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新股发行绝不应该暂停
叶檀:新股发行绝不应该暂停
叶檀:新股发行绝不应该暂停 更新时间:2010-2-4 1:59:46 资金链紧张,加上以往定价过高,导致主板、中小板、创业板都出现破发盛况。这边厢银行要补充资本金,那边出现破发,监管层是否应该暂停新股发行?是不是该给超募严重的创业板降降温,让那些贪得无厌的民企无处圈钱?
暂停新股发行是个馊主意。以往屡次暂停新股发行并没有解决新股发行的制度性漏洞,不过是给暂停之后发行的新股腾出了溢价发行的空间。如果因为超募而暂停新股发行,为银行补充资本金铺路,那将是个不可挽回的愚蠢错误。
中国缺的不是银行间接融资渠道,而是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渠道;后危机时代缺的不是大型企业的做大做强,而是中小企业与中产阶层的迅速流失。如果中国资本市场为银行补充资本金的结果,就是让银行可以有滥发信贷的空间,那么,中小企业就永无出头之日。
中国的大型企业正在行政主导下加快重组,这种重组可能是错误的,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继山西、山东等地对煤矿、钢铁进行行政重组之后,江西将参照上述经验重组钢铁企业。天知道江西重组钢铁厂究竟是为了什么?江西省地处内陆,在成本控制、物流、辐射半径、技术等方面都不具备优势,在粗钢与精品钢领域市场份额都不占优势,重组一个大型钢厂就是为了不被其他钢铁企业吞并吗?就是为了卖给江西本地的企业吗?如此的"诸侯经济"怎能建立起统一的国内市场?如果江西的银行给这样的整合项目大规模授信,毫无疑问是在滥用资金。
银行应该向招商银行学习,招商银行的特立独行建立在尊重本土市场的基础之上,他们起码证明了,不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仍然可以实现先进的本土市场化。而目前招商银行正在二次转型,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公开宣称,在2010年第一季度完成向现有股东配股220亿元之后,3年内不会寻求新的融资。此次转型即打破银行业大而不强的怪圈,实现低资本消耗型成长,业绩靠存贷差、信贷靠通胀的模式一去不复返,以后招行将强调每1元钱究竟能产生多少利润,而不再一味强调通过资本扩张实现盈利。
希望招行能够成功,成为大型企业固定分红的先行者,成为中国股市中的汇控大笨象,给中小投资者带来一些信心。
如果中国的证券市场实行新股发行正常化,对优质上市公司是件大好事,那些鱼目混珠的高市盈率发行的劣质企业才能脱离货币与行政的保护,暴露出圈钱真面目,被市场淘汰出局。而一些盈利能力顽强的企业则能够脱颖而出,获得市场的青睐。
通过新股破发,还可以斩断新股发行即暴富的幻想,投资者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是哪些企业的大股东在市场疯狂抛售,今年1月,大股东减持金额超过350亿元,撇去泡沫之后市场才能完善。想想中小板,既有让股民欣慰的成长股,也有泡沫破灭后一蹶不振的垃圾股。
新股破发说明投行的定价效率不高,他们或者与上市公司猫鼠同眠,抱着不圈白不圈的心态大钻制度漏洞,获得巨量资金。一旦新股发行进入常态,有破发的可能性,投行的定价能力才能显露无遗,那些认为西电市盈率应该在40倍以上、让投资者深套其中的投资银行,就会成为面子里子尽失的烂锦被,被证券市场抛弃。
新股发行不应该停止,尤其是创业板发行不应该停止,否则中国的高科技与民企发展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所谓中国信贷一半以上给予中小企业,不过是取样偏差所造就的说法。我国有几万家民企需要得到融资机会,目前我国最有效率的企业选择在风险投资市场,只有大力发展中小板与创业板,民企融资渠道才能满盘皆活。就算第一批创业板发行市盈率极端高估,也应该看到,随着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增加,发行市盈率在逐步下降,最终将恢复市场均衡。即便创业板有圈钱之垢,难道主板的圈钱就比创业板的圈钱更高尚一些?
唯一的要求是,政府必须出台制度逼迫中小企业、高科技企业将资金投向实体经济,而不是用于炒房炒矿断送中国经济的前景。
我国因为资金倾斜,导致经济结构不合理;而美国则是资本市场无度扩展,导致中产阶层的生活环境急转直下。据从美国回来的学者说,美国的中产阶层占总人口比例已经从64%左右下降到53%左右。美国人类发展项目近期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人的贫富差距正在加大。2006年美国最为富有的1/5人群的平均家庭年收入为168170美元,几乎是最低1/5人群11352美元年收入的15倍。最为富有的二成人的所得超过美国总体收入的半数。创业环境好转,民企生存境况改善,中国中产阶层才能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橄榄之核。
此次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利用外汇储备参股、购矿、购厂、购房,不容讳言,没有购来的是制度环境与核心技术。今年技术改良主要靠企业自身的努力,创业板正是在这一层面上,显示出不可替代、不可动摇的支柱作用。
创业板不是花瓶,也不是中国证券市场进步轻飘飘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