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周成交额首超沪市亏损低价股尽量少碰
创业板周成交额首超沪市亏损低价股尽量少碰
刚刚过去的一周,创业板遭遇了一场罕见的狂风暴雨袭击。尽管9月11日创业板出现了大涨行情,然而纵观全周,创业板指、创业板综两大指数还是暴跌了7.16%、7.43%,其中创业板综创出了2018年10月也就是此轮小牛行情以来的单周最大跌幅纪录。不仅如此,创业板全周成交数量和成交金额双双打破了开设以来的最高纪录,且创业板全周成交金额高达16122亿元,首次反超了单周成交15835亿元的上海市场。
那么,业内人士是如何看待创业板周线级别天量暴跌的呢?创业板周线级别天量暴跌给了我们什么启迪呢?对此,海通证券高级投顾张亮与富鼎资管经济学家李维夏作出以下分析。
解读
“指数型顶背离”诱发了暴跌
很多投资者包括专业人士普遍认为高位量能不济容易形成顶背离,但本次创业板的顶部却是在高位天量的背景下出现的。
如果投资者无法从量能上判断多空双方力量之间的对比,那么根据成分指数与综合指数之间的关系也能判断出来。通常情况下,当成分指数与综合指数经过较长时间较大幅度的上涨,进入震荡整理或一段时间下跌阶段后,若综合指数突破了平台上沿或前期高点而成分指数无法跟进时,则视为阶段顶部确立的标志。历史上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本次创业板综在9月2日刷新此轮反弹后之所以很快被打了下来,就在于创业板指未能刷新平台高点不说,反倒是重心下移,从而让两者形成了“指数型顶背离”局面,最终诱发了天量暴跌。
暴跌与大周期均线交叉有关
这一周对创业板综来讲,恰恰是60周线与250周线实现交叉的节点。从过往历史数据来看,MA60、MA90、MA120、MA250这样的大周期均线之间相互交叉后,2个时间单位内不是变盘就是跳空加速,或两者兼而有之。因此,这次周线级别天量暴跌,与60周线交叉250周线不无关系。对投资者来讲,连续上涨后遇到这样的情形,逃顶“赶早不赶晚”无疑是正确的操作策略。
展望
创业板短时难有系统性机会
以创业板综为例,近两个月的“上升楔形”随着上周的天量暴跌而终结了长达2年的小牛市,正式确立了大级别的调整行情。即使是从短线角度分析,其短期下跌目标应当是2859.35×2-3210.15=2508.55点,即探至今年3月头部区域才会展开波段反抽行情。因此,本月内创业板难有系统性机会,抑或结构性机会也相当难把握。
天量超越沪市昭示风格转换
A股绝大多数时间,资金博弈的重点分别是上海主板、深圳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当规模较小的市场,其成交金额超越了规模较大的市场时,往往意味着接下来大资金会流向较弱的一方。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2016年5月中小板成交金额超越了上海主板后,之前弱于中小板的上海主板逐渐强于中小板;2000年春季深圳主板成交金额超越了上海主板后,之前领涨的深圳核心资产股也就是成分股明显滞涨,而上海市场则逐渐强于深圳市场尤其是强于深圳市场的成分股。因此随着创业板天量暴跌且超越了沪市的成交金额,可以预期接下来创业板将成为A股走势最弱的群体,而上海市场特别是上海主板的低估值低价蓝筹则会成为未来较长时间抗跌性较强的群体。
创业板亏损低价股风险巨大
创业板低价股这波杀跌,主要是创业板低价股群体绝大多数股票缺乏基本面支撑导致的。很多创业板低价股业绩亏损,且不少在今年五六月份存在着“面值退市”风险。公司管理层为了提振股价,不得不采取诸如增持等举措来刺激资金拉抬股价。但这些举措未必就能从根本上扭转公司的颓势,亦不排除画饼充饥的可能。况且在退市制度日益严厉的背景下,尤其是下周一两家创业板股将被ST而日内涨跌幅依然是20%的情况下,创业板迎来又一轮退市狂潮,是大势所趋。所以,投资者在操作上最好不要涉足创业板亏损的低价股,只能“短炒”业绩盈利的创业板低价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