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全程

【推荐】中国中冶大爆发狂揽12万亿大单武汉一冶新安置业有限公司

Vicky 0

中冶1.2万亿炼真金

刚刚,中国中冶公布2021年度详细年报:2021年实现新签合同额

12049.80 亿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

18.17%

。报告期内完成新签工程合同额11607.66 亿元,同比增长18.61%,其中,

新签冶金工程合同额1577.94亿元,同比增长10.04%

,占新签工程合同额的比例为13.59%。新签非冶金工程合同额10029.72 亿元,同比增长20.09%,占新签工程合同额的比例为86.41%。新签海外工程合同额为347.27亿元,同比增长8.95%。

除了新签合同额,大家非常关心营收及利润。2021年中国中冶实现营业收入

5005.72亿元,同比增长25.11%

;实现利润总额

140.12亿元,同比增长17.58%

;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83.75亿元,同比增长6.52%;

创造了历史最好战绩,可谓是炼出了真金!

炼金真本事

中国中冶作为“冶金建设国家队”,

不断加快核心关键装备技术和新工艺、新流程的研发;通过创新商业模式,加快核心技术产品化,以产品为核心,以工程带动产品,以运营形成粘性;围绕绿色、低耗、智能、高效的目标研发新工艺、新流程、新装备、新材料技术,积极把握绿色低碳项目机会。

使得其在冶金市场方面优势地位持续巩固。上面提到了,中国中冶2021年新签冶金合同额同比增长10.04%。外加中国中冶落实

紧抓重点区域、盯紧重点客户、聚焦重点项目等策略,确保

国内外重大冶金工程无一旁落(下图),充分展现了中国中冶的“炼金”真本事

百亿级大单实现新突破

每次谈到中国中冶,大家都认为其业务好像只有“冶金”,其实非也。中国中冶是全球最大最强的冶金建设承包商和冶金企业运营服务商;是国家确定的重点资源类企业之一;是国内产能最大的钢结构生产企业;

同时也是国务院国资委首批确定的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的16家中央企业之一;更是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军

中国中冶如今的业务,已经从冶金横跨到大土木乃至于全链条。2021年,通过不断深化与地方政府及大型企业等战略客户的合作,持续创新商业模式,灵活运用 EPC+F 等新型商业模式,中国中冶市场营销实现新突破,中标

10个百亿级大项目

(下图)。

这些百亿级大单的入怀,不仅展示了中国中冶在大项目整体上的高端化/系统化经营能力,更展现了中国中冶对于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设计、建设、运营一体或多种业态组合的产业链的实力

。并且大家可以看到,这其中不乏城市更新、综合片区开发、生态综合治理(EOD)等,成功打通项目全生命周期、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

中国中冶“野心”并不仅仅局限于此,2021年中国中冶集中优势资源,设定合理作战半径,采用“1+M+N”的市场战略布局,以“聚焦优质市场、聚焦优质项目、聚焦优质业主”为市场营销工作主基调,系统布局

京津冀环渤海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城市群、中部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兼顾西北和西南重点城市的大区域市场,深耕国家中心城市和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

及“一带一路”沿线等热点地区,着力提高在热点区域的影响力、控制力,奋力开拓国内外工程市场,

而这也是中国中冶年度新签合同额再创历史新高,并且还能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的炼金术

新业务新动作

在生态环保产业方面:中国中冶已成立专业的生态环保子公司

中冶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对生态环保市场进行重点开发,

全力打造中国中冶生态环保品牌

。2021 年,中国中冶成功签约了九江市中心城区水环境系统综合治理二期项目、涿州市中心城区及松林店镇和松林店经济开发区供水管网工程、宜昌市主城区污水厂网生态水网共建项目二期、宜宾市筠连县水务环保一体化建设项目、马鞍山市中心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厦门集美侨英片区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厦门东部垃圾焚烧发电厂三期项目总承包合同、洛阳市新安县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综合整治 EPC 项目、杭钢旧址公园土壤修复工程、湖北葛店搬迁场地遗留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工程等一批具有代表意义的项目。

在新能源产业方面:近年来中国中冶积极布局多元化战略,利用自身工程技术优势,向光伏、风

力发电、新能源汽车以及半导体等高技术新兴产业领域重点发力挺进,市场增速明显。在光伏和

风力发电方面,2021年中国中冶新签黄石新港大成 100MW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灵寿县新盟新能源200MW光伏发电项目、照旺新能源乌拉特中旗巴音乌兰源网荷储一体化50MW风储供热项目等光伏、风力发电项目。在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工程领域,2021年中国中冶新签包括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纯电动乘用车项目生产区车身车间工程、合肥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一期)项目、丽江市硅材料加工一体化-单晶硅棒项目、泉州三安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半导体研发与产业化项目等一批大型项目。

在文旅工程方面,

中国中冶作为全球最大的主题公园建设承包商,拥有国内唯一一家主题公园专业设计院~中冶建研院,是国内唯一同时具有主题公园设计、施工总承包资质的企业

。其成功中标和新签雄安新区中央绿谷及东部溪谷二期工程(绿谷部分)施工总承包项目、沧州市中心城区大运河文化带重点项目——沧州市园博园项目,天府艺术公园·文博坊片区文旅配套建设项目、洛阳金隅城集团有限公司翠云峰森林公园提升改造项目、深圳市光明小镇欢乐田园首开区追光农场乐园项目等一批文旅工程项目,进一步彰显中国中冶在主题公园领域的品牌影响力和行业竞争力。

中冶“王牌炼金队”

中国中冶能够实现1.2万亿的历史性突破,得益于旗下强大的“

王牌炼金队

”:

中国一冶2021年成功跃上

千亿级

新台阶,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利润三大指标增速均超过30%,企业规模效益再创历史新高,提前一年实现“三年翻一番”发展目标。

中国二冶2021年实现新签合同额突破

650亿

元。2021年,中国二冶中标EPC项目达45项,中标额449亿元,占总量的69%。在市场营销工作中,中国二冶推进“高转化率, 低风险营销”策略,通过项目立项三级评审制度,重点项目推进会制度,严把项目“入口关”, 优化项目营销品质。

中国三冶在2021年间各项工作也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新签合同额有了新突破,管理有了新提升,创奖创优硕果累累。

中国五冶可谓是中国中冶所有子公司中的最强王牌企业

。其2021年实现全年中标合同额

1274亿

元、营业收入

680亿

元、利润22亿元,同比增长26%、26%、35%,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历史最好水平。企业资质新增公路特级,跻身“四特五甲”行列,主体信用取得中诚信AAA评级,

成为西南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建筑央企

,打造了一大批体现“

五冶速度、五冶服务、五冶品质

”的精品力作,获评4项鲁班奖、5项国优奖、1项詹天佑奖、2项中国钢结构金奖,国家级奖项数量刷新纪录,全年精彩不断,亮点纷呈,保持了高位强劲的发展势头,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品牌形象进一步彰显。

中国十七冶集团2021年新签合同额超过

1100亿

、营业收入超过400亿,同比分别增长13%、33%,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6%。中国十七冶集团在国家重点发展区域和投资热点区域持续发力,

做大做强六大百亿基本盘。

安徽、西北、江浙沪、京津冀、山东和中原六大“百亿级”区域市场合同签约额分别突破300亿、200亿、170亿、100亿、130亿和160亿。

中国十九冶2021年新签合同突破600亿元大关,中标合同站上

700亿

元台阶,主要经济指标再创历史新高。经营管理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呈现出指标向好、结构向优、动能向新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中国二十二冶2021年公司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三年一步大跨越“翻番”目标,一举跃升为

中冶集团考核A级企业

近期也是非常厉害,开始发力城市更新类项目。

上海宝冶2021年生产经营呈现稳中有进、提质增效的良好态势,实现签约额突破

1200亿元

,营业收入超580亿元。

2021年中冶京诚通过纵深推进综合改革,实现新签合同额再创历史新高,利润增幅达到40%以上,其中

净利润增幅110.3%

,净资产收益率从2019年3.29%提高到7.43%,企业发展活力持续增强,科技人员内生动力不断激发,改革红利快速释放。

中国中冶按照“做世界一流冶金建设国家队、基本建设主力军先锋队、新兴产业领跑者排头兵,长期坚持走高技术高质量创新发展之路”的战略定位,始终站在国际水平的高端和整个冶金行业发展的高度,用独占鳌头的国际一流核心技术、持续不断的创新研发自主可控能力、无可替代的冶金全产业链整合集成优势,承担起引领中国冶金实现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高效化发展的“钢铁强国”责任;

始终以卓越的科研、勘察、设计、建设能力为依托,加快转型升级,打造“四梁八柱”综合业务体系,锻造成为国家基本建设的主导力量;始终以创新驱动作为企业发展的新引擎、新动能,担当起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突破者、创新者、引领者的重任,不断打造新常态下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靓丽新“名片”。

中国中冶1.2万亿只是一个开始,期待您的更辉煌的明天!

影像测量仪系统

上海仪器测量

高精度光学测量仪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服务好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