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客观看待基金业绩变动.
全面客观看待基金业绩变动
全面客观看待基金业绩变动 更新时间:2010-9-16 6:46:19 面对2010年上半年的股市,有基金经理抱怨幸福感比不上农民工。今年上半年大盘跌多涨少,股市充满着太多的变数,从年初的区域板块轮动,到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的推出,再到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 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60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661只基金合计亏损4397.5亿元,为历史第二大半年度亏损额,市场顿时被带入了猛烈的争议声中。近期,媒体上不断涌现各种质疑、批评基金业管理制度设计缺陷,挖苦、讽刺甚至抨击基金管理人职业道德缺失的文章。基金作为中国新兴的老百姓投资渠道和平台,对其业绩的客观全面看待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认为,从长期来看,基金净值的增长是向好的,短期亏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大市疲弱和经济形势有不可预见性,投资机会难把握。 面对2010年上半年的股市,有基金经理抱怨幸福感比不上农民工。今年上半年大盘跌多涨少,股市充满着太多的变数,从年初的区域板块轮动,到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的推出,再到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 不少基民购买基金常常道听途说,或者过分信任客户经理的推荐,而不注重自身的学习和判断。基金投资是一项长期的投资理财活动,一个较为有经验的散户投资者一般具有较长的投资期限和理念,不会对短期内证券市场的波动做出剧烈的回应。 二是基金投资行为较为“被动”,对大盘股及股指过度依赖。 公募基金的规模和市场份额都较大,这使得其面对市场出现变化时,不能及时做出调整,不能灵活地加仓减仓,于是在不稳定的市场环境下造成基金亏损。对于基金经理激励和约束机制的不完善,也是影响基金业绩表现的重要原因。在投资过程中,基金经理承受着排名的压力,但其收入与业绩表现不直接挂钩,相比而言私募基金却更有吸引力,于是大量优秀人才从公募基金中流失。 三是基金调研不充分,出现投资失误,甚至基民的投资成为部分基金经理谋取私人利益的工具和牺牲品。 基金经理投资的时候调研不充分,在时间判断上出现了重大失误,导致了在资产配置调整和结构调整两方面没有做到提前量把握,因而在回避系统性风险方面应对较为被动。 最近,证监会首次将“老鼠仓”基金经理移送司法,并没收其违法所得、进行不同程度罚款,施以市场禁入的处罚,令市场投资者大快人心。由于基民购买基金,除看好基金经理光环和基金公司业绩外,基金公司的品牌与法人治理结构更值得关注。最近频现的基金老鼠仓,正透视出这些基金公司的治理结构出现了问题。如何严格内部风险控制,建立客户优先意识,是这些基金公司未来要恶补的功课。 总之,我们要客观全面的看待基金业绩变动。由于公墓基金受到来自各方面监管,运作规范,长期来看业绩净值是增长的,一些特别制度法规也开始实施。比如已实施的《证券投资基金评价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对基金应进行长期评价,规定基金排名间隔不得少于3个月。基金排名往往构成很多初次投资基金者的重要选择依据,而基金排行榜已成为普通投资者衡量基金业绩的一大风尚指标。 在排名压力之下,一些基金经理在业绩落后之后,为了短期收益不得不当市场上“最大的散户”,追涨杀跌,大炒短线。这种投机做法完全违背了基金长期投资的理念,有时操作不慎马上让投资人遭受巨大损失。 因此,基金评价办法不仅有利于引导基金持有人培养长期投资理念,也有利于促进基金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