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增长归正道基金等机构持仓偏谨慎
业绩增长归正道基金等机构持仓偏谨慎
业绩增长归正道基金等机构持仓偏谨慎 更新时间:2010-8-30 0:03:27 截至8月27日,两市共有1637家A股公司完成中报披露工作,占全部A股的86.8%。已公布中报数据统计显示,上半年上市公司整体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4.29%,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45.18%,上市公司基本面出现明显好转。
创业板高增长神话破灭
表面上,由于国内经济明显复苏的影响,A股上市公司上半年实现了不错的业绩增长,但仔细分析却又发现,原本在成长性方面弱于中小板的主板上市公司今年算是出了一回彩,无论是从主营收入还是净利润的同比增长方面,都明显优于中小板和创业板,而上市以来一直打着中国纳斯达克旗号,并以科技创新、高成长性著称的创业板公司却原形毕露,虽然部分公司的市场表现吸人眼球,但整体看,其主营收入和净利润的同比增长率均排在主板和中小板之后,而从单个公司来看,今年中期有同比数据的94家创业板公司中,有22只个股中期净利润同比出现下滑,宝德股份、华平股份、南都电源3家公司的降幅最为严重,同比降幅高达65%以上。
从业绩增长方式看,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业绩增长主要偏重于自身主营收入增长,除了极个别公司,如远光软件、宁波华翔等因投资收益而带来其业绩的大幅增长外,其余公司业绩增长几乎全靠内生性增长;主板公司却不尽然,其往往凭借着其他多方面投资而具备了更多的外延式增长机会,部分主板上市公司的营业利润经常小于其投资收益,出现明显的本末倒置,如中钢吉炭、索芙特、平高电气等就是典型公司。
业绩增长回归正道
相比掺杂了过多“噪音”的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化往往能更好地反映公司的真实成长能力。目前已公布中报的1637家A股公司,剔除没有同期可比数据的吉林高速,1636家公司上半年整体44.29%的主营同比增长率,创出了自2006年以来历年中期和年度的主营增长峰值。而于此同时,“外快”投资收益对净利润的贡献度则创出了自2006年以来的最低极值。这种现象也表明,经历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后,上市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正在出现明显回升,多数上市公司改邪归正,经营模式重归主营业务。
100家公司实现持续4年增长
截至本周五,两市共有658家A股公司提前公布了三季度业绩预告,其中507家同比预喜,占比高达77.05%。数据显示,有100家公司在2006~2009年间持续实现年度净利润的不间断增长,且在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再次实现同比增长。
此外,在历年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上,统计今年以来各季度的单季成长情况后,可以看到有48家公司在二季度业绩实现环比增长后,三季度有望再次实现环比增长。报喜鸟、大立科技、华东数控等20家公司可能会实现连续两个季度净利润环比增幅超过30%。
超过6成公司筹码集中
统计目前已披露中报公司且有可比性的950家公司后发现,有610家公司二季度股东户数持股集中度出现走高,占比64.21%。而从市场表现来看,目前公布中报的公司中有1321家涨幅超越了大盘,表现最好的有东方园林、德赛电池、广发证券、鼎盛天工等多只个股,涨幅均超过大盘150%以上。
在持股出现集中的公司中,可以看到,次新股占据了较大的比重,而这种结果或许与公司上市时间不长,业绩增长尚具有一定的朦胧感而招致了投资者关注。就集中度明显上升、股东户数减少幅度超过30%的47家公司而言,多家公司明显受到诸如基金、社保、QFII或券商的青睐,如富安娜前十大股东中机构新进就有6家,美盈森有5家新进,罗莱家纺有4家新进等。
机构建仓防御股 谨慎看待下半年
从统计基金、QFII、社保和券商四大机构持有流通股份的结果来看,金融业因其权重因素,依然是占据基金、QFII行业配置第一位置,食品饮料则处于基金、QFII、社保行业配置第三。因具有防御性和弱周期性而火热一年有余的医药股在本期继续受到了机构的青睐,其中基金将其配置提升为行业配置第二,社保将其提升至行业配置第一,这种态度或许表明基金等机构对下半年的市场前景并未看好,仍保以谨慎态度。
虽然金融业仍占据了机构配置第一位置,但机构已从二季度对其进行了大幅度减持,作为机构投资者的首席代表,基金二季度减持最大的前10家公司中,金融股就占了7家,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更是一举包揽了前三甲。
由于各个机构本身的投资特点,机构在本期重点增减持的行业上出现了显著差异,如二季度基金和QFII大肆减持金融股,而社保基金却在本期对南京银行进行了重点配置,同样,具有外资背景的QFII也在国内投资者对地产股抛弃的背景下进行了逆向操作,大肆买入地产股,使其成为增持最多的行业。而目前机构增仓前三甲中惟一同时得到两家机构认可的仅有机械制造,这种局面出现或与今年国家加大基础建设的投入和下半年国家将进行灾后重建有一定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