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券商配股短融齐上阵补充资本金布局特色化经营
中小券商配股短融齐上阵补充资本金布局特色化经营
券商2019业绩快报发布还在持续中。广发证券1月20日公告,公司预计2019年净利润71.6亿~75.9亿,同比增长66.5%~76.5%。太平洋同日表示,预计2019年实现净利润4.4亿~5.28亿元,较之上年同比增加至少17.28亿元。
在此之前,中信证券、兴业证券、西南证券等多家券商发布业绩快报,净利润增幅抢眼,让市场提前收获惊喜。
龙头券商之外,多数中小券商在2019年赚得盆满钵满。净利累计同比增长幅度较大的有西南证券、东北证券、东吴证券、财通证券等。
然而,在券业竞争白热化的当下,中小券商仍旧处境艰难:一方面,中泰证券、英大证券等“新人”将至;另一方面,在追赶头部券商中,还需提升资本金和探索特色化经营。
要实现“弯道超车”,补充“粮饷”必不可少。第一财经记者关注到,2020年以来,多家中小券商正在紧锣密鼓扩充资本金。一边发短融,一边配股,东吴证券在1月上旬完成了今年第一期短融发行,几天后,公司称向原股东配售约8.99亿新股的申请已获证监会核准。
自营经纪增长明显
整体来看,已发布2019业绩快报的中小券商多实现了净利同比大幅增长,不乏涨幅翻番的业绩暴增者。
例如,东北证券预计去年净利润为10.05亿元,同比增长233.63%;东吴证券的净利润预测为10亿~11亿元,同比增长179.01%~206.91%。
国元证券和天风证券也有望实现净利润同比小幅微涨。前者预计去年净利润9.17亿元,后者预计去年净利润为2.5亿~3.5亿,同比增长-17.45%~15.57%。
值得关注的是,市场行情回暖成为多家中小券商净利大幅增长的原因,其中,中小券商自营和经纪业务增长明显。
“报告期内经纪业务、两融业务、自营业务收入均不同程度的增长,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亦取得了较大增长。”西南证券表示。
东吴证券称,2019年证券投资业务取得良好收益,经纪业务收入也实现较快增长。
部分券商也提到了部分业务收入减少和不确定性因素。东北证券表示,2019年信用交易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收入小幅下降,其他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均有不同幅度增长;天风证券表示,公司自营和投资银行等业务收入受证券市场影响,较去年同期有一定程度上升。但部分股票质押业务的违约或者履约保障比下滑,计提了信用减值损失。
在投行业务上,中小券商在2018年一度“颗粒无收”,这种情况在2019年得到改善,但较之龙头券商,中小券商在承销保荐业务上分得的这杯“羹”,仍然分量有限。
据记者不完全梳理,2019年前三季度,财通证券完成了1单IPO业务;西南证券在去年完成1单并购重组项目,为鼎龙股份并购重组担任独立财务顾问。
迅速发力
值得关注的是,2019年业绩报喜的上述中小券商,部分较为“年轻”――上市年限在三年左右。且部分业务仍在摸索中开展。
以华西证券为例,其于2018年2月在深交所上市。去年华西证券在设立研究所和设立资管子公司方面,均有所布局或发声。
而上市逾两年的财通证券,在2019年迎来上市以来的首次净利润正增长。
财通证券日前公告称,公司2019年预计实现净利润18.6亿,同比增长127%。这是财通证券上市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公司2017和2018年净利润分别为15.04亿和8.19亿元,同比下降15.79%和45.55%。与此同时,值得关注的是,上市后财通证券股价曾长期处于破发状态。
不过,“年轻”的中小券商要面临更激烈的竞争环境。2019年至今,华林证券、红塔证券完成首发上市,英大证券、中泰证券IPO进程也持续推进。
抓紧补充资本金
为应对更加激烈的竞争,补充资本金必不可少。2020年刚刚开局,中小券商的短融发行、配股融资便已实际开展。
据市场数据,截至2020年1月16日,1月份券商短融计划发行规模达660亿元,月度发行规模处在历史高位。
东吴证券1月18日晚间公告称,公司配股申请获证监会核准,公司向原股东配售约8.99亿新股。同一天公告的还有天风证券,其将配售15.54亿股新股。
而在此前几天,东吴证券刚刚完成了今年第一期短融发行,发行规模为10亿元,期限74天。华西证券也曾于1月9日公告了2020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资券发行结果,发行总额为10亿元,期限91天。
除补充资本金之外,中小券商在业务布局方面正力图实现特色化。
以券商资管业务为例,华西证券去年11月底公告,公司董事会同意撤回资管子公司设立申请并保留资管总部开展现有业务,拟择机申请设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
固步自封于传统经纪业务已不能满足竞争需要,在业内看来,中小券商下一阶段的发展核心是要体现差异化,提供定制化服务。
“相较于传统大型券商,中小券商的另一个机会在于激励机制方面更容易形成突破,例如采取合伙人制度、股权激励等等,由此打破竞争性业务领域。”北京某券商非银分析师此前对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