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西部之忧谨防谷底竞争效应
产业转移西部之忧:谨防谷底竞争效应
产业转移西部之忧:谨防谷底竞争效应 更新时间:2010-9-8 7:05:15 “在成都的物流成本比在广州的每双多3元,但是劳动力、土地等成本不一样,而且广州还招不到人。”古奇鞋业董事长谢平昨天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古奇鞋业是GUCCI等国际知名品牌的代工厂,接到的订单已经完全在成都生产,而在广州只留下设计和市场团队。
对于成都来说,像这样的产业转移已不稀奇。目前,成都已成为“中国女鞋之都”,与温州的男鞋和晋江的运动鞋生产中心遥相呼应。
这样的例子还有川中腹地遂宁市。沿海资本以及外资将这个毫无工业基础的城市迅速发展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节能照明灯生产基地。外界称,遂宁市经济开发区从“切薯片”的摇身一变成了“切芯片”的。
“从去年开始,尤其是今年4月份以来,产业转移趋势非常明显。”成都市高新区负责招商引资的副主任郑莉介绍说,“《指导意见》实际上就是对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的落实贯彻,政策上非常有力。”
郑莉所说的《指导意见》是指国务院日前发布的《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要依托中西部地区产业基础和劳动力、资源等优势,推动重点产业承接发展。
但产业转移不是简单的复制,巨大的经济利益带来的谷底竞争等问题也同样值得警惕。
《指导意见》指出,产业转移不是简单的复制,更不能转移污染和落后,要坚持把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依据,严把产业准入门槛。
不过,在这个产业转移浪潮中,官方和学界却仍心存忧虑。
此次出台《指导意见》列出的重点产业包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然而,西部地区不仅看上东部转移过来的产业和企业,而且努力争取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在未来的竞争中不落下风。这种意识尤其表现在西部的中心城市的发展思路上。
“我们承接产业转移的起点比沿海当时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来得高,他们当时还只是来料加工。”郑莉表示,“在高科技产业,成都与沿海本身没有什么差别,客观条件就是在物流,这个在不断改善过程中,大公司也纷纷布局。就高技术本身而言,与沿海没有差别,成都有这样的能力和条件。”
“现在主要是县级市,地级市有问题,西部很多地方还远远没有达到招商选资的阶段,还是求人的阶段。”重庆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勇表示。
专家提醒,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防止两点,一是地方政府为了追求GDP,为了追求税收,导致大量污染、耗能产业可能迁移到西部地区来,二是企业可能会对地方政府附加很多条件,要地方政府满足很多要求,增加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成本。
当然,“西部中心城市包括重庆、成都、西安这些地方,或者国家级的园区都比较清醒,但恰恰是地级市、县级市、省级及以下的园区就不行了。”李勇表示。
不仅如此,西部地区招商引资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为了能够使得企业落户本地,各地纷纷开出优惠条件,企业往往会在几个地方进行选择,来获得更多条件,由此形成恶性竞争。
事实上,东部一些沿海地区的发展模式曾经就引起了很多学者的担忧,被称为“race to bottom”,即以牺牲资源环境、员工福利等模式来吸引外资。在向中西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不光是要防止污染产业的转移,还应该防止“谷底竞赛”模式向西部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