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IWGC开赛好葡萄酒的中国标准是什么烟台中粮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
一个领先的、优质的、高水平的市场,是建立标准、引领标准的市场。
文|云酒团队
11月5日,一场秉承国际水准、国内一流、中国特色的常设性大奖赛——国际葡萄酒(中国)大奖赛(IWGC)在烟台正式开启,来自国内外的葡萄酒专家评委、企业评委齐聚一堂。
这是一次“好葡萄酒的中国标准”路径的重要探索,也是一场生产、流通、包装设计的全方位讨论。
云酒小嫚沉浸式观赛,带你第一视角直击赛场。
我们在赛场看到了什么?
走进赛场,云酒小嫚(微信号:云酒头条)首先感受到的是国际化、专业化的气氛。
来自全国的30位专业评委、意见领袖们汇聚于此,本次大奖赛既是各大国家、葡萄酒产区之间的产品展示、实力比拼,亦是业内人士齐聚一堂的年度盛事。
国家葡萄酒及白酒、露酒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原主任,国际葡萄酒(中国)大奖赛主席朱济义现场为专家评委、国际评委、企业评委、组委会评委按评委分组,依次颁发了大奖赛评委证书,并现场详细讲解大奖赛工作方案及品评规则。
专家评委
赵永福 国家葡萄酒及白酒、露酒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主任
焦复润 中国酒业协会葡萄酒分会副秘书长、中国葡萄酒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葡果酒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张志然 国家葡萄酒及白酒、露酒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食品科科长
张燕 烟台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食品检验总工程师
夏广丽 烟台市酿酒师协会会长
屈慧鸽 鲁东大学副教授、国家一级品酒师
张晓 烟台市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服务中心葡萄酒产业发展科科长
柳杨 烟台市标准计量检验检测中心工程师
沈国全 烟台市蓬莱区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品牌建设负责人
宋英珲 烟台市蓬莱区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产业服务科科长
国际评委
Will Moncayo(威尔蒙卡约) UCI酒庄亚洲总经理、巴克斯国际葡萄酒大赛亚洲大使、上海蒙卡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壹捌伍伍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Eduardo Rivero(爱德华) 乌拉圭托斯卡尼尼酒庄代表
企业评委
王作仁 中粮长城葡萄酒(烟台)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
张世鹏 烟台南山庄园葡萄酒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阮仕立 烟台张裕葡萄酿酒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葡萄酒公司技术经理、解百纳首席酿酒师
温春光 烟台张裕葡萄酿酒股份有限公司质量管理部部长
陈青昌 威龙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邓军哲 烟台瀑拉谷酒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朱厚杰 烟台法尚酒业有限公司经理
于俊宁 山东尊品大德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杰 烟台高升酒业有限公司总监
吴青 黑尚莓酒庄经理
大奖赛组委会评委
朱济义 国家葡萄酒及白酒、露酒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原主任,国际葡萄酒(中国)大奖赛主席
张加玉 烟台市葡萄与葡萄酒协会书记
什么是好葡萄酒的
中国标准
自2016年中国市场以6.9%的增幅跻身葡萄酒消费量增幅全球之首后,至今仍稳居全球葡萄酒消费量前五国之列,并被认为是全球葡萄酒消费最具潜力的市场之一。
悖论同样由此产生。
作为全世界最受关注、增速最快的葡萄酒消费市场,中国市场长期服从于旧世界、新世界等其他国家、地区的葡萄酒标准体系,并被应用到中国消费者的培育当中。
实则,优势市场就意味着需要完善的产业导向和产业标准。
寻找和建立好葡萄酒的中国标准,对葡萄酒市场未来的高水平、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鼓舞和启发作用,对中国乃至世界葡萄酒行业未来发展,都将是一次关键推动。
在大奖赛开幕仪式上,与会嘉宾从多个角度,对什么是好葡萄酒的中国标准行了阐释。
▲赵永福
赵永福从检测标准、技术标准、销售标准、消费标准四个层面,讲述了大奖赛举办的重要意义。
“拥有监测部门和品酒师认可的标准,可以让品牌获得行业背书;拥有研究者认可的标准,可以让品牌获得科学指导;拥有经销商认可的标准,可以让企业实打实地把产品卖出去;拥有消费者认可的标准,可以让品牌真正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大奖赛设立的初衷也正是基于此。”赵永福表示。
葡萄酒行业同样应该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鼓励消费者组织、行业协会、第三方机构等开展产品质量比较试验、综合评价、体验式调查,引导理性消费选择。
经济增长带来了潜力巨大的市场,中国的好葡萄酒价值评判体系亟待建立,并需要将其植入消费者的心智。
▲王祖明
王祖明表示,不论是大奖赛组委会还是评委专家,都一贯秉承严格、专业、规范、透明的办赛宗旨,期待大赛组委会在后续的推广中,能走出有自己特色和优势的模式。
▲张加玉
张加玉表示,大奖赛不仅仅是一场关乎“中国标准”的好酒探索之旅,同时也是推动中国葡萄酒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媒介。本次大奖赛将成为葡萄酒生产、流通、设计包装等企业之间的交流平台;向上凝聚产业力量,向下连通消费渠道,未来亦将成为中国葡萄酒与世界交流的最好舞台之一。
“一个领先的、优质的、高水平的市场,一定不是一个盲目的、跟风型的、模仿型的市场,而是一个具有权威标准的市场。”云酒传媒内容中心总编辑许坤提出了这样一个论点。
这一点,在我国很多领先于世界的行业中可以得到印证。
以光伏产业为例,中国在这一领域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不同于在其他产业,一两个企业领先世界,在当前的光伏产业,各生产环节世界排名前十的企业几乎都是中国的,各生产环节产品全球市场份额均占据70%以上,各项最先进的技术指标也几乎都是中国企业创造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光伏产业,中国企业不仅产品全球领先,生产产品的装备全面领先,更重要的是,许多中国光伏产业标准正在成为世界标准。
以此类比,一个领先的、优质的、高水平的市场,是建立标准,引领标准的市场。
中国葡萄酒需要这样一场接轨国际的葡萄酒大奖赛,以权威性、专业性、公正性和国际化水平,助推中国葡萄酒产业打开新格局,向世界阐释一瓶好葡萄酒的中国标准。
“优质市场,一定要有‘好’的标准,在此基础上,好产品、好品牌与好企业才能脱颖而出,从而建立消费体系的价值标准。”
不只在业外,以酱酒为例,“好标准”对产业的带动作用已经显现。
2012年,酱酒销售额仅占白酒销售总额的6%左右;2021年,这一占比已达31.5%,9年时间内,市场容量扩容达5倍。
究其核心原因,就是“好”标准的建立。酱酒热的本质逻辑,就是通过“好”酒标准的建立与推广,建立消费体系内的价值标准。
酱酒热源于茅台热,茅台多年来的高端引领作用,使消费者逐步形成酱酒优于其它香型的印象。同时,产区故事、工艺故事也都建立起清晰的好酒标准,例如仁怀核心产区、12987工艺、大曲坤沙等。“当前大多数中国葡萄酒品牌,是在国外话语体系中与进口酒品牌比拼故事。”许坤表示。
基于前文四位专家、媒体对领先的、优质的、高水平的市场的特质分析,以及“好”酒标准对市场的助推作用的分析,关于如何建立“一瓶好葡萄酒的中国标准”,答案已逐渐清晰。
一瓶好葡萄酒的中国标准的建立,需要全行业的广泛参与和达成共识。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本届大奖赛受到了葡萄酒企业的高度关注,参与度比上届显著提升,并且本届葡萄酒参赛企业的数量也有所提升。根据组委会反馈的情况,本届大奖赛报名伊始,参与的葡萄酒企业便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一瓶好葡萄酒的中国标准的建立,需要做得扎扎实实,容不得半点虚浮。
本届大奖赛在评委的国际化、专业化水平更高的基础上,还从全球范围内选拔葡萄酒大师、酿酒师、品酒师、侍酒师、酒评家、经销商、媒体记者、葡萄酒爱好者等500余人组建评委专家库,以保证大赛的权威性、专业性、公正性和国际化水平。
一瓶好葡萄酒的中国标准的建立,需要广泛地传播推广。
本届大赛由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国家葡萄酒及白酒、露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作为支持单位,云酒传媒(微信号:云酒头条)主持评选。大赛将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密集传播,整合社会媒体资源,将一瓶好葡萄酒的中国标准更广泛地传播、推广。
从中国葡萄酒的发展机遇出发,再来看本届大奖赛,会发现,这是一条探索一瓶好葡萄酒的中国标准,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提升消费者对葡萄酒的认知度、深化商业推广价值的优质市场“路径”。
中国葡萄酒的成长性
中国葡萄酒“潮势要起”,有望告别低谷,迎来真正的风口期。在朱济义看来,近年来,中国葡萄酒持续谋进的势头未曾改变。
中国葡萄酒的“微光”,出现在2021年。
▲朱济义
从2021年报看,张裕、通葡、王朝、中葡、通天、怡园、楼兰都实现了盈利。这样正向的信号,给正处深度调整期的中国葡萄酒带来了发展的信心。
从消费端来看,中国葡萄酒正在从全价格带范围内被消费者接受。这一点可从大奖赛参赛酒样的分类来看。
此次大奖赛报送酒样中,300元以上价格带占比36%,150元-299元价格带占比34%,150以下价格带占比30%。
从产品端看,中国葡萄酒发展信心表现在两点。
一是中国葡萄酒正在中高端大单品、精品葡萄酒等领域突围。
张裕成立龙谕事业部运作高端,中葡推出混酿大单品尼雅传奇……从“高”入手的中国葡萄酒,正通过高端大单品与意见领袖有效沟通,以此拉升自身发展位势,实现弯道超车。
二是中国葡萄酒密集出“新”。
长城葡萄酒上线新的品牌宣传片——《一滴长城倾国色》;天鹅酿酒集团正式官宣扎根宁夏,并举办“只为打造一支伟大的马瑟兰——天马庄产品上市发布会。
中国葡萄酒企业的一系列举措,不只是打开企业营销通路,更重要是营销思维的转变、消费者培育工作的落地,未来有望带来新发展动能。
从本届大奖赛筹备期间,对各大产区的调研结果来看,上至产区政府,下至企业酒庄,都对中国葡萄酒的发展前景表示乐观,并明显感觉葡萄酒的国潮势头。
从市场来看,我国葡萄酒市场规模正在提升。
受疫情影响,2020年我国葡萄酒行业市场规模下滑至498.2亿元,2021年小幅上涨至510.8亿元,中研普华研究院分析,2022年我国葡萄酒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上升至587.2亿元。
从产区来看,近年来,中国葡萄酒产区打造明显提速,各产区酒庄建设步伐加快,尤以宁夏、新疆、山东、河北最为突出,形成若干个酒庄集群。
数据显示,宁夏新建酿酒葡萄基地2021年葡萄酒产量达1.3亿瓶,综合产值达300亿元,全年葡萄酒销量同比增长8%、销售额同比增长15%、出口额同比增长256%。
从行业高度和势能来看,2021年6月,高层在宁夏葡萄酒产区视察时曾提出,“发展葡萄酒产业要增加文化内涵,加强宣传推介,打造自己的知名品牌,提高附加值和综合效益”,提振了产区、产业的信心。
目前,宁夏、新疆和烟台等各大葡萄酒产区地方政府仍在加大对葡萄酒产业的扶持力度,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产业,政府的引领和主导作用进一步加强。
朱济义提到,历经40年多年葡萄酒教育、栽培酿造和文化建设三大体系的积累,中国葡萄酒产区化和品牌进一步强化,有望迎来产能新一轮高增长。
让中国葡萄酒成为文化的另一种语言,让好酒的中国标准被世界看见,期待本届大奖赛的评比结果揭晓的时刻。