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国与中亚的能源关系及展望中亚石油还有多少年合同
从1997年中国石油中标哈萨克斯坦阿克纠宾项目以来,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已经超过二十年。长期以来,中国企业在中亚国家主持和参与开发了一大批上游油气项目,建设了中哈原油管道、中亚-中国天然气管道等油气长输管道,承建了奇姆肯特炼油厂改造等工程建设服务项目。目前,中亚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对外能源合作的重点区域,是保障我国油气进口和能源安全的重要来源地和战略通道区。
01、
2018年中国-中亚能源合作的基本情况
2018年,因欧佩克和非欧佩克国家联合减产,以及受中东局势动荡、委内瑞拉减产和美国恢复制裁伊朗等国际事件的影响,国际油价在震荡中上扬,布伦特原油从年初的每桶67美元上涨到10月初的85美元。在产油国连续几个月增长的情况下,10月初油价开始连续下跌,到11月中旬油价已经回落到年初的水平。受油价的积极影响,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油气产量具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中国在中亚的油气项目进展较为顺利。由于中国旺盛的天然气需求,中亚国家对中国的天然气供应大幅增长,出现了“淡季不淡”的现象,2018年中亚对中国的天然气供应有望接近500亿立方米。
1. 油气开发合作项目发展进展顺利。
2018年6月,中石油集团和哈萨克斯坦能源部签署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与哈萨克斯坦能源部关于石油合同延期及深化油气领域合作的协议》 ,使两国合作的上游项目获得了继续开发的法律保障。2018年9月28日,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炼油厂现代化升级改造项目二期工程投产仪式。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出席了投产仪式。奇姆肯特炼油厂现代化改造项目是“一带一路”重点工程,是哈国三大炼厂之一,由中国石油与哈萨克斯坦国家油气公司实施对等管理。
作为投资哈萨克斯坦油气上游领域的中国民营公司的代表,得益于油价的回升,洲际油气公司2018年在哈萨克斯坦的生产经营指标大幅好转。该公司财报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6.37亿元,同比增长29.65%,实现利润总额4.8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12.8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58亿元,扭亏为盈。
在土库曼斯坦,2018年10月29日,中国石油下属阿姆河天然气公司萨曼捷佩气田增压项目二期工程4台压缩机组投产,进一步提高了该项目的天然气开采能力。
在乌兹别克斯坦,2018年8月,由西部钻探公司承钻的“一带一路”重点探井——明15井,在历经389天超长钻探周期后完钻至设计井深5918米,打破中国石油海外市场大尺寸套管下入最深、封固段最长两项施工纪录。
2. 中亚管道天然气供应量进一步提高。
中亚天然气管道是中国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进口天然气的战略通道。据霍尔果斯海关统计,2018年前三季度,中亚天然气管道共向中国输气357.6亿标方,同比增长27%。2017-2018年冬季,由于国内煤改气导致的需求大幅增加,以及土库曼斯坦天然气供应量减少,过境国下载气等问题,加剧了国内部分地区的“气荒”,中亚天然气供应保障问题一度凸显。
2018年以来,中亚天然气进口呈现出“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情况,进口量大幅攀升,2018年全球有望接近500亿立方米的水平。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中亚管道天然气进口量逐年增加,但由于LNG进口量增长更加迅速,中亚天然气在中国天然气进口总量中的比例从超过50%逐步降至约40%。
为了避免2018-2019年冬再次出现天然气供应问题,中石油加强了冬季保供工作。根据中油国际管道公司预测,冬季供应期间,中亚天然气管道日输气量将达到1.6亿立方米,为管道投产依赖的最高值,管道负荷率将达到100%。
02、
中国-中亚能源合作存在的问题
尽管长期以来和2018年中国与中亚的能源合作取得了重要成就,但合作中仍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既包括企业经营的具体问题,也涉及到中亚国家能源政策的制定与战略的选择。
1. 中亚国家油气政策法律多变,企业经营风险较高。
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是中亚的主要油气生产国。油气行业是中国对中亚国家投资的主要领域。中亚国家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普遍存在法制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在油气领域,中亚国家的行业政策和立法变化较为频繁,给对中亚油气行业投资的中国企业造成比较严重的经营风险。
2. 中亚国家油气供应能力有限,合同执行风险较高。
2017年冬土库曼斯坦对华天然气供应量减少,加剧了国内部分地区的“气荒”,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土库曼斯坦国家天然气康采恩出口能力下降的问题。一方面,有分析认为,中亚地区容易开采的传统天然气储量几乎已经耗尽,土库曼斯坦新气田的开采十分困难,乌兹别克斯坦现有气田增长的成本过高。因此,中亚各国没有足够的财力和技术手段开发新储量,保障出口合同的执行。中亚国家需要吸引外国投资,但在低油价的情况下,高成本的天然气开采无法实现 。同时,中亚的天然气出口国均奉行出口路线多元化的战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华天然气供应的保障能力。
03、
中国-中亚能源合作的展望
展望2019年及未来,中国-中亚能源合作的重点将是保障现有油气合作合同执行、筹备建设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等问题。
1. 较好地落实现有协议和合同的执行。
目前,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分别建立了政府间合作委员会能源分委会,同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建立了政府间经贸合作委员会,形成了定期会晤机制,讨论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经贸合作)问题。中国能源企业与中亚各国政府、国有能源企业也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也有定期进行互访、磋商的机制。
2. 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的筹备与建设顺利。
随着中亚天然气管道接近100%负荷率,以及中国国内迅速增长的天然气需求,D线管道的全面开工建设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上。过境国的管道建设筹备工作也基本就绪。2018年2月,塔吉克斯坦能源和水资源部副部长绍伊姆佐达表示,在经过设计后,该国鲁达基地区已经开始中亚D线管道的筹建工作。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塔吉克斯坦段将由中塔合资的Trans-Tajik Gas Pipeline Company Ltd.负责建设和运营。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进一步落实,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计划对接,中国与中亚的能源合作将在更加广阔的市场范围进行,多边合作也将进一步加强。除传统的油气行业,中国与中亚国家在新能源领域也有一定的合作前景,比如中国开始在哈萨克斯坦建设光伏发电能力,吉尔吉斯斯坦建议北汽集团在该国建设新能源汽车制造厂等。总的来说,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关系将更加紧密,但合作机制的建设、合作协议的落实仍将是未来关系发展的基石。
来源:刘 乾 《中亚国家发展报告(201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