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全程

中投二号身份之谜

Nancy 0

“中投二号”身份之谜

“中投二号”身份之谜 更新时间:2011-4-17 15:17:38   康怡

从“中投二号”的概念曝光,到官方正式公布该公司的身份定位,再到公司掌门人的最新表述,“中投二号”,这个备受关注公司的身份,在转了一圈后,此时又回到了起点,而这依然不是终点,未来,这将继续是个话题。

2010年12月22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这一天,备受外界关注的“中投二号”历经数年的筹备,终于破茧而出,它还有一个官方名字叫国新资产管理公司。

尽管这家公司有了专门的名字,可是它的身份自筹备之日起便开始成为外界猜测的重点,各种说法层出不穷。

最初参与组建的相关人士认为该公司未来将堪比中投,将成为一个主要运营实业资产的“产业中投”,这或许也是这个公司最初的梦想。

不过,这个梦想的实现没有想象般的顺利,在“产业中投”的概念曝光之后,面对诸多方面的压力,“中投二号”的身份在官方的说法中开始变得越来越谨慎。

2010年11月间,国新公司挂牌前夕,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新公司主要是帮助劣势企业退出,而不是把所有大的、好的企业都放进国新公司,国新公司和其他央企都是平行的。

按照他的说法,被装进国新公司的央企具有的共同特点是――经营比较困难,手上又没有足够资源,有好的业务板块但缺乏资金做强做大,不好的业务板块也没钱支付退出所需要的改革成本;而国新公司的作用则在于――给这些公司好的板块集中提供资源,帮助其做大做强,或帮助其支付改革成本,尽快从不好的板块退出。

另外一种说法就是“中投二号”将收编排名靠后的央企。通俗一点说,“中投二号”的成立将使得今后央企中的“大鱼小鱼”分开养。“小鱼”将放入“中投二号”,“小鱼”就让资产经营公司去养,国资委管好资产管理公司就可以了;“大鱼”则要由国资委直接养,国资委直接掌控的央企更加集中,管理幅度也会缩小。

同时传来的另外一种说法则明确的表示“中投二号”成立的目的就是帮助央企的辅业退出。

这些说法都离最初的梦想开始渐行渐远。“中投二号”,这到底将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2010年12月22日,大家都把这天看成谜底揭晓的日子。当天根据《国务院关于组建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有关问题的批复》的规定,国新公司被定位为:配合国资委优化中央企业布局结构、专门从事国有资产经营与管理的企业化操作平台。

如果要做进一步的解释,国资委主任王勇的说法是,首先,国新公司是一家企业;其次,国新公司的任务主要是在中央企业范围内从事企业重组和资产整合;第三,国新公司是资产经营与管理公司,不是生产经营企业,更不是投资公司。其主要任务,一是持有进入国新公司的中央企业的国有产权并履行出资人职责,二是配合中央企业整合存续企业资产和非主业资产。

不过事后的消息证明,这个谜底的公布并没有让“中投二号”的身份在彼时成为定局。今年两会期间,“中投二号”的“大当家”谢企华接受记者采访时的表述又让这个公司的身份再次翻盘,她强调说该公司“只做投资,不做经营”,并表示“国新在选择重组标的方面标准明确―――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经济安全的,有发展的,国家鼓励的产业”。

按照她的话来说,涉及到国家经济命脉的国家重点发展的经济安全的才是国新的目标,而一些竞争性行业,央企自身在未来也有可能选择退出,国新也就没有必要进去了。

上述表态不禁让人想起该公司成立之初,该组建人士提出的“产业中投”的概念。

于是,业内人士对“中投二号”的身份之谜更愿意从短期定位和远景目标的方向去理解。目前提出的国新控股可以是“主要在中央企业范围内从事企业重组、资产整合”的国有资产经营与管理公司,但这充其量只应是现阶段的短期定位,“配合国资委优化中央企业布局结构、专门从事国有资产经营与管理的企业化操作平台”不应为其终极目标。相反,有朝一日,国新控股应该成为“淡马锡控股”,甚至是一个大过“中投”的真正的“中投”。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大骨汤营养价值

虫草炖鲍鱼的营养价值

股市黑色星期五

司法解释对作伪证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