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LNG正成为船舶燃料新趋势深圳如何吸引更多国际船舶深圳燃料公司
11月22日,华南片区首单国际航行船舶LNG燃料加注业务在盐田港完成,深圳港由此成为继新加坡、鹿特丹、上海港后,全球第四个具备LNG加注服务能力的枢纽港。
LNG加注有何技术要求,该领域的国际加注格局是怎样的?从去年首单保税燃油加注到今年首单LNG加注,深圳克服了哪些困难?目前深圳国际燃料加注中心的建设情况如何,比肩国际先进还差什么,需如何补强?
深圳卫视《晚间报道》聚焦话题:如何吸引更多国际船舶来深圳加注燃料?邀请
深圳市盐田区工信局副局长吴国委、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所副所长张翼举
进行解读。
视频加载中...
[xss_clean]
[xss_clean]
华南首单国际航行船舶LNG燃料加注
在盐田港完成
11月22日,全球最大C型罐式液化天然气(LNG)加注船“新奥普陀号”通过软管为集装箱船顺利加注了7000立方米LNG燃料。
这意味着,盐田港正式成为全球少数拥有“船到船同步加注LNG”服务能力的港口,为深圳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天然气贸易枢纽城市、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新奥普陀号”是国内首艘C型冠式LNG加注船,它的载荷量是8500立方米,最大的加注量是7500立方米,它的加注速度是每小时1500立方米,将可以满足从中国驶往欧洲的航程。
深圳市盐田区工信局副局长吴国委
接受采访时表示,首船加注的意义就在于测试了加注与码头装卸作业的同步作业,除了兼顾集装箱船在码头的作业的需求,也兼顾了燃料补给的需求,证明了盐田港是世界少有的具备船舶加注与码头装卸同步作业能力的码头。
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分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 、昆仑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付斌
表示,此次加注,是为中国石油乃至全国探索海上船舶LNG加注、服务国际航运绿色发展起到先行示范作用。
盐田海事局沙头角海巡执法大队队长高翔
表示,随着LNG加注的常态化开展,海事部门将在前期积累的经验基础上,持续优化LNG加注安全监管制度标准,进一步提升LNG加注安全监管效能,在机制和模式上为企业提供帮助和服务,为常态化加注提供助力和保障,以优质的海事服务全力支持深圳国际海上保税燃料加注中心建设。
国际船舶选择到盐田加注LNG
反映世界能源逐渐在往亚洲布局
近年来,“双碳”目标叠加全球能源市场转型,LNG正成为船舶燃料新趋势,其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减排能力大幅提升。与一般船舶燃油相比,液化天然气(LNG)几乎不产生颗粒物污染,也不存在硫排放问题。此外还能减少近80%的氮氧化物排放、约40%的二氧化碳排放,这使得LNG成为船舶燃油的重要替代燃料。
在限硫令的背景下,全球以LNG为动力的运输船舶数量越来越多,仅2022年上半年,全球LNG运输船新造船订单签约数量达到了104艘,已超过此前的任意一年的总数。
虽然LNG动力船数量快速增长,但是全球具备LNG加注能力的港口却不多。因为天然气运输需要低温、且易燃易爆、易蒸发、易产生静电积聚,这些特性使得LNG加注的技术要求极高。
深圳市盐田区工信局副局长吴国委
介绍,盐田港具有三大天然优势,一个是欧美航线密集,第二是水文条件良好,是难得的深水良港,第三是天气条件优越,全年几乎都可以作业,
因此盐田港具备了 LNG加注的天然优势,这也反映了天然气世界能源格局的变化,正在往亚洲进行布局。
深圳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
天然气贸易枢纽城市
2020年10月,中央正式发布《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赋予深圳国际航行船舶保税加油许可权,试点保税液化天然气加注”被列入首批授权事项清单。
2021年6月29日,深圳市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油首单加注业务成功开展。截至2022年10月底,加注量达20万吨,保税燃油加注改革也作为综改首批授权事项典型经验和创新举措获全国推广。
此次深圳LNG首船加注的顺利完成,既是中央授予深圳的国际航行船舶保税加油许可权改革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也标志着深圳市在推动绿色航运发展、打造国际保税燃料加注中心的征程中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近年来,我国在国际船舶LNG燃料加注方面积极布局。一个依托能源巨头、先进的加注船、便利的加注母港和集装箱大港构成的国际航行船舶LNG加注中心在大鹏湾畔蔚然成形。
截至目前,深圳共发放保税燃料油地方牌照4张
,分别是:深圳市盐田港集团、中石化中海深圳船舶燃料有限公司、中海油外轮供应有限公司、广东省盐田港实华能源有限公司。一个个“能源巨头”相继落户盐田港。
目前盐田区共拥有2家LNG加注公司、2艘加注船、1家LNG船舶管理公司、3个补液码头,接卸处理能力居全国第一,以及国内首艘 LNG加注应急指挥船“深海01”轮。
今年7月,满载6.5万吨液化天然气的LNG船舶“尼罗河之鹰”轮靠泊深圳大鹏湾LNG枢纽港。按照热值当量计算,深圳大鹏湾LNG枢纽港接卸量累计突破1亿吨大关,成为国内首个超亿吨LNG港口。业内人士预计,到2025年,深圳港保税LNG加注可达50万吨,其中盐田港区可达40万吨。
“软件+硬件”齐头并进
深圳应继续突破保税燃料加注领域的创新
从全球看,在目前的新造船订单中,LNG动力船、氨预备、LNG预备及LPG动力船的比重较高。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主要燃料加注港中,只有鹿特丹港公布了替代燃料的销量。
鹿特丹港正在为替代燃料加注做准备。得益于全球氢产品生产商和分销商OCI N.V的决策,
鹿特丹港将从2024或2025年开始提供氨燃料加注服务,并成为中东和北非进口燃料的重要枢纽港。
新加坡港正在推进替代燃料开发,并与多个利益相关方保持着密切的合作。
新加坡港是LNG加注方面的先行者,2021年销售了50000吨LNG燃料。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所副所长张翼举
表示,从全球的船集装箱运输以及航线运输的船舶制造上来看,已经处于天然气燃料为主的运输的转变趋势了。因此深圳的保税燃料的加注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即软件和硬件。
首先是从硬件上,
要建立更好的接收天然气的接收码头,以及负责加注的天然气加注船以及锚地;软件上看,主要是从政策和模式方面去进行突破创新,可以考虑从监管模式创新以及流程上进行创新。
其次就是在准入上,
可以有更多的符合资质和条件的企业,去参与到保税燃料加注中,更好地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最终使保税燃料有更好的价格优势,以及更快的效率,更好地吸引国际运输船舶。
晚间观察:
国际航行船舶保税燃料加注业务,不仅是国际海事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港口国际化水平和配套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深圳在落实综改任务的进程中,至今己完成了保税燃油加注、LNG试点加注,下一步还将积极前瞻部署甲醇燃料的集装箱船加注,不断丰富保税燃料加注品种,力争形成千亿级的保税燃料加注产业,助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主笔 / 李子立
制片人 / 吕毓斌
主编 / 周占武
记者 / 李健 李子立 刘美佳 焦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