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全程

【推荐】中国东北水泥业冬季停窑错峰生产应对雾霾工源水泥多少钱

Rose 0

新华网沈阳12月1日电(记者王振宏、王炳坤)从12月1日起,中国东北三省103条水泥熟料生产线陆续停窑,在长达4个月时间里全面实行错峰生产。这是东北地区近期连续遭遇雾霾侵袭后,政府有关部门联合行业协会在水泥行业中组织的一次大规模自律行动,对防治大气污染、化解水泥产能过剩将起到积极作用。

1日上午,位于辽宁本溪市的辽宁山水工源水泥有限公司厂区内没有了往日里的繁忙,两台共计日产7500吨的新型干法回转窑已经停炉,工人们正在为检修做准备。而辽宁省隶属于山东山水水泥集团的全部12家生产企业,到12月15日之前也将全部停窑。

这是继新疆地区自11月1日起率先实行水泥错峰生产后,中国又一区域实行这项新策。所谓水泥错峰生产,是指在北方地区冬季采暖期内,水泥企业实行全面停窑,在春季采暖结束后再开窑生产的运行机制。

中国东北位于高寒地带,冬季施工量减少,水泥用量锐减。在传统方式下,东北水泥企业在冬季只生产水泥熟料进行储存,到来年春天再磨成水泥进行销售,不仅占用大量资金,更加剧了空气污染。加上北方地区冬季实行居民供暖,水泥生产和供暖用煤“双污叠加”,使得大气环境不堪重负。

今冬以来,东北地区连续遭遇雾霾侵扰。10月23日至25日,东北平原中南部出现中至重度霾,哈尔滨甚至遭遇“雾霾锁城”,部分区域的空气质量指数峰值逼近“爆表”。仅仅几天之后,雾霾再次袭击东北中部的吉林省,长春市10月30日空气质量达到严重污染级别。

在环保部发布74个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中,10月份东北三个省会城市全部进入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前10位行列。而自11月1日前后供暖以来,辽宁不少城市至今也没有出现几个空气质量优、良的“好天”。

早在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就有数十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建议治理雾霾与化解水泥产能过剩并重,构建“北方四省一区(黑、吉、辽、冀、内蒙古)水泥与采暖错峰生产”的运行机制。经工信部联合水泥协会加以调研推进,才促成了这次错峰生产。

中国水泥协会常务副会长孔祥忠说,实行水泥错峰生产可减轻采暖期的环境压力。据初步统计,华北、东北和内蒙古地区每年冬季生产水泥熟料1.2亿吨,如果在冬季能够全面停下来,将减少烟气排放7800亿立方米,可明显减轻雾霾问题。

“同时也节约能源能耗,我们测算过,每年冬季华北和东北地区熟料生产消耗煤炭2000万吨,如果全部改在能源损耗较小的夏季生产,将减少煤炭消耗400万吨。”孔祥忠说。

辽宁山水工源水泥有限公司总经理邵利介绍,虽然每座窑从停炉到恢复生产,需耗资二三十万元,但是跟淡季生产的高成本相比,损失要少得多。

作为水泥错峰生产提案的发起者之一,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翟惠生表示,新疆和东北三省地区的水泥错峰生产,是当前产能过剩、成本上升、节能减排、治理雾霾已成为中国经济“新常态”形势下,水泥行业摸索的转型创新之举。错峰生产既承载了企业的生态责任,又兼顾了水泥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这一做法对中国很多传统产业都有借鉴意义。

测量仪器 上海

光学测试仪

ogp测量仪测高度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