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银基金养老问答之:个人养老金投资大热,适合所有人吗?-基金适合人群
时逢年底,上银基金观察到,很多投资者眼看着个人养老金投资大热,也开始纠结要不要在今年开始自己的个人养老投资计划。但上银基金表示,虽然个人养老投资越早开始越好,但还是得先看看自己是否适合。
1. 上银基金答疑:所有人都可以参加个人养老金吗?没有工作可以吗?
上银基金表示,在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都可以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大部分18到60岁之间还在参加工作的投资者,都是比较适合的。并且,上银基金表示,即使是自由职业者,只要交社保也可以参加个人养老金的福利,所以说它的覆盖面非常宽广。上银基金表示,个人养老金实际上是为尚未退出劳动力市场的全体劳动者建立了一种补充的养老。
但是,上银基金表示,对于大部分未成年人或者是已经退休的、已经在领退休金的老年人都暂时无法参与。
2. 上银基金答疑:个人养老金适合80、90后投资,还是年纪更大的人?
上银基金表示,年轻人投资个人养老金的优势更大。因为养老这件事,一方面要尽早规划,越早越好,另一方面养老的钱是需要通过长期积累的,上银基金表示,年纪比较大或者接近退休的人参与,那可能能积累的时间就有点短了,比如说如果现在已经55岁了,等到60岁退休,养老金只累积了5年的时间,但退休后可能还有二三十年的养老生活,5年积累的养老金起到的补充作用还是比较有限的。
上银基金表示,对于年轻人来说好处更多,一个是他们距离退休本身就有二三十年的时间,从缴费来看能够在个人养老账户里累计的资金总量比较多;第二就是长期投资的复利效应,持续投资的时间越长,效应越显著,增值可能越多(投资有风险,不排除亏损可能);第三就是税收的优惠,上银基金表示,越早参与个人养老金的话,税延的这部分钱就能越晚交税,而且未来税收优惠的力度、个人养老金的缴费的上限可能也会根据个人收入水平的增长来调整,所以在未来可能可以参与更多的缴费,享受更多的优惠,同时能够在个人养老金账户里面进行更多的资金积累。
3. 上银基金答疑:收入不高还有必要参加个人养老金吗?
上银基金表示,从税费递延优惠的角度来说,只要劳动者缴纳个人所得税,且对应税率大于3%,参加个人养老金都是有意义的,因为可以省税。但上银基金提示:对于本身月收入低于5000元的人群来说,可能就体现不出税收优惠了。
当然,上银基金表示,如果投资者想要自愿参加也是可以的,因为个人养老金里的钱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或者政策规定的其他领取条件时才能拿出来,所以上银基金表示,参与个人养老金投资其实也是抑制了投资者的当期消费,替大家管住了手。不过,上银基金还是建议大家需要结合自己的现金流和实际收入情况,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前提下再考虑。
-相关基金-
11月,上银基金旗下首只养老目标基金——上银恒泰稳健养老目标一年持有混合发起式(FOF)入选首批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
本基金定位于稳健型的目标风险策略基金,权益类资产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10%-25%,投资公募基金的比例不低于基金资产的80%。本基金以固收类资产为底仓,同时配以一定仓位投资于股票、股票型基金、满足条件的混合型基金等权益类资产来增强收益。
本基金“Y类份额”的管理费和托管费为“A类份额”的五折,且不收取销售服务费。
此外,投资者使用个人养老金申购本基金Y类份额,所投入的资金可享受递延税收优惠(上限1.2万元/年),税收申报后能够直接省下一笔税款。
目前,各大平台已开放本基金申购、定投业务(具体销售机构名单详见相关公告)。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材料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最终个人养老金实施政策以相关监管机构发布的最新文件为准。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本金不受损失,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与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充分考虑自身状况并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本基金为养老目标基金,产品“养老”的名称不代表收益保障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收益承诺,产品不保本,可能发生亏损。请您仔细阅读专门风险揭示书,确认了解产品特征。本基金每份基金份额的最短持有期限为一年。本基金每份基金份额在其最短持有期到期日(含该日)起,基金份额持有人方可就该基金份额提出赎回申请。因此,对于基金份额持有人而言,存在投资本基金后,一年内无法赎回的风险。Y类份额是本基金针对个人养老金投资基金业务单独设立的基金份额类别,Y类基金份额的申赎安排、资金账户管理等事项还应同时遵守国家关于个人养老金账户管理的相关规定,开放申购时间由管理人另行公告。投资于Y类份额的特有风险包括基金在运作过程中可能被移出个人养老金可投基金名录,导致投资者无法继续申购的风险。根据规定,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每季度通过中国证监会网站、基金业协会网站、基金行业平台等向社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