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外管局货币折算贡献约40新增外汇储备
外管局:货币折算贡献约40%新增外汇储备
外管局:货币折算贡献约40%新增外汇储备 更新时间:2010-10-15 7:01:49 外管局有关负责人称,三季度,外汇储备中非美元货币折算成美元,和资产价格变动增加800多亿美元储备
三季度中国外汇储备大幅增长,对其原因,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解释说,货币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动是外汇储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10月14日,外管局有关负责人以答记者问的形式,在外管局官方网站阐释了三季度外汇储备增长较快的原因。
中国人民银行10月13日发布数据显示,三季度外汇储备增加1940亿美元,为1997年以来单季新高。9月新增外汇储备规模是1997年以来首次突破千亿美元,为1005亿美元。截至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再破纪录,达到2.6483万亿美元。
外管局介绍,人民银行公布的外汇储备中包含汇率、价格等非交易价值变动引起的储备变化,三季度主要非美元货币兑美元总体升值,特别是欧元兑美元大幅升值11%,使得外汇储备中非美元货币折算成美元,加上资产价格变动影响后增加了800多亿美元储备,约占三季度新增外汇储备的41%。
上半年欧元兑美元贬值15%,非美元货币折算成美元后减少了当期储备增加额。
贸易顺差和实际利用外资增加,也是三季度外汇储备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三季度,中国进出口顺差653亿美元,超过上半年的553亿美元;7月和8月FDI分别为69.24亿美元和76.02亿美元。
外管局还指出,部分境内大型企业境外上市融资调回结汇也导致外汇储备增加,例如,中国农业银行在香港股票市场上市筹资100多亿美元。
此外,储备经营收益也导致储备规模增加,外管局上述负责人指出。
9月新增外汇占款达到2895.65亿元人民币,新增外汇储备超过1000亿美元。引发“热钱”是否重新涌入的讨论。
外管局认为,“新增外汇占款-贸易顺差-实际利用外资=热钱”的测算方法,不但漏掉了服务、收益、证券投资等国际收支交易项目,而且在没有确定外汇占款构成要素及形成机制的情况下,将不同范畴的统计数据进行比对,由此得出的结论也不可取。
英国研究咨询机构Capital Economics资深经济学家马克·威廉姆斯认为,尽管上述测算方法不是非常正确,而且可能还有投机性资金伪装成贸易和FDI流入,也无法统计。但是,残差部分的规模是个风向标,显示投机性资金正在流入,也可以粗略看出规模。
对于未来一段时间的资金流入趋势,外管局认为,近期来看,资金流入仍面临较大压力。其原因是,一方面,中国宏观经济运行较为稳定,经济增长前景较好,本币存在升值预期,外资流入具有一定驱动力;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市场运行仍不平稳,国内宏观调控面临着管理通胀预期、抑制资产价格的过快上涨等难题,上述因素可能通过外贸、外资、银行等渠道传导,加大跨境资金流动的波动性。
为防治“热钱”流动风险,外管局指出,从长远看,应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避免给“热钱”提供持续套利投机的空间。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建议,考虑到当前巨大的国际资本流入压力和培育汇率避险市场的需求,加上美元孤注一掷的大幅贬值,应该宣布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波动幅度,从而明确昭示人民币兑美元等单一货币可能显著波动,提示市场主体必须做好汇率避险安排,对于抑制国际资本流入和保证外贸平稳,都已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