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全程

强弱美元分水岭之贸易和通胀0.

Sam 0

强弱美元分水岭之“贸易和通胀”

强弱美元分水岭之“贸易和通胀” 更新时间:2010-12-15 7:47:48   摘要:2010年,美国因处于经济考虑一度大幅“放任”美元贬值,从而几乎引发国际货币贬值竞赛。目前,美国经济复苏处于关键时期,而QE3的预期日益渐强,货币战争会否爆发,分析师指出,贸易和通胀因素料成为关键看点。

2010年,各国货币之间的“关系”越趋紧张,究其根本,主要原因是全球主要经济体在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后,均日以继夜地奔波于如何尽快恢复经济复苏的浪潮中,而货币成了它们支持经济复苏中的一张王牌。

目前,美国经济复苏处于关键时期,而QE3的预期日益渐强,货币战争会否爆发,分析师指出,预知未来,需以历史为镜,其中贸易因素和通胀忧虑值得关注。

回顾历史,自金本位制于上个世纪30年代退出全球视野之后,市场纷纷担忧会引发货币战争,而这最终成为现实。

从1930年到1938年来,20国家先后将本币“一次性”贬值逾10%,如法国、希腊和西班牙这些国家更是在1938年之前进行了超过5次的货币“手术”。

而这一举措的销声匿迹发生于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那时该国贸易量大幅萎缩近1/3。

下面为在上世纪30年代左右对本币贬值逾10%的国家:

贬值超过10%的国家

年份

国家

1929

西班牙

1930

西班牙

1931

澳大利亚、意大利、西班牙

1932

澳大利亚、丹麦、芬兰、希腊、日本、挪威、瑞典、西班牙、英国

1933

加拿大、丹麦、希腊、日本、美国、南斯拉夫

1934

加拿大、丹麦、希腊、日本、美国、南斯拉夫

1935

比利时

1936

意大利、罗马尼亚,法国

1937

捷克、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士

专家称,货币竞相贬值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各国都想将可能产生的“恶性循环”借由提高关税来抵消,然而,这引发了各地区之间的贸易壁垒。

更为重要的是,事实证明,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牙买加体系应运而生,即浮动汇率横空出世。

1973年,第一石油危机爆发,西方经济陷入混乱,浮动汇率却在衰退和混乱中表现良好。1975年西方六国在首次首脑会议上纷纷表示接受现实,放弃重建固定汇率的尝试,形成决议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修改章程,承认浮动汇率。

此外,分析师认为,国际货币制度无论如何改头换面,各国的出发点始终是该国的“内因”,而从这个角度出发,上述所提及的贸易问题就显得十分渺小。

该分析师指出,在处理本国经济问题时,免不了动用货币政策,然而从历史上观察,各种国际货币制度均无法很好地平衡经济难题,在通胀和通缩方面尤其明显。

1930年,各主要经济体大多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而金本位制没有反应出这一影响,而据此产生的通缩问题慢慢浮出水面,当时的英镑则深受其害。

而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通胀问题又难以解决,1961-1967年间,美国通胀率自年率上涨1.5%飙升至3.5%。

但也有“正面”例子,在处理固定汇率制导致的通胀风险上,德国的表现最为突出。值得一提的是,那时,德国马克成为第一个兑美元贬值的货币。

另一方面,主要经济体的外汇储备以及货币立场是各国可能竞相贬值的另两个隐患。

今时今日,尽管美元在各国储备体系中所占的比重仍高达62%,但已经不再是全球储备货币的唯一选择,欧元、英镑甚至是人民币均渐渐成为抢手货。

反观美国方面,QE2引发的美国货币政策“反对潮”加剧了各国对于美元的不信任,因外汇储备缩水和不平衡的贸易帐任谁都不愿见到。

分析师称,美国在享受弱势美元带来的益处时,加大了货币战争的可能性,若未来QE3出炉,或再次引发贬值潮,而这不利于全球经济复苏,由此导致的问题将陆续登场,其中包括全球热钱纷飞等隐忧。

水泥压力试验机

液压万能试验机价格

压力试验机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