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调控要惜用
央行调控要惜用
央行调控要惜用 更新时间:2010-1-21 14:56:13 新年伊始,央行一系列举措引起高度关注。加大公开市场正回购力度、调高3个月期央票利率,最让市场紧张的是,央行突然宣布从1月18日起,正式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而引发了人们对货币政策是否开始转向的讨论,纷纷揣测央行的用意。毕竟,存款准备金率作为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三大法宝”之一,一举一动都表达着政策当局的意图。虽然此次仅上调了0.5个百分点,一次性冻结资金仅3000亿元,对巨大的流动性收缩有限。但是,政策的用意和高层对宏观经济全局的判断都渗透其中,对未来的资产价格和市场走势影响重大。因此,在宏观政策出现重大变化或会对市场产生剧烈影响时,当局一定要给公众一个明确的解释,不能让大家搞“猜猜猜”的游戏。 从央行研究局局长张建华的言论来看,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非货币政策转向,只是作为一个中性工具在使用,无非是从“过度宽松”回归到“适度宽松”,目的是为了对冲额外投放的货币,并非对冲实体经济中的流动性。如果是这样的话,存款准备金率近期可能不会被频繁使用,市场对“紧缩”、“转向”的顾虑和恐慌可以打消了。 况且,上调0.5%对泛滥的流动性回收作用有限,属于轻度调节,主要是对商业银行在第一季度突击放贷予以警告。从央票3个月期的利率上调来看,也是有意控制第一季度的流动性。对此,笔者还是比较赞同,如果继续纵容商业银行肆意放贷,结果只会让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胀压力更大,会提前引来央行严厉的惩罚政策,会提前让货币政策转向。 另外,希望央行在未来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时,应该更加讲求方法和策略,而非每次机械地调整“±0.5%”。 历史数据显示,从1984年央行按存款种类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开始,存款准备金率至今一共经历29次调整。其中最大调整幅度为单次上调2%,还有一次是单次下调2%。此后曾4次上调1%,两次下调1%,18次上调0.5%,3次下调0.5%。可以看出,央行惯用“±0.5%”的利率数据来轻度调节货币政策。但当下不同以往,存款准备金率已经处于16%的相对高位,与历史高点17.5%仅一步之遥,如果不珍惜使用这一工具,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会越来越小,将迫使央行使用利率工具。 对此,笔者建议央行在未来调高存款准备金率时,将0.5%进一步拆细,比如每次提高0.1%,隔三岔五地提5次,效果肯定比一次提高0.5%有效得多,而且对人们的预期影响更大。其次,希望央行每次在政策工具使用和调整之际,应该充分地解释其理由和依据,避免市场误解和误读。第三,希望央行慎用利率工具,防止输入型通胀和热钱给中国经济火上浇油。 从上一轮通胀及紧缩政策来看,在“热钱”流入背景下收缩流动性,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从2007年2月份开始,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开始上调,CPI却在不断上涨。同时,基础货币投放的数据也出现加速上涨的势头。如果不是因为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全球流动性的突然收缩,中国的通胀会更加严重,货币政策会更加被动。显然,输入型通胀和“热钱”流入导致了中国的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是失灵的。动用利率工具的“紧缩”,反而会提高国内资金的使用成本,加重国内企业的负担,导致民众消费成本升高,形成的国际“利差”会进一步引来更多的“热钱”,从而进一步加剧通胀和基础货币的投放,把通胀水平和资产价格进一步推高。 因此,央行一定要吸取上一轮的经验教训,在目前全球各大主要央行利率政策“按兵不动”的情况下,中国央行要慎用利率工具。如果想执行收紧政策,想达到“紧缩”的实际效果,就必须要先管住热钱的流进流出,从严监管跨境资本的随意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