证明其具有合格投资人资质)存在后补的情况,且只要截图,并可以PS。“也是醉了。”客户曾如此感叹。
五是上银瑞金资本的巨额配资是哪里来的?有客户反映,上银瑞金资本为该专户产品提供的配资高达3亿元,资金来源于银行理财资金。银行理财资金属于低风险资金,被上银瑞金资本用于股票定增配资,是否符合监管部门的相关监管要求?巨额银行理财资金被上银瑞金资本用于变相发展金融衍生品,且杠杆率高达4倍,这种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肆意制造金融风险、威胁金融系统稳定的行为,是否符合一家基金公司子公司所应具备的基本要求?(注:为保护投资者隐私,文中吴娟、曾妤都是化名。)
定增王失陷乐视网
定增浪潮中,被打翻的船不只上银瑞金资本一只。
最近,“财通基金83个产品抱雷乐视”的消息传开,该消息指出,有投资者爆料称财通基金参与乐视网定增致使其亏损惨重。
该投资者称,其于2016年5月通过恒天财富(北京恒天明泽基金销售有限公司)销售渠道,投资财通基金发行的恒增鑫享6号资管计划100万元,但最后清盘时刘某仅收到65万余元,相当于亏损约34.85%。
资料显示,财通基金—恒增鑫享6号资产管理计划备案日期为2016年6月1日,设立时募集资金总额为4822.84万元,成立时共有39名投资者认购。造成该专户产品亏损的主要原因为该产品重仓参与了乐视网、证通电子等暴雷股票的定增。
2016年8月,乐视网以每股45.01元的价格完成近48亿元的定增,财通基金等3家公募基金参与了乐视网定增,其中,财通基金认购3910.24万股,认购金额17.6亿元,为本次定增认购股份最多的基金公司。
恒增鑫享6号资管计划所募集的4822.84万元中,认购乐视网的资金仅占到700万左右,该专户产品清盘时乐视网股价大约5-6元,与当时定增价每股45.01元相比,恒增鑫享6号资管计划所投资乐视网的700万,在清盘时市值大概率已不足100万元。
事实上,恒增鑫享6号资管计划只是冰山一角,公开资料显示,财通基金旗下参与乐视网定增的产品高达83只,单个产品参与规模从几百万到过亿不等。上述定增产品,主要是专户产品,通过银行渠道或第三方销售,认购门槛是100万。
与恒增鑫享6号相比,投资财通基金旗下富春定增1076号和富春定增1061号定增产品的投资者遭遇则更为悲痛。上述两只产品因认购乐视网的定增股份数量过多,在经过一轮10送10后,截至2019年9月30日,均持有乐视网2215.06万股,持股比例为0.56%,并列为乐视网的第六、第七大股东。这两只专户产品,在乐视网的亏损,均超过4.5亿元,亏损幅度达到92%。
乐视网目前仍处于停牌状态,停盘前的复权股价仅有3.58元。今年10月28晚间公司披露,今年前三季度乐视网实现营业收入为3.812亿元,同比下降71.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1.94亿元,同比下降584.36%。
公募规模不足200亿元
财通基金成立于2011年6月21日,自成立以来,财通基金以“定增王”的定位在公募市场上独树一帜。此次被投资者曝料的就是其专户产品,但其多只公募产品早年也参与了乐视网的定增,且同样损失惨重。
财通基金“定增王”的称号早在2014年已经叫响,此时正是牛市开始之时,截至2015年1月,其专户参与定增的规模已达到367亿元,稳居全行业首位。公募方面,财通基金第一只参与乐视网定增的基金,即财通多策略精选(501001)直至2015年7月才成立,当时规模为25亿元;第二只定增基金,即财通多策略升级(501015),则直至2016年3月才成立,当时规模为46亿元。
截至12月12日收盘,财通多策略精选与财通多策略升级今年内的收益分别为17.03%、16.98%,而同期同类基金平均涨幅为29.19%,同期沪深300涨幅为29.24%。从成立以来的累计收益来看,截至12月12日收盘,财通多策略精选累计收益仅为8.60%,财通多策略升级则累计亏损13.90%。
从三季报数据来看,截至三季度末,财通多策略精选的规模仅余3.37亿元,与成立之初的25亿元相比,缩水比例超过85%;财通多策略升级的规模为10.70亿元,与成立之初的46亿元相比,缩水比例也超过75%。
事实上,财通基金虽成立已有8年多,但截至三季度末,该公司的基金管理规模却不足200亿元,而分水岭正是2016年。若剔除货币型基金规模后,财通基金非货基管理规模仅为133.43亿元,权益类基金规模仅有百亿元左右。
成立于2017年1月25日的财通福盛定增定开混合(501032)业绩表现着实令投资者不满,截至12月12日收盘,该基金的年内收益仅为4.33%,大幅跑输同期同类基金平均水平。从累计收益来看,该基金更是亏损超过20%,其累计单位净值仅余0.7661元。
财通福盛定增定开混合的基金经理为夏钦,在今年股市整体回暖,结构性行情突出之际,该基金却采取保守仓位,重债券轻股票或是该基金业绩不佳的重要原因。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该基金的股票仓位占净值比例分别为31.42%、23.70%、2.81%。
如今,再融资新规发布,一时间,各类定增计划又蓄势待发。
对于我们投资人来说,蹭一下风口倒也无可厚非,但是切记,定增往往有着1到3年的封闭前,这其中的变数太多。加了杠杆的定增基金,会放大我们的收益,也会让亏损幅度成倍递增。损失,一定要控制在自己可承受的范围内。
本文来源:综合自蓝鲸新财富、中国经济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