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劳动者收入应成为分配改革重点
提高劳动者收入应成为分配改革重点
提高劳动者收入应成为分配改革重点 更新时间:2010-10-19 6:56:21 收入分配改革之所以成为“十二五”改革的重点话题,一方面因为当前社会收入差距之大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另一方面则显示中国经济连年高速增长,作为创造这一奇迹的主体即广大劳动者却没能分享到多少增长带来的成果。因此,十二五期间要推进国民收入分配改革,必须将提高劳动者工资待遇作为重点问题加以解决。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即使在金融危机下的2009年,我国GDP增长仍然达到了8.7%,同期中国GDP总量在世界的排名也迅速上升到第三位。然而却有不少报道反映,为经济高增长做出巨大贡献的数千万中国工人,长期拿的是很低的工资。同时研究显示,中国工资占企业运营成本不到10%、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比重不到42%,而发达国家的数字分别为50%左右和55%以上。与长期低收入形成反差的是,近年房价物价等生活成本不断高涨,让不少在城市打工的工人生活难以为继。
劳动报酬过低,首先损害的当然是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如果一个年轻人每天拼命工作,拿到的工资收入却连自己和家人最基本的生活都难以保障,又何谈爱岗敬业。从社会角度而言,劳动者待遇长久得不到应有改善,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严酷的现实会让他们感到通过付出更多劳动来改变自身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希望变得越来越渺茫,从而很容易导致年轻一代对正当劳动的鄙视和甚至放弃。近年沿海地区不时出现的“民工荒”,其原因不排除劳动力资源本身出现的变化,但背后更多的应该是新一代劳动者对低报酬劳动的一种抵制。
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局来看,提高劳动报酬也是势在必行。在全球经济不景气、外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中国制造继续靠以往的低成本低技术来获取更多市场与赢利恐怕更加困难,提高竞争力的途径应该是通过采用新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目前工人普遍要求加薪的压力,或许能成为推动产业转型的一个动力,从而尽快实现中国制造的升级换代。
不过,面对前段时间出现的“加薪潮”,一些沿海企业宁可将工厂搬迁到其他工资更为低廉的地方,也不愿意给工人加薪,而与收入分配改革关系密切的一些措施比如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等的出台总要招致不同方面的反对,反映出至少在现阶段,各种利益的代表对改善工人劳动报酬问题的态度是有很大差异的。另外从目前的劳动力市场看,尽管局部地区出现过劳动力供应短缺现象,整体上看劳动力依然处于供大于求状态,这无疑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劳动工资的增加。加上目前不少企业中代表工人利益的组织比如工会等并不健全,所谓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很难普遍推行开来,提高劳动报酬的阻力不可忽视。
如果说劳动是维持经济增长以及提高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重要基础,对劳动者提高工资待遇的诉求就必须给予足够重视。今年以来,已有不少地方宣布调高最低工资标准,虽然增加后的收入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但对于长期难改变的劳动待遇来说毕竟是一个开始。十二五期间,这方面的改革预计会有较快的步伐。有关政府部门应该尽快出台相关规定,推进有利于企业提高职工工资待遇的法律制度建设,特别要尽快明确劳资协商的“游戏规则”,以保护广大工薪阶层的基本权利不被侵犯。此外还要从改善社会大环境出发,加快建立覆盖所有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劳动者减少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