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提供普惠金融服务这些银行的发展为何千差万别
同样提供普惠金融服务 这些银行的发展为何千差万别?
同样提供普惠金融服务 这些银行的发展为何千差万别?
摘要
在发展普惠金融方面,民营银行具有明显的服务“草根”和市场效率优势。而普惠金融服务对象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小微企业。发展尴尬
在发展普惠金融方面,民营银行具有明显的服务“草根”和市场效率优势。而普惠金融服务对象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小微企业。
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情况是,主打个人消费金融的民营银行赚的盆满钵满,而主打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银行则叫好不叫座。
以微众银行为例,2015年5月,微众银行推出个人信贷产品微粒贷。微粒贷一经上线就被视为微众银行的得力干将:短短1年多,微众银行从2015年亏损5.8亿元,到2016年扭亏为盈,并实现了4亿元的净利润。2017年微众银行的净利润达到14.48亿元,较2016年的4.01亿元增长261.1%。微粒贷上线一周年,累计发放贷款400亿元;上线两周年,累计发放贷款总金额3600亿元。
同样在个人信贷领域收益颇丰的还有四川新网银行,2018年新网银行营收较2017年增长271.9%,净利润为3.68亿元,同时实现扭亏为盈。截至2018年10月30日,新网银行累计服务用户已超过1800万户,累计放款金额超过1300亿元,累计在管资产超过460亿元。其中,“好人贷”人均贷款金额3300元,平均借款周期75天。
和微众银行主要依赖自有渠道发放贷款不同,新网银行通过与阿里、腾讯、今日头条、滴滴等平台进行合作,借助流量来发放贷款。新网银行首席运营官刘波表示,新网银行的商业模式就是联合放贷、联合风控。
与偏重个人信贷业务的民营银行收入利润猛增相比,主打小微企业的民营银行则表现相对逊色。
以网商银行为例,2017年,网商银行的净利润不到微众银行的三分之一,但不良率却是微众银行的近两倍。
截至2018年8月,17家开业的民营银行中,有12家交出了2017年成绩单,其中有10家实现盈利。可以看出,虽然腾讯的微众银行和阿里的网商银行撑起了民营银行营收大半个天,但是微众银行一家的利润仍远超其他,甚至网商银行。
四年换三任行长,在传统银行业中这个频率难以想象,然而在民营银行这个小群体中,换人却是常态,目前开业的17家民营银行中已有过半数银行有过高管调整。
据不完全统计,仅2018年一年内,上海华瑞银行、吉林亿联银行、湖南三湘银行、重庆富民银行、福建华通银行、武汉众邦银行以及辽宁振兴银行7家民营银行都进行了董事长或者是行长的变更调整。
分析人士认为,频繁的换帅的背后,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原因,一是团队磨合的问题,来自传统金融机构的人士需要能不能适应民营银行的情况。二是,经营的压力,在整体经济运行和银行业监管环境的宏观因素影响下,民营银行也遭受到了巨大的发展压力。
埋下的风险
对民营银行而言,来自股权方面的风险也不容小视。
在民营银行股东占比上,政策先后发生过两次变化。对于最初试点的五家银行,银监会参考的是对中小银行的单一股东持股比例的限制,即原则上不超过20%。不过在实际批复的过程中,对单一股东的比例放款到了30%。
但是从贡献上来看,蚂蚁金服和腾讯对民营银行的贡献以及远远超过了30%的比例。以网商银行为例,网商银行的前身是阿里小贷。在蚂蚁金服的官网上,网商银行和支付宝、芝麻信用并列,网商银行的主要高管也经常在蚂蚁金服体系内进行调换,在流量上,网商银行的主要流量来源仍是蚂蚁金服以及阿里巴巴生态体系。
“腾讯对微众银行的发展也是‘全力支持’,光是从流量和征信数据,其贡献比例就超过了30%”,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但股权和贡献不一致的情况也可能为民营银行的发展埋下隐患。其前车之鉴就是蚂蚁金服与另一股东内蒙古君正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君正能源”)在天弘基金上的股权纠葛。2015年1月,由于利润分配以及股权问题未达成一致,蚂蚁金服和君正能源展开口水战。
在问题陷入僵局的时候,蚂蚁金服入股了国内另一家基金公司德邦基金,当时就有分析指出这是蚂蚁金服留的后手,如果无法控股天弘基金,蚂蚁金服可能放弃与天弘基金的合作。
“一家企业在民营银行的股权比例不超过30%也是监管的规定,大家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对全天候科技表示,大股东贡献资源比较多确实让人感觉付出和收益不相匹配。
他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可以采取市场化的手段,即对流量和技术支持进行收费,另外还可以放宽股权限制,“未来监管也会考虑这些问题,从股权结构上是否可以放开一些,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讨论的。”
不过按照监管的口径,对于民营银行股权的限制目前还没有放松的迹象。对此,郭树清在2017年履新银监会主席时就表示,民营银行整体非常必要,特别是在金融服务竞争不充分的地方,“但是千万不能办成大股东等少数人把银行变成自己的提款机,变成关联交易,风险非常地大。”
对于利润落后,网商银行行长金晓龙认为,小微企业贷款相比消费信贷确实存在劣势,消费贷款一般几千块钱,且和个人生活高度绑定,稳定性高。小微企业贷款与行业市场环境变化有很大关系,因此风险更大,不良率更高。
但是个人信贷在利润亮眼的同时,其模式也引来不少非议,“微众银行不像一家银行,更像一家消费金融公司”。有学者认为,如果只是做个人信贷业务,那么民营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没有区别。
由于现金贷等消费金融问题频出,监管对于民营银行从事个人消费信贷的监管也不断收紧,2017年11月,有民营银行接到监管部门口头通知,除了微众银行、网商银行和新网银行之外,其余的民营银行线上借贷业务暂停。
在此背景下,民营银行高管频繁“换血”也成为常态。
3月5日,蚂蚁金服对外宣布一则人事变更消息,称蚂蚁金服董事长兼CEO井贤栋卸任网商银行董事长,由蚂蚁金服总裁胡晓明接任,网商银行行长黄浩卸任,由原副行长金晓龙接任。
对网商银行而言,金晓龙已经是其第三任行长,2015年6月,网商银行正式开业,当时担任行长职务的是杭州银行前行长俞胜法,一年半之后,随着俞胜法升任蚂蚁金服集团的CRO(首席风险官),蚂蚁金服公司副总裁、财富事业群总经理黄浩接下行长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