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高学习ZARA好榜样
摩高:学习ZARA好榜样
摩高:学习ZARA好榜样 MBAChina 【关键词】 服装轻公司
在经济陷入金融危机泥沼的时候,服装行业中的一些“轻公司”,却借助模式的便利,依靠缩短生产周期,大幅增加款式,逆市取得了显著增长,也使“小批量、多款式”的新生产模式经受住了市场的检验。
2009年开局不利,服装行业尤甚。但是,在国际大品牌ZARA、H&M等的启发下,服装行业中的一些“轻公司”,却借助模式的便利,依靠缩短生产周期,大幅增加款式,逆市取得了显著增长。业内人士预测,2010年,“轻公司”在“小批量、多款式”商业模式下的探索将更加深入,竞争也更加激烈,这一模式可能由最初的蓝海市场向惨烈的红海市场过度。
一年新增1500个款式
摩高服饰有限公司(简称摩高)能在危机中生存下来并逆市增长,除了管理体制大调整以外,其“三级选板”制度功不可没。
2007年,国内还体会不到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但是摩高的销售却显现出一片窘境。困境在于,摩高所选择的“休闲娱乐”——这条传统服装行业一直在走的道路已经走到了尽头。
按照传统服装行业经营的模式,企业推出新款服装的周期非常长,甚至是6到8个月。在这种模式下,一家企业一年只能设计很少的几种款式,但能通过大批量生产,压低生产成本来赚钱。在全国范围内,一个款式可能会生产几十万件甚至几百万件。
在激烈的竞争面前,这种模式已经大大落后,结果是产品大量积压,资金被大量占用。反观国外的成功模式则正相反,比如来自西班牙的ZARA则是通过快速反应,迅速推出小批量、多款式的服装而取得巨大成功。
“于是,我们当时决定,转型做‘休闲时尚’类的服装,款式从每年几百个大幅增加到1500个以上,生产周期也相应缩短,必要时最短的生产周期缩短到35天。”摩高常务副总经理戴晓东回忆起这场痛苦的改革时说。
从2008年年底开始,摩高算是看到了希望。虽然当年企业整体结算仍然亏损3000多万元,但是销售已经出现大幅增长,而2009年业绩增长更是超过20%,利润也从亏损攀升到盈利近2000万元。作为行业中转型最早的企业,摩高尝到了“小批量、多款式”生产带来的甜头。
“三级选板”带来市场
一般来说,服装企业选择板型主要靠设计师来进行,优秀的设计师自然就成了这个行业的精英分子。
“比如说香港的服装品牌‘班尼路’,就是由精英设计师主导。这种设计师主导企业服装板型的模式在中高档服装企业中非常普遍。”东莞金坚制衣有限公司董事长楼百金说。#p#分页标题#e#
“对服装企业来说,如果不是由服装设计师来主导板型,那很可能是由服装企业的老板来主导,这就可怕了。”衣之纯北京分公司副总经理赵勇进一步解释这种传统选板模式。
摩高的选板模式则与此迥异,共分为三级。首先是研发部选板。研发部有60名设计师,每次选板的款式从六七十款到一二十款不等。其次是公司三个部门一起参与选板,这在摩高被称作“三位一体”选板。由公司生产部门、营销部门和品牌传播部共同参与,总设计师、总工程师、品牌管理总监等一起审板。
“这其中,总工程师主要审查板型能否正常生产出来,品牌管理总监主要审查板型是否符合公司的品牌定位。”戴晓东解释,经过这一关,研发部提供的板型大约会淘汰20%.
最后一关是“市场专家”选板,也就是代理商代表选板,目的是为了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常规来说,摩高一年出6个批次的衣服,因此大型的选板会一年要开4到6次,每次要从各地的代理商中,选出30名“市场专家”。
在“市场专家”选板会上,要请模特穿着真实的服装板型走台,然后就每种款型是否值得生产投票。如果一种款型能获得30%以上的投赞同票,就可以进入订货会了。这一关下来,又有30%的板型会被淘汰,最终剩下约50%的板型进入订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