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全程

共享单车新宠儿野蛮生长伪需求为何受追捧

Eric 0

共享单车新宠儿野蛮生长 伪需求为何受追捧?

MBA财经:共享单车新宠儿野蛮生长 伪需求为何受追捧? MBAChina 【MBAChina网讯】随着滴滴快车和共享单车的出现,共享经济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投资者和创业者的新宠儿,大家趋之若鹜的想从共享经济大蛋糕上分一杯羹。前有共享汽车、共享电单车地悄然出现,后有共享充电宝野蛮生长。一时之间所有的投资者、创业者仿佛觉得,只要能分享的物品都能能为分享经济的一部分。

共享充电宝野蛮生长

据公开数据统计,从3月31日到4月10日10天内的时间,有5笔融资以及超20家投资机构入局,5家企业相继宣布获得总金额近10亿元的融资。IDG资本、腾讯、欣旺达等纷纷入局。今年3月底,腾讯成为“小电科技”的战略投资方。而“来电科技”也已和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金服达成战略合作,推出信用免押金服务。用户可在其自助租借网点,凭借芝麻信用积分免押金租借充电宝。

共享充电宝之所以能大有去年共享单车疯狂融资的势头,有业内人士认为共享充电宝是共享单车之后的下一个风口,他们正在走共享单车的老路。在收费模式上,共享充电宝同样是基于押金的现金流操作,按时收费。创业者和投资者们认为共享充电宝的优势十分明显,成本低廉至几十元钱,若按一小时一元收费,快则一个星期,慢则几个月便能收回成本。能够铺设的地方也不少,机场、车站、影院、酒吧、饭店等等,能承受的损毁范围较大,即便坏了一个充电宝,押金足够挽回损失。同样若用户嫌归还充电宝麻烦,会权当花钱购买,在无形之中售卖了一个廉价的充电宝。所以以目前共享单车的模式来看,投资者们认为共享充电宝前途十分光明。

共享经济如何赚钱

摩拜单车算是国内共享经济的先行者,是为了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对于无法随身携带、并非人人必备的单车而言,这一举措可谓是一个巨大的创新和尝试。而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最原始的构想是收取租金,半小时1元,以此累加。之后小黄车出现,抢占市场份额,逼迫摩拜单车做出调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各种各样的共享单车悄然出现,为了争夺市场份额有些共享单车免去押金,改为免费骑行,乃至赠送红包、返还金额也要留住用户,那么他们是如何盈利?

滴滴、共享单车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使资本驱动下的创业项目变成模式化,规则生搬硬套等同于复制。人为制造风口,用大量资金砸开市场,先用免费或低廉的价格留住用户,在线下疯狂布局。通过持久资金战耗死对手,最后寻找一个接盘侠,将自己卖出一个好价钱。比拼的项目不再是线上流量,而是线下规模和效率。

然而摩拜CEO王晓峰对于盈利的态度是,“如果我有30%的利润率,为什么要找投资者?我们之所以在不停地早投资者,就是因为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希望被人给我钱,让我活下去、让我们继续发展,让我们跑的快,然后一起找盈利模式。”ofo创始人戴威则表示过,ofo在部分地区已经开始盈利,2017年将实现全面盈利。

誉为"共享单车第一股"的常州永安公共自行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州永安”),在他们的招股说明书提及行业风险时,认为共享单车的竞争将较为激烈,行业中多为创业企业,目前处于早期投资阶段,尚未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同时社会各界对于共享单车无序竞争、投放过度等问题出现明显的争议。因此常州永安认为共享单车未来的持续性和发展方向尚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倘若因经营模式探索不成功或许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真需求还是伪需求

共享充电宝的出现,便有人指出移动电源势必会像当年人手备上铝电池一样,随着智能手机不可拆卸电池后,整个行业转眼间成为历史。如今科技技术飞速发展,或许未来几年内会有新的电池技术的出现及推广,电池容量和续航能力必定会增加,充电宝因此成为下一个历史遗物。

对于创业者来说,能否赚钱并不重要,当前更重要的是抢市场。未来可以预计,充电宝作为低技术、低需求、低门槛的项目,行业陷入恶性竞争成为必然。移动电源厂家如今将会成为第二个单车厂家,从原来半死不活的状体,瞬间恢复到鼎盛时期,甚至生产规模出现翻倍,所有厂家加班加点生产充电宝。

共享经济的特点是轻资产,然而无论是共享单车还是共享移动电源,都成为了重资产的产物,和原来的理念背道而行。一旦烧钱游戏结束,资金链断裂,一切问题都会浮现出来。

会成为下个手机充电桩吗?

用户们已经习惯将个人信息及隐私存储在智能手机中,某些正版软件或恶意软件有意无意地获取了和软件自身功能不相关的权限,造成对隐私权限的“越轨”获取,可能会带来诸多安全问题。而隐私泄露是骚扰电话、垃圾短信、电话或网络诈骗等危害的源头。有人开玩笑说,宁可丢钱包,不可丢手机。一旦手机权限被放开,所有信息都将泄露。手机用户出门在外或多或少有使用过充电桩,事实证明在提供便利的同时带来了许多隐患。

今年315央视记者做了一个测试,曝光了不法分子通过手机充电桩控制使用者的手机,窃取包括个人照片在内的用户信息,甚至还能向他人发送短信,通过手机上的应用程序进行消费。这时不禁要问,同样是使用数据线提供充电功能的共享充电宝是否会陷入同样的问题。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让一些用户有所担忧:会不会泄露隐私?共享充电宝是否会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安装或下载数据,又或许被黑客利用,在安装推送的App同时,也有可能装入手机木马等。这些风险和损失将由谁来承担?我们在开放共享移动电源权限时,是否能确保个人信息不会被备份运用于某些盈利上?

我国法律规定,国内公益慈善组织可在接收的捐款中提取不超过10%的“管理费”,以维持运作。作为创业投资的共享经济玩价格战、盲目扩张市场看不到任何盈利的模式,这样的道路能走多远值得商榷。曾经经济实惠的滴滴,如今的加价模式把消费者圈进“屠宰场”;春节过后各送餐平台送餐费暴涨,用工荒等等案例告诉我们,价格战不是长久之计,最终的线下服务才是决胜因素。要么归于统一,要么走向规范,共享经济无序竞争不会是发展的终点。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自环球网,如原作者如不愿意本网站刊登使用相关素材,请及时通知本站,我们将在最短时间内予以处理,联系010-57277590。

bitget交易所最新下载

bitcoin官网

bitget官网登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