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全程

信托打破刚兑信托打破刚兑案例

小智 0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信托打破刚兑和信托打破刚兑案例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信托打破刚兑以及信托打破刚兑案例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20220信托投资如何进行?现在认购信托还安全吗?打破刚兑后,信托理财产品还能买吗?20220信托投资如何进行?谢邀,冲着这问题,我也想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在2022年刚开年不久,希望可以帮助您在2022的信托投资!

一信托业入还是不入没错,我是信托从业人员,而且2022年正好是第十个年头!

为何强调这一点——“立场决定观点”

作为信托从业人员,那大前提几乎都是默认认可信托的前提下,给出相应的建议或者意见......

但当下,确如提问人所说:经济下行,国内资管行业仍在整顿当中,信托业已打破刚兑,这遍意味着信托投资并非“一劳永逸”,也是会收益打折、本金亏损甚至不无血本无归的可能!

因此也市面上也有一种声音,尤其是有过信托从业经历的“专家朋友”,会对当下信托业提出质疑,会认为信托昔日的辉煌更像是在经济全球化红利、改革红利以及人口红利和制度红利下的产物,一旦这些光环逐渐褪去,信托便显露“本来面目”,而正处信托行业转型,一时间信托业似乎前途渺茫......

各花入各眼,观点背后自有其客观事实支持,因而言论也并非空穴来风,真正的差别仍是“信息差”和“认知差”——这也正是投资的本质——但投资的利弊、优缺点、全面又客观的呈现在投资人的面前,只要投资人智力正常,定能找出绝佳选项,可事实往往事与愿违!

因而,我的第一个观点是:如果您是初涉信托,不妨多听听不同的声音,兼听则明,而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声音往往让您“心生怯意”——这是人性,扒开缺点往往比赞颂优点更能说服人

如果您退却了,不必遗憾,资管市场很大,优质资产很多,总有一款适合您,不必单恋信托——投资人最大的权利便是决定“投或不投”,一旦资金投出,个人投资者难有话语权,一旦险遇逾期,与砧板鱼肉无二!

二2022信托还能不能投资分享两个客观数据(我老说这,是因为它值得关注)

一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披露数据,信托资管规模20万亿左右,次于银行理财和公募基金。

二,中信登披露数据,目前信托市场存量的自然人投资者已突破100万了,

另外还有几个信息点也值得关注:

一,截至目前,信托资管规模的峰值是27万亿,对,信托行业的资管规模在下滑,而且2022年,相信这一数值还会下跌,当然也不会跌得太离谱,19万亿这数值到年底应该能保住(个人预判,仅供参考)

二信托领域的自然人投资人已经连续7个季度连续增长——这其中确实有不少人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所以100万这数值是存量、存量;存量自然人投资者,连续7个季度!!

所以20万亿的资管规模是否有您的一份,100万大军,您是否也是其中一员,还是那句话,决定权在您,这份权利须审慎运用!

三2022有哪些信托业务此处分享,我仅以个人投资者为例

个人投资者最常接触的信托业务有:工商企业类信托、城投基建信托、房地产信托以及创新业务如TOF、固收+

当然还有家族信托(此处不展开)

A工商企业类信托

如上图所示,20万亿元的规模中,资金信托规模在15.67万亿,而其中工商企业类信托规模占比第一,规模4.54万亿,这也贴合了监管层对金融机构的引导——支持实体经济,所以这类业务,不论长短期都是监管层鼓励的业务类型,行业政策向好,关键在于真正落脚与优质项目(底层资产、融资方实力、信托公司风控等)

之前在2018-202年,股市波动,而当时大部分此类信托的融资方都是上市公司,而且大多民营背景,易受市场波动影响,所以在当时不少此类项目逾期、如安信信托的大量信托项目逾期,与此也是关联不浅,因而市场口碑不佳,若有意向,建议优选有母集团背景的央企信托,深耕熟悉领域,布局供应链,这类项目前景不错,如

中粮信托背靠中粮集团,2022开年的财报,各项数据都很养眼,与金融机构和纵深业务深入结合不无关系

B城投基建信托(投向基础产业)

规模1.96万亿,占比12.52%一直是传统三大业务之一(说多了,这部分不展开了)

优选经济发达地区如江浙沪鲁地区,交易对手得硬(能否发债、债务结构、短期债务占比)等等

可翻我之前回答!

C房地产信托

2021年地产行业整顿,很多有地产信仰的信托消费者都心碎了,某大也倒下了,也有不幸中奖的

有带市场回暖,投资人眼明心亮,哪怕不投资天天看新闻也晓得楼市情况了!

优质资产有,但筛选难度大,没两把刷子不一定碰!

D创新业务TOF、固收+

这类业务投向为金融市场(股票、基金和债券)

看看报表,还是投向债券是大头,占比13.6%这说明不论是信托公司还是信托消费者这"偏好稳健"已经刻进骨子里了!

当然这是监管引导“非标转标”,因而投向金融市场的资金还会加大,市面上也还是有一些好项目的,举个例子,据说华润信托布局金融市场的规模近7000亿元(尚未求证,但规模不小定是板上钉钉)这不亚于一家中型信托公司的全部资管规模了,甚至还多得多,因而行业趋势一说,可见一斑!

在好项目、好的管理人前提下,这类项目还是很可观,也有望成为信托公司的支柱业务!!

随笔而出,抛砖引玉,无法全面展开,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点击投向,查询更多信托相关内容

以上,信托者分享!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有助于您,方便之余,点个赞,如有指正,可在评论区留言!!

现在认购信托还安全吗?谢邀请,答题时间:2022年4月!

类似的问题,我其实已经回答过多次,只是时间段不同,行业环境不同,行业政策不同,这些都会影响到信托配置与抉择!

一刚兑与信托优质的“联系”信托刚兑的打破,源于2018年资管新规的颁布,现今已是2022年,资管新规已然正式生效,资管产品往净值化、标准化方向发展。而刚兑的打破意味着信托产品的风险更加显现具象化,不少投资人便由此出现投资恐惧!

但换个角度思考,信托的安全、靠谱仅仅是因为刚兑光环加身吗?

信托真正的优势源于何处,而这与刚兑是否有着深层次的联系,唯有理清这内在逻辑,才能进一步下定论:刚兑打破,信托是否不再安全!

2018年信托的不良是0.98%,银行是1.96%,而到了2020年二季度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披露数据,信托业不良率3.52%,自此信托业协会便暂停披露这一数值,但很明显,近年来包括信托业在内的整个资管行业自2018年便在进行行业洗牌、重塑,信托业不良资产规模逐年上升,信托业资管规模也有所下滑,毫无疑问,信托业不良率这一数据是在逐年增加的,没错信托投资的风险是在上升的,这是事实,不可忽视!据可靠三方数据统计,当下信托业不良在7-10%之间。

同时一分为二地看待这一数据,在当下信托业“合格甚至优质资产”高达90%,而在2018年信托的不良是0.98%的同时,优质资产高达99%。

那么请问对于优质资产需要刚兑光环加持吗?

很显然唯有那部分不良资产的信托项目到期之时,无法凭借底层项目自身安全落地,才需要借助“借新还久”、“资金池运作”才能得以继续滚动!

若投资人具备风险识别能力、专业素养或者借助专业的三方力量,一开始选中的便是优质资产、优质底层项目,那么刚兑此时的作用仅仅是心理慰藉而不起实质性作用!

因此回归投资逻辑本身,只要信托项目过硬、信托公司实力过关再加上投资人自身具备“合格投资人资质”认购信托还是具备可行性的!

二、信托违约后咱们再来探讨提问者的第二个问题:信托出现问题,会血本无归,陷入长期关系吗?

实话实说,信托违约,投资人会不得不、被动式陷入长期的维权关系之中,而资金也有可能血本无归。

先说说血本无归吧

说实话发生这类情况的最终概率很小,但在过程中会出现僵持局面,此时现实情况与“血本无归”而非,如当下的川信TOT项目的投资人。

为何说概率很小?

A信托项目一般都有底层资产,价值如有实力提供担保、实物抵押等风控措施

这些底层资产和担保方面“一文不值”的概率是极低——烂船还有三斤铁!

而信托的准入门槛不低,交易对手或为房企开发商、地方城投、民营龙头企业;

但也有人会说万一没有底层资产或者底层不明呢?这就是情形B

B信托公司出现机构层面流动性风险

底层资产不明,多半是资金池项目,此类项目的发行、管理主体为信托公司,一旦此类项目风险暴露,那相应信托公司大概率难以继续展业,如安信信托、川信、新时代信托、华信信托

信托公司不得不暂停展业、债务重组,引入信战投,承接旧债务,如此一来,即使资金池项目也会有按比例获得一定补偿!

说到这,想必大家都有数:信托投资失利不至于血本无归,但本金亏损这是一定会的!

因此资产会缩水、债务重组定打折!

而一旦发生项目违约,投资人抱团维权这是必然事件,但受限于信息不对称、专业以及时间、精力,陷入长期维权,这也是大概率事件!

一旦发生违约,作为投资人真正行之有效的处置抓手少之又少,但抱团是必要的,

若仅仅是项目单体事件,那投资人抱团,推举出有效代表与信托公司交涉、沟通真正有效、有节奏地推进违约项目重组、清偿与兑付!这类情况违约项目能否真正“脱险”,关键在于信托公司与融资方交涉以及信托公司对底层项目的贷后处置、其他增信措施的有效落地!

但若出现信托公司层面风险,脱险关键与上述情况有着本质区别,信托公司出险,定会有相关监管部门介入如银保监会和当地银监局,此时单靠信托公司一方力量无力化解危机已成事实,这时投资人应抱团将关注点放至新战投的引入,争取从一开始投资人就为自身争取一定的话语权,这非常重要,与切身利息息息相关,在后期债务重组以及落地到最后期的清偿兑付,其兑付比例大小都需要投资人为自身而进行持久的、长期性斗争!

三购买排名前十的信托出问题的概率大吗昨天,我刚更新了一条微头条:一家好的信托公司的判断标准

所谓排名前10地信托公司,其排名依据往往是信托公司的资管规模大小,而投资人判断一家信托公司是否为头部信托,也大多以此为标准。那么问题就来了,资管新规排名前10,那么地产信托规模定然不在少数,而在“房住不炒”的行业大背景下,以及2021年地产行业开启的洗牌、转型行情下,往日各家房企“三高模式”:“高杠杆、高周转、高负债”难以为继,多家房企如华夏幸福、恒大、奥园、蓝光地产等出现流动性风险,整个房地产行业均受沉重打击,相对应这些房企的信托项目几乎出现违约,同样对于布局该部分房企地产项目的信托公司也深受其害。其中不乏中信信托、光大信托、五矿信托——都是所谓头部信托!

说到这,这答案不言自明!

最后做个小结:

刚兑打破后,信托可以投但须谨慎投资——信托总体风险可控,局部暗流涌动;

优选优质信托公司,不可单恋单一排名;

信托投资风险显性具象,优选底层项目至少规避风险七成。

以上,信托者分享!

打破刚兑后,信托理财产品还能买吗?感谢邀请,我是信托者,专业从事信托业务。

先分析下问题——打破刚兑后,很明显这答题的思路是个对比题。

打破刚兑前,信托理财是怎么样的,现在打破了,信托理财变化有吗,这个变化大吗,大到什么程度。

我举个例子,如果打破刚兑后,引起信托理财的变化值是100%,那投资者近期绝对不应该再碰了,如何这个变化值只是1%,那投资者也没啥好顾虑的了,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变化而已,所以本题的关键在于这个变化值是多大!!!

另外,我在补充一点,这个变化值其实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回归信托投资的逻辑本身,看下从投资到退出到底经历了什么??这钱最终回到投资者手中,刚兑起了多大作用?

拿地产信托举例,投资者作为委托人,将钱交给信托机构,由信托机构的专业团队做尽调,审查等工作,将资金投向某地产公司的具体项目,除了做正常的风控——股权过户,公章保管,董事参与,重大事项一票否决权等,还会引入像实际控制人的连带责任担保,土地抵押等等增信措施。简而言之便是从资产和现金流两大块去把握该信托项目的风控,而且一般这些资产变现价值都是可以覆盖本息全额的。

其实在上述项目中,真的出现项目预期的情况,只要风控措施真实到位,只需将资产变现,拿回本息全额只是时间问题,而这过程中即使真的有刚性兑付的光环,它也只是加快了这变现速度而已,从投资逻辑本身出发刚兑并无作用,但是就投资者利益出发,似乎是更有力的保障。其实揭开面纱并无多大功效。

个人觉得在刚兑打破后,投资者需要更用心的是更加理性去考究项目本身,回归实处——融资方实力如何,信托机构团队是否专业,风控措施是否真实落地,增信措施又是否真的切之有效。刚性兑付只是一个光环,在经济上行期间,似乎它是一用百灵,可时下经济下行,就是真刀真枪拼的是资产质量,专业风控和有效增信。

好了,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分享,我是(原信托包打听),码字不易,感谢点个赞,加个关注!!!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Bitget官网注册地址

bitget官网app

bitget官方网站下载

Bitget官网是多少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